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海

百集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复制链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2集 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
1492年10月11日深夜,三艘帆船在大西洋缓慢地航行。疲惫不堪的水手们大多已经进入梦乡,船上的87名水手于8月3日离开西班牙的帕罗斯港向西进入大西洋,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陆地了。12日凌晨2点,走在最前面的平塔号上的瞭望员万分激动而又略显惶恐地惊叫“陆地!陆地!”,有的船员以为又是瞭望员出现了幻觉,但是船长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了月光下平坦的沙滩。三条船上的船员都醒了,他们点燃火炮向天鸣放,所有的人互相拥抱,像疯子一样在甲板上跳起了欢快的西班牙舞,他们互相亲吻同伴汗涔涔、咸滋滋的脸宠和挂在脖子上的十字架。这就是新航路的开辟中最重要的一幕,克里斯托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在那个已经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事件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它对旧世界的社会、人口、政治和文化影响是什么?请与我们一起探索这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时代。

天亮后哥伦布命令水手们脱下黑色的羊毛外套,换上西班牙士兵的制服,把无边的红色便帽换成了窄边的礼帽,携带滑膛枪和大口径短枪,哥伦布则换上了海军上将的黑色丝绒制服,帽檐上绣着一只金光闪闪的圣物盒,左手执着短剑、右手举着西班牙王室的旗帜。他们乘坐小船靠岸后,哥伦布第一个下船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他跪下身来试图做祈祷,但是,他波动的心潮使他难以做到,他相信他已经实现了自己毕生的梦想,找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但是,哥伦布发现的并不是他和西班牙王室向往的印度,而是一个当时人未知的新大陆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当时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思是救世主岛。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繁荣的港口城市热那亚的一个纺织工家庭,青少年时代他曾经当过水手,到过地中海东部、英国和非洲的几内亚等地,这些航海经历使他熟悉海洋热爱航海活动,他熟读《马可·波罗行记》,向往东方的财富,并刻苦学习地理知识,相信日圆学说。

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幅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

哥伦布在与意大利地理学家托斯坎内里的通信中得到一张地图,图上标明: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直达东方的印度、中国和日本等盛产香料和宝石的国家,而不是 向南航行绕过非洲才能到达。

从1484年起,哥伦布开始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的国王游说,请求他们给予资助,让他开辟到达印度的新航路,但是均遭拒绝。直到1492年,西班牙驱逐了摩尔人,完成了国家统一后,卡斯提尔女王伊萨贝拉才同意资助哥伦布的航行计划。

哥伦布的三艘帆船先后抵达古巴岛和海地岛,但不幸的是,圣玛利亚号在此搁浅,剩下的两艘船安全驶回西班牙,向人们宣布他们惊人的发现。哥伦布至死都认为自己已到达的地方是印度,历史尊重了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至今人们仍然称南北美洲之间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但这片大陆却在哥伦布于1506年死去以后的第二年被命名为亚美利加,一个意大利航海家的名字,他证实这是一片欧洲人从未认识的新大陆,并以自己的名字为之命名。

实际上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西班牙的邻国葡萄牙在十五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在非洲西海岸进行探险活动。

1415年,葡萄牙国王诺奥一世带领一支船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北非摩洛哥的休达地区。为了获得非洲南部的黄金、象牙,并与传说中富有的教士约翰王统治下的基督教王国结盟,夹击北非的摩尔人,葡萄牙决定沿着非洲西海岸进行航行探险。

1418年,葡萄牙人发现并占领了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成为在西非海岸探险的第一个据点,此后葡萄牙人沿着西非海岸稳定地向南推进。

1471年,葡萄牙人到达今天加纳沿海,发现这里盛产金砂,这里后来被欧洲人称为黄金海岸。

1475年,葡萄牙探险家戈麦斯发现了生产黄金和象牙的海岸,于是称这里为象牙海岸。

1482年,葡萄牙船队穿过赤道到达刚果河口。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罗缪·迪亚斯率领一支葡萄牙船队绕过了多风暴的非洲大陆最南端,他称之为风暴角,后改为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1497年7月,葡萄牙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4艘帆船沿着迪亚斯开辟的西非海岸路线准备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这支船队是十五世纪欧洲装备最好、设计最周密的船队,它带有最新绘制的地图和航海图、星盘、指南针等。11月,达·伽马船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1498年3月,达·伽马到达莫桑比克,由此向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若干独立的城邦。达·伽马船队的到来遭到穆斯林居民的反对,但在今天肯尼亚海岸的马林迪,达·伽马有幸遇见一位友好的苏丹,他派遣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阿拉伯水手穆罕默德·伊本·马吉德为他们领航,有了马吉德的指导和有利的顺风,达·伽马船队仅花了一个多月就航行了4000公里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海岸的卡里库特港。

1499年7月10日,达·伽马船队满载东方的香料、丝绸、宝石和象牙等名贵产品返回葡萄牙的里斯本,他们获得60倍的纯利润,这样,从西欧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就打通了。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施诚 )“十五世纪西欧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探索,到达东方的海上航路呢?葡萄牙早期探险家巴比罗缪·迪亚斯曾经说过: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高度概括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它们分别是英文黄金(Gold)、上帝(God)和荣誉(Glory)的首写字母。十五世纪以后,西欧各国逐渐从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成为各国之间、欧亚之间贸易的唯一支付手段。但是欧洲大陆的黄金产量比较低,欧洲人越来越感到黄金的不足,为了购买东方的奢侈品,欧洲的黄金大量流向东方,这更促使了西方人对黄金的向往和追求。”

十四世纪的《马可·波罗行记》对印度、中国和日本的财富作了夸张性的描述。他描述印度、中国遍地黄金、香料盈野,日本的黄金多得不知如何使用,屋顶是精金,室内地面铺满金砖,这些诱惑使欧洲人不惜冒生命危险,远渡重洋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对东方香料的需求也是刺激探险家的动机之一。香料在欧洲是一种稀有而昂贵的商品,有很多实际用处。欧洲冬天缺乏饲料,许多牛秋季便被宰杀,因此欧洲人冬季需要腌制大量肉类贮存。东方的香料是很好的防腐剂,有的香料具有医疗功效,如丁香可以麻痹神经缓解牙痛。

中世纪从东向西的商路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条是陆路,由中亚沿着里海和黑海到达小亚;另外两条是海陆并用,一条是先由海路至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一带;第三条是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再由陆路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在这几条商路中,红海以东是由阿拉伯商人掌握,地中海一带则为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所垄断。东方的香料、珠宝和丝绸等奢侈商品都是经过这三条线路贩运到欧洲。

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特别是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控制了东西方之间传统的商路,对来往的欧洲商人横征暴敛,使运抵欧洲的商品价格比原介高出8到10倍,这都促使欧洲各国急于开辟新航线,直接与东方进行贸易。

在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最终摆脱了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的统治,变成西欧最狂热的基督教国家。

十五世纪,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伊斯兰教的势力越来越大,这进一步刺激了西方基督教世界对传播基督教的迫切要求。狂热的基督教徒希望探知在穆斯林世界之外是否存在基督徒,或者是其他对基督教世界友好的大陆,尽可能与他们建立贸易关系,甚至与他们联合发动圣战,反对穆斯林。

哥伦布的航行也具有探索联合蒙古帝国,夹击奥斯曼帝国的目的。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

十五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造船、航海和绘图技术等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它们都能够建造新型的、轻便、安全的多桅快速帆船,特别是三角帆的利用,及从中国传来的指南针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一个最切实的安全保障。

在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的航路后,葡萄牙的一支船队被风暴所吹,于1500年到达了美洲的巴西,他们的所得足以弥补整个航行活动的全部开支。

1513年,西班牙人巴尔波亚带领一批移民从北向南穿越巴拿马地峡时,从山顶上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他当时称之为南海。巴尔波亚的这一发现才使西班牙人认识到哥伦布航行和发现的潜在价值,同时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奠定了基础。

1521年3月,麦哲伦到达菲律宾群岛,他由于卷入当地部落之间的战争而丧命,其余船员逃出菲律宾,载着香料经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北上,于1522年9月终于返回西班牙时,只剩下了一条船和18名船员。尽管他们运回的数量可怜的丁香,远远不足以抵偿死难者欠下的债务,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这一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最后一片未知的大洋也被穿过了,一个真实完整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活动的刺激下,西欧其他国家也进行了类似的地理探险。

1497年,意大利威尼斯水手约翰·卡波特得到英国享利七世的支持,先后两次到北美沿岸探险,向南到达拉布拉多和今天美国的马里兰。

十六世纪头20年中,法国水手加斯帕等人到达纽芬兰,进入劳伦斯河。意大利水手乔凡尼·达·韦拉扎诺则到达哈德逊河口。

新航路的开辟最重要的直接后果就是葡萄牙、西班牙开启了欧洲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的先河。为了争夺殖民地,殖民国家尤其是葡萄牙西班牙两个国家之间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1493年春,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发布一系列通谕,在亚速尔群岛以西划分了一条想象的贯穿地球南北两极的分界线,此线以西的非基督教陆地和岛屿都由西班牙探索和占领,以东为葡萄牙探索和占领。

1494年,葡西两国签订托德西里亚条约,尽管这一狂妄无知的条约没有得到其他任何国家的承认,但在其后的一个多世纪解决了两国的争端。此后西班牙继续派哥伦布三次远航美洲,全力开辟美洲的殖民地,而葡萄牙则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进入印度洋,开辟了亚洲的殖民地。由于当时的无知,位于南美洲东部的巴西被划在分界线以东、葡萄牙的范围,使巴西成为南美洲唯一一块葡萄牙殖民地。

葡萄牙原是一个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小国,长期与阿拉伯人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它的人口和资源。为了维持其帝国的生存,它开始通过殖民掠夺,从非洲贩卖奴隶从事劳动。十五世纪最初的50年中,就有近15万非洲奴隶被输入。为了保证新的香料贸易航线,十六世纪头10年中,葡萄牙占领了东非沿岸的莫桑比克等地作为航行到亚洲的补给站和军事据点。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在非洲掠夺的黄金达27万6千公斤,还有大量的象牙和奴隶。

在亚洲,为了打击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竞争,1506年,葡萄牙占领了红海的门户索科特拉岛。

1509年葡萄牙舰队与阿拉伯、土耳其和印度联合舰队在印度附近的第乌决战,几乎摧毁了联合舰队。

1510年,葡萄牙在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果阿设立总督府,派遣总督统治。

1511年葡萄牙攻占了马六甲,控制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从此东西方香料等奢侈品贸易完全被葡萄牙控制了。

1513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1553年,窃据中国澳门。

葡萄牙人甚至在日本的九州岛设立了商站。

西班牙的殖民活动虽然稍晚于葡萄牙,但是它更加充分暴露了早期殖民者的贪婪和残酷本性。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已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其中最具规模的是位于今天墨西哥境内的阿兹特克帝国和位于今天秘鲁境内的印加帝国,他们是人类最为古老和独特的文明形态之一。印第安人建造了不亚于埃及的金字塔,宏伟的神庙、陵墓和水利工程,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和宗教,在天文、数学、历法等学科,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印第安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形态,但却遭到西班牙殖民者野蛮的毁灭。在蒙昧的宗教狂热和贪欲的驱使下,殖民者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暴行,他们倚仗绝对优势的武器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采取欺诈手段攻陷了阿兹特克和印加这两个古老的帝国,将价值连城的文化珍宝全部熔化成金块和银块运回国内。除了掠夺财富外,殖民者还销毁一切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摧毁了阿兹特克和印加人的神庙、陵墓和古迹,使古老的文明古迹荡然无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之一。

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欧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间接地促使了后来的航海殖民国家英国和尼德兰的兴起,同时使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各城市走向衰落;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欧洲人的知识视野,特别是增长了地理知识,刺激了欧洲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相互隔绝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可可等作物开始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非洲的咖啡开始传入欧美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施诚)“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首先他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物种大交流,比如辣椒,它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已经在中南美洲种植了一千多年,十五世纪末,辣椒传播到欧洲,明朝万历年间,传播到中国;第三,地理大发现导致了世界人种的大规模流动和重新分布,尤其是美洲,造成了大量的混血人种,人种的面貌变化最大。”

欧洲殖民者开始大量移居美洲,大量非洲的黑人,被西班牙殖民者捕捉到美洲的种植园或矿山中从事繁重的劳动,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遭到殖民者大规模的灭绝人性镣戮,人口的数量急剧减少。据近代学者估计,在殖民者征服过程中,以及其后的殖民统治下,至少有5000万印第安人遭到灭绝。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3集 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
公元十五、十六世纪,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引发的社会、经济、思想大变革中,在欧洲人海外探险攫取了美洲、非洲、亚洲大量财富、使西欧积累了大量资本的条件下,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英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是今日英格兰乡村的一个私人牧场,它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田园诗式的牧歌式的诗意。而五百年前,就在这片牧场所在的国土上,却有一位善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在痛心疾首地诅咒着这样的私人牧场:你们的羊,平常多么驯良,所欲不多,而今天,据说已变为这样地贪婪和倔强,甚至吃人了,它们破坏了田地、住宅和城市,使之成为一片荒凉,这个人就是托马斯·莫尔。自从贪得无厌而残暴的人民公敌以一条篱笆圈围了几千亩地来消灭田界那个时候起,他们逐出了佃农、或者以欺骗恫吓的手段、或者以暴力压迫方法剥夺了他们的土地,连他们私有的财产也不得幸免,要不然,以欺凌来折磨他们,使他们不得不出售他们的财产。莫尔诅咒的这种“羊吃人”的现象在历史上叫做圈地运动,就是一部分人用暴力、欺诈、不平等协议、个人购买等方式将原来在公地制度下、属于集体耕种、集体放牧的叫做敞地的土地变成自己的私有土地,在上面办起了私人牧场,饲养成群的绵羊。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农业和经济现象?它与中世纪晚期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又有什么必然联系?

圈地运动在英国开始于十五世纪后期,结束于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养羊业从十三世纪后期迅速发展,羊毛主要供出口。十五世纪呢绒出口大增、羊毛工业的大幅度发展成为刺激圈地的最直接因素。十五世纪七十年代,英国40个郡中有35个发生了圈地,可见波及之广。大规模的圈地给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其影响延续了几个世纪。圈地运动迅速发展,将成千上万的农民驱赶出了他们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把他们变成一无所有的流浪者、乞讨者、雇佣劳动者。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使直接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

莫尔说:男人、女人、丈夫、妻子、孤儿、寡妇、父母抱着婴儿四处流浪,当他们在流浪中把有限的钱财用光后,那么,他们除了去盗窃而遭受应得的绞刑惩罚或者去挨户讨饭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可是,即使他们去流浪讨饭,他们也会马上被送进监牢里,因为他们游手好闲,可是谁也不愿意接受他们做工,虽然他们诚恳地请求。然而,对牧羊来说,即使是大规模的放牧所需的劳动力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大牧场和羊毛业导致小羊毛生产者的消亡。

由有产者、富人把持的英国政府,用了一系列血腥立法来压制和剥削被剥夺者,以保障社会稳定和有产者的既得利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24章曾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批判。

1530年和1536年法令规定:对有劳动能力的游民一律逮捕鞭挞或系在马车后部鞭打至流血为止,再令其起誓劳动、遣送回乡;二次违抗法令者,则遭鞭打并要削去半只耳朵;第三次违法者处死。

1547年法令规定,凡流浪者在一个月之内找不到工作的,一旦有人告发就将其判为告发者的奴隶。主人有权用锁链和皮鞭强迫其劳动,此类奴隶逃亡14天以上,则被判为终身奴隶,并要在其额头上或者背上烙上S标志,这是英文“奴隶”(Slave)一词的第一个字母。主人有权出卖或者转让他,逃亡3次的奴隶要被处死。若一流浪者连续3天不干活,则[被遣送回乡,在胸前烙以V标志,这是英文“流浪人”(Vagran)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并以锁链系之服役。

1563年英国政府《关于各业工匠、工人、农业仆人和徒工的立法》规定,以上各色人等,根据本立法都必须强制去受雇于任何农民,从事农业劳动一年,凡仆役没有此项证明擅自离去者,即逮捕入狱或鞭笞。这一血腥立法被很多君主残酷地沿用着。据说仅英国国王享利八世统治时代,被处死的失地农民就有七万多人,而这个时候,英国的总人口也才400来万人。这是英国历史上耻辱的一页,它反映了资本在英国国内原始积累最丑恶的一面,它同英国及欧洲资本主义在国外的积累即资产阶级在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掠夺一样,是一场血雨腥风。

以剥夺自耕农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圈地运动,为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大农业、大牧业奠定了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赵文洪)“关于资本主义,有很多定义。我可以把它分成两类定义:一类是西方学者的,一类是中国学者的。西方学者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当成一种经济制度,它主要是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第二就是经济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个定义有点接近于关于市场经济的定义。而我们中国学者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把资本主义定义为一种生产方式,但是我们中国的学者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做这样的一个基本定义,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方式,它的物质基础就是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它的生产关系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所有制,这个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我们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人剥削人的生产方式。”

所谓资本主义大农业、大牧业就是农业资本家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面向市场的大规模的企业化的农业、牧业经营。在这里,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同传统社会迥然不同的新型的阶级关系,即资本家同雇佣工人早期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十六世纪,英国已经出现了大批大的农场和牧场。

著名学者陶内认为,到十六世纪中叶,英国的大农场制已有很大程度的发展。在部分地区约有一半土地已转入农场主手中,约相当于佃农所占的全部土地。另外,著名学者斯金斯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记载。比如,1547年在南莱斯特郡的一个庄园,一千亩牧场被围成两片。1494年东莱斯特郡,有人围圈了400多英亩的牧场。

在十六世纪后半叶,某地有一牧场年租金竟达1400镑,其面积之大可想而知。马克思进一步阐述说,一方面使农业合理化,从而第一次使农业有可能按社会化的方式经营;另一方面,把土地所有权弄成荒谬的东西,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功绩。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据估算,圈地制的经济效益是敞地制的1.5倍。以上我们看到的是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起源,那么在工业中情况如何呢?

1597年在英国出版了一本为一个叫约翰·温契康伯的暴发户写的传记,下面这一个歌谣是这个传记中描述这个暴发户所拥有的手工工场的情形的: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上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户外又一屋、贫儿一百五、列坐剪细毛、不敢辞辛苦、彼皆寠人子、终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场中供酒饭、饮食皆于是、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各自施妙术、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扞制匠、将呢折成匹。这段歌词虽然有些夸张,但它真实的描绘出了一个早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生动画面。

资本主义在工业中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和机器工业。在简单协作阶段,一些商人先到市场购买大宗羊毛原料,交给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业者,让他们梳洗纺线,纺成毛绒后商人再来收取,将毛线分给织呢的家庭手工业者,呢布织成后,商人再组织人染色、包装和出售,这些商人叫做包买商,他们割断了生产者同市场之间的联系,使之失去经济独立性而依赖于他们。包买商给生产者发工资,生产者事实上已经成为他们的雇佣工人。在这些分散型的手工工场里,由于生产者经常从事某一生产环节的劳动操作,技术日益熟练。场地虽然分散各处,但在包买商组织下实现了分工合作,因此,同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相比,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了。包买商一方面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组织起来,为他们带来了就业机会,但另一方面雇主同雇工之间、资本同劳动之间的对立,几百年来,也始终存在着。

以上介绍的是分散的手工工场。这种工场自有其优势,但是,由于生产的一些工序很需要在集中的场地内连续进行,一些资本家便开始建立集中的手工工场,于是,便有了前述那首歌谣所描述的情形。其中描述的工序包括:检、梳、纺、织、修剪、浆、染和扞制等等。

早在十四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沿海城市的羊毛业中就出现了一些将手工业者集中在一起,分工合作,生产羊毛产品的集中的手工工场。

十六世纪的英国,此类工场不仅出现,而且还有雇佣一两千人。这种组织制度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效率高,有利于技术与生产工具的改进,因此,是近代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先驱。

集中的手工工场内,工人的劳动情况怎样?1563年英国政府《关于各业工匠、工人、农业仆人和徒工的立法》对于我们了解这个问题也许有些帮助。

凡按日计算工资或按周计算工资、受人雇用的手工匠和工人从三月起到九月止,在这些月份内,早上要在五点钟或五时以前开始工作,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钟,早饭、午饭及喝水的时间除外,但这些时间每天最多不得超过两个半小时。

农牧业中资本主义的农场、牧场,工业中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的大量出现和存在是近代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最基本的标志。这一过程在十六世纪前后的英国发生得最为典型,并且未曾间断地、一直向成熟的资本主义发展,因此,对近代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考察,我们就集中在了英国。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的许多社会里,都出现过具有某些类似资本主义的流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但是只是在封建社会末期,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我们这里所指的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的起源,在西欧最早发生。

资本主义起源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政治上以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取代了身份关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平等。经济上,以高效率的市场经济取代了低效率的自然经济和管制经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是,资本主义起源充满了罪恶,是血与火写成的历史。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为什么只是在西欧才最早发育了资本主义?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中世纪西欧,尤其是英国农村,有比较充足的农业剩余物资,用来同手工业产品交换,这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改善。村民们不植棉花,故家庭纺织业主要以毛织为主,致使养羊甚多。另外,人民有传统的肉食习惯,故而,畜牧,主要是牛羊饲养所占比重相当大,有利于同农产品和其他非农业产品之间的交换。

政治是多元的,国王、贵族、教会三者相互之间比较独立,城市和农村之间也比较独立,地方封建主割据性很强,所以,个人就可以在它们的缝隙之间来发展自己的力量,积累自己的财富,加强进行商品交换的能力,这样就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赵文洪)“资本主义起源,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正的方面,我觉得它是一个进步的历史事件,主要在哪里?相对于中世纪的封建主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它有两大优势:第一,它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就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统治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面,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所有时代创造的全部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第二点,在实现社会财产分配的公正方面,它比封建主义要强;另一方面,对西方资本主义起源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我们要问一下,它究竞让社会和历史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在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起源或资本主义的利益,它的代价都是不同的。在西欧,我认为至少有三方面很惨痛的代价:第一,就是无数生命的死亡,这些生命包括西欧本地的那些人,更包括亚非拉这些殖民地的人民,他们有的是累死、有的是冻死、有的是饿死、有的是被折磨死;第二个代价,就是无数人的苦难,这些人,他们的财产被剥夺,他们的家园被侵占,他们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劳动,可以说流离失所、身不由己;第三个代价,就是良知的泯灭、道德的沦丧。资本主义它是公开的、彻底的、完全的倡导和实行一种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整个资本主义起源的过程,我认为它事实上就是一种良知泯灭和道德沦丧的过程。”

英国资本主义起源是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起源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的时代。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4集 尼德兰革命
在欧洲大陆的西北部,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地方在内的地区,历史上称为尼德兰。1566年至1609年,这里爆发了一场反抗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的人民革命,结果是西班牙被迫承认荷兰的独立。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它的影响虽然有限,但它毕竟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尼德兰是荷兰语低地的意思,尼德兰地区位于莱茵河、缪司河、些耳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地势低洼,很多地方的地势仅仅比海平面高出一点点,常常要遭受风浪的侵袭。生活在那里的人民自古以来就十分勤劳,他们筑堤挡浪、排水垦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家园。今天的荷兰境内,甚至有百分之二十七面积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如今这里风光秀丽、人民富足,经济充满了活力。但是,历史上的尼德兰命运坎坷。中世纪这个地区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十五世纪时,成为勃艮第公国的一部分。后来,由于王室联姻及继承的演变,至十六世纪初,它落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

尼德兰虽是低洼之地,但面临北海,境内又有几条河流直通大海,给尼德兰带来舟楫之利。所以,这里的工商业、航海业、渔业、造船业都十分发达。到近代初期,这里的经济活动已相当繁荣,当时的尼德兰共有17个省,约300万人口,其中北方7个省以荷兰和西兰两省的工商业最为发达。以荷兰来说,当时的城市居民占半数。这里的城市化水平,以今天的标准衡量也是相当高的。许多大城市里都已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也发展起来。阿姆斯特丹是北方各省的经济中心,与英国、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及俄罗斯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而与西班牙的经济联系反而不大。南方10个省,以佛兰德尔和不拉奔的经济最为发达,那里的手工工场出现很早,并且在很多行业广泛存在,其中毛、麻纺织业久负盛名,但它的毛织业的原料供应和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国外市场,特别是西班牙市场。相对于北方而言,南方各省与西班牙及其殖民地的经济联系更密切一些。安特卫普是南方的中心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和信贷中心之一。

十六世纪中叶,这里开设了来自欧洲各国的上千家商行和代办处。城内设有国际性的交易所。港口内停泊着数以千计的大小商船,每日外商云集、生意兴隆,但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工商业欣欣向荣的地方却受到西班牙国王的封建专制统治,双方的矛盾日益加深。到十六世纪中叶,冲突已不可避免,并最终导致尼德兰的反叛。

双方的矛盾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方面的矛盾,西班牙国王把尼德兰当成了自己的属地大肆掠夺,他委派总督作为尼德兰的最高统治者,掌握最高的行政、司法和财政大权,通过总督对尼德兰搜刮捐税,来自尼德兰的收入占西班牙国库总收入的一半,查理五世把尼德兰称为他王冠上的一颗珍珠。查理五世的儿子腓力二世继位后更加变本加厉,为保护西班牙本国的利益,腓力二世限制尼德兰商人进入西班牙港口,禁止他们同西属美洲殖民地直接进行贸易,提高尼德兰从西班牙运出羊毛的税额,这就十分不利于尼德兰的贸易和毛纺织业的发展。更直接、更明显的冲突表现在宗教方面,宗教改革以后,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等新教开始陆续从德国、法国传入尼德兰,新教的势力日益扩大,引起了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统治者的不满。查理五世时,曾试图引进宗教裁判所的形式来抑制新教。1550年颁布的一个敕令规定,凡是新教徒或被控为新教徒者,男的杀头、女的活埋,甚至帮助过新教徒或与新教徒说过话的人也要治罪,其财产要被没收,人们把这个敕令称为血腥敕令。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对新教徒的迫害,宗教裁判所在尼德兰四处蔓延,几乎没有一天不执行死刑,而且方法极为残酷,火刑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西班牙国王对尼德兰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经济上限制工商业发展,搜刮尼德兰人民的财富,宗教上限制信教自由、迫害异端,这些政策必然伤害到尼德兰人的民族感情。当时身为天主教徒的奥兰治亲王威廉都说:假如国王认为荷兰人能无限期地支持这些残暴的敕令的话,那他就错了。的确,没过多久,尼德兰人开始了反抗西班牙人专制统治的斗争。

1566年4月,三百多名尼德兰贵族向西班牙派驻尼德兰的总督玛格丽特请愿,要求废除血腥敕令,撤退西班牙军队,同时表示效忠西班牙国王,请愿遭到拒绝,请愿者还被骂成乞丐。同年8月,一场更大规模的反抗运动在尼德兰各地展开,城市贫民和城邦的农民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天主教会,他们冲击教堂和修道院,捣毁圣像和圣徒遗骨、遗物,没收教会的财产烧毁债券和契约,这一反抗运动被称为破坏圣像运动,这场运动中起码有5000多所教堂和寺院被捣毁。西班牙统治者摄于人民的威力被迫妥协,与反叛者签订了一个协议,答应暂停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允许新教在指定的地点做礼拜。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平静之后,西班牙统治者便开始反扑,国王派遣了阿尔发公爵率军进入尼德兰讨伐反叛者。

阿尔发,修长纤瘦、黑眼珠、黄皮肤、留着银色的胡须,以严厉著称。他宣称,宁把一个贫穷的尼德兰留给上帝,不把一个富庶的尼德兰留给魔鬼。他到尼德兰以后便着手清除新教徒,他首先诱捕了当地的贵族反对派领袖并将他们送上断头台,设立除暴委员会,专门处理有关异端和叛逆事件,命令搜捕所有反对天主教及西班牙政府的可疑人物,告密者受到奖励,嫌疑人受到秘密审判,绞刑架和火刑柱遍布各地,数以千计的人被处死。所以,这个除暴委员会被恐惧的新教徒称为血腥委员会。阿尔发掠夺尼德半也这不手软,他实行新税制,所有的财产都要交纳1%的税、土地买卖交税5%、商品交易税10%,他要用搜刮来的钱财充作镇压尼德兰人的军费。令阿尔发感到遗憾的是,他没能抓到奥兰治的威廉,这位尼德兰的大贵族身材高大、待人接物温文有礼,他不仅富有而且极具才能,处事果断而言辞谨慎,故被人称为缄默者。他曾受西班牙国王的宠爱,但后来却成了尼德半的贵族反对派领袖。在阿尔发的恐怖统治时期,他逃亡德国,组织军队,多次回尼德兰,进攻西班牙军队,但均遭失败。尼德兰的广大群众以独特的方式与西班牙人周旋,他们挑衅地接受了西班牙辱骂自己的用辞——乞丐,很多人穿着粗俗的灰色的服装,身带旅行袋及碗钵,十足地表现出当时乞丐的特色,他们组成游击队,到处袭击西班牙的小股军队,陆上的游击队穿行于密林,自称为森林乞丐。由水手、渔民和码头工人组成的海上游击队自称为海上乞丐,出没于风波浪里。各地的游击队屡屡得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革命的声势日益壮大。

1572年,北方各省普遍发生反西班牙的起义。这年夏,奥兰治的威廉被推举为荷兰、西兰和乌特勒支三省的总督。到1573年,北方7省都先后从西班牙的占领下解放了出来。西班牙国王不得不召回阿尔发,任命列揆生为新的尼德兰总督,率西班牙军队继续进攻。1574年,列揆生攻打已被围困了半年之久的荷兰海滨城市莱登。守城居民英勇奋战,城内粮尽时,西班牙人来诱降,守城人回答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妇女、我们的自由和我们的宗教免受外国暴君的摧残,我们每个人会吃掉自己的左手来保全右手,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保证了莱登人的胜利。农民和海上乞丐赶来支援,他们掘开马斯河河堤,放水淹敌,终于使列揆生的军队退却。北方革命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南方人民的斗志,各地也纷纷发动起义、夺取政权。

1576年,尼德兰南北各省代表聚集根特城,商讨南北联合及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问题,最后签订了根特协定,废除阿尔发颁布的一切法令和迫害异教的法律,南方保持天主教,北方则承认加尔文教的合法地位。根特协定签订后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城市的人民发动新的起义,而农村的人民则抗租抗税,夺取贵族和教会的土地,这引起了南方贵族和天主教僧侣的恐惧,他们准备与西班牙妥协。1579年初,他们在现在属于法国的阿拉斯结成了阿拉斯同盟,试图以此来保护他们的财产和宗教。他们承认西班牙国为合法的统治者和君主,天主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不久,北方各省联合南方的部分城市在乌特勒支也成立了同盟以对抗阿拉斯同盟,宣告北方各省为永不可分的联盟,以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实行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1581年7月,同盟决定不承认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尼德兰的统治权,北方各省宣告成立联省共和国,因为同盟以荷兰省为中心,又称为荷兰共和国。

1585年,西班牙军队攻陷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在南方恢复了统治,这样,尼德兰的南北方实际上就分道扬镳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俞金尧)“尼德兰南北方的分裂,它不是偶然的。那么从历史上看,当时的尼德兰,南北各省分别有两个经济中心,一个是南方的安特卫普,还有是北方的阿姆斯特丹。那么,这两个彼此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是互相竞争的,相对而言,南方与西班牙的经济联系更密切一些,因而它的利害关系也更多一些,那么从宗教方面来看,南方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信奉天主教,而北方的人多数是信奉新教,那么西班牙也正好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所以它跟南方联系也是更紧密。另外从地理上来看,尼德兰是一个称为低地国家,那么在这个地方,港湾和河流非常多,这样的话在地理上就形成了很多的这个分割和屏障,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是说西班牙人要进攻的话,他会碰到很多的障碍,所以从这个军事上来说也是一个原因,不利于统一。”

当然,西班牙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恢复了在南方的统治以后,便北上反扑,但屡遭挫败。事实上,到后来,西班牙人已无回天之力。尤其是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全歼,以及随后西班牙出兵干涉法国胡格诺战争又遭失败。西班牙已无力扑灭尼德兰革命。

1609年,西班牙与联省共和国,缔结了42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但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是在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那是1648年的事了。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5集 三十年战争
公元十七世纪初叶,在欧洲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战争,它比人们以前所知道的任何一场战争都历时更久、涉及的范围更广、也更野蛮,这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从1618年一直打到1648年,整整延续了三十年,后人因此称之为三十年战争。

在三十年战争中,战火燃遍了大半个欧洲大陆,大多数的欧洲国家都先后卷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意志。

1254年,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所有的皇位继承人先后死去,帝国进入了一个皇位虚悬时期。在诸侯分争中,一位来自德国西南部的诸侯——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他在1273年10月1日的帝国议会上当选帝国皇帝,号称鲁道夫一世,从此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哈布斯堡家族的祖先在瑞士的南部山区维尔伯乐山上兴建了一座宏伟的城堡,取名哈布斯堡,意为财富之堡,这个家族也因此得名。鼎盛时期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着大半个欧洲,从北方的波罗的海延伸到南部的亚的里亚海,从西部的莱茵河到东部的喀尔巴阡山脉,包括现在的的德国、捷克、奥地利、匈牙利的一部分,波兰、南斯拉夫、西班牙、意大利的部分地区和尼德兰。显赫的哈布斯堡家族逐渐赢得了凌驾于一切对手之上的地位。

十六世纪,反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导致了德意志的宗教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几百个大小诸侯也乘机侵吞教会财产、扩张领土、称雄割据,帝国的皇权受到严重削弱,帝国的皇帝成了孤家寡人。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德国境内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教派势力:天主教和新教。各路诸侯因教派和各自的利益分化成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两大阵营。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势力主要集中在德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莱茵河中下游一带,由路德教和卡尔文教组成的新教势力则集中在北部的萨克森、黑森、勃兰登堡以及莱茵河上游一带。两派势力水火不容,德意志陷入空前的分裂和不安定状态。到了十七世纪初,维也纳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内战已经迫在眉睫。1618年狂热的天主教教徒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试图从波希米亚的公职岗位上排挤走新教徒并强行关闭两座新教教堂来巩固他的皇权。一场反对皇权的起义随即在波希米亚的首都布拉格爆发了,波希米亚也就是今天的捷克,当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1618年5月23日,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教权利信奉新教的波希米亚人冲进王宫捉住斐迪南二世的两个钦差,并按照波希米亚人惩罚叛徒的习惯,将他们从20多米高的窗台上扔了出去,坠入下面的濠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掷出窗外事件。这一事件犹如飞进干柴堆里的一粒火星立即点燃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欧洲大混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谢闻歌)“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的经济上战略地位,也是称霸欧洲的关键。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内部的分裂给了欧洲列强以可乘之机,他们怀着宗教的和政治的双重目的积极怂恿和支持德国内部的新旧教派之争,以借机实现削弱德国争霸欧洲的意图。战争爆发后,信仰新教的英格兰、瑞典、丹麦和荷兰站在新教同盟一边,而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波兰和罗马教皇站在皇帝和天主教同盟一边,而同样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却出于政治目的不但不支持天主教同盟反而在暗中支持新教同盟、反对帝国皇帝,为其争夺欧洲霸权扫清障碍。”

这场源自德国继而涉及整个欧洲的战争从1618年到1648年持续了三十年,被后人称作三十年战争。按其进程分为:波希米亚战争、丹麦战争、瑞典战争和法国-哈布斯堡王朝战争。波希米亚战争还只是一场德国内战,交战双方是以普尔法茨选帝侯腓特烈为领袖的新教同盟军和以皇帝为核心的天主教同盟军。掷出窗外事件后,斐迪南二世立刻派遣军队来恢复他的权力。他有教皇做坚实的金钱后盾,还得到了其他天主教势力的军事援助。由于新教同盟内部诸侯的不团结,其军队又缺乏应有的训练,战局越来越有利于皇帝和天主教同盟。在1621年11月的白山战役中,曼斯菲尔德伯爵率领的新教同盟军队被蒂里伯爵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打得四处逃散、溃不成军,波希米亚再次沦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

天主教军队的胜利令支持新教同盟的欧洲国家十分不安。1625年,在法国首相黎世留的倡议下,英国、荷兰和丹麦三国结成反哈布斯堡同盟。2月,丹麦迅速募集6万人的军队,联合德国境内的新教军队向皇帝军队发动进攻。丹麦军队出兵德意志,标志着三十年战争已经由德国内战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战争了。迫于国内外的双重军事压力,斐迪南二世皇帝起用了著名的军事指挥家瓦伦斯坦。瓦伦斯坦出生于波希米亚贵族家庭,1604年加入帝国军队,后受封为公爵。临危受命的瓦伦斯坦很快征募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雇佣军。1626年8月,瓦伦斯坦率军在诺斯科特、屈维廉路特、安·巴伦伯吉一战中打败丹麦军队攻占朱特兰,进而占领了整个德意志北部地区并推进到了波罗的海沿岸。无奈之下,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被迫在1629年5月与斐迪南二世签订了吕贝克和约,放弃对德意志北部主教区的领土要求,帝国皇帝和天主教同盟再一次轻松取胜。

天主教联盟的一再胜利使全欧洲的新教徒感到十分惊恐。丹麦失败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诸侯势力向波罗的海蔓延的趋势,对北欧新兴强国瑞典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继丹麦之后,年轻有为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发动了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瑞典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三十年战争已经由所谓的宗教圣战向列强争霸战转变了。1630年7月,古斯塔夫二世统帅4万军队在德意志的奥得河口登陆。在法国、荷兰、俄国等国的援助下,瑞典军队长驱直入,迅速攻占了德国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1631年9月,瑞典军队和蒂里将军率领的皇帝军队在布赖腾菲尔德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大会战。战役过后,蒂里八万人马全军覆没,斐迪南二世陷入了困境。布赖腾菲尔德战役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机动加火力的新战术取代了以军队数量和使用长矛为基础的旧战术。古斯塔夫二世第一次采用线形阵又称楔形阵来代替欧洲传统的密集型方阵,他让士兵们排成6列线形的横队,依次开枪射击,形成持续不断的杀伤性弹雨,线形阵同时提高了军队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瑞典人还改进了滑膛枪的构造,并调集了100门火炮,这样,瑞典军队以灵活的战术加上先进的武器,很快就将以长矛为主的皇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古斯塔夫二世经此一役,以北欧雄师之名享誉欧洲,并被推选为新教联盟盟主。万般无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再度起用已被免职的瓦伦斯坦,希望他能扭转败局。瓦伦斯坦复出后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重组了雇佣军,他利用瑞典军队供应线过长的弱点,飞军插入瑞典军队后方,挫败了瑞军的进攻势头。1632年11月,双方在莱比锡附近的吕岑展开血战,结果,瑞典军队获胜,瓦伦斯坦惨败,但古斯塔夫二世战死沙场。瑞典军队因此士气大损。此后,瑞典军队虽然仍数次渡海作战,却难以对皇帝军队构成真正的威胁。战争的进程,似乎又向有利于帝国皇帝的方向发展,而这促使法国不得不直接参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谢闻歌)“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已经成为高度中央集权的欧洲强国了,当时的法国首相黎世留以其铁腕政治和强权外交,使法国的专制王权和国际地位达到巅峰,而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则成为法国谋求欧洲霸权的最后障碍。黎世留是一位天才的政治活动家,他曾公开宣告:我的第一个目的是使国王崇高,就是削平贵族、加强王权;我的第二个目的是使王国荣耀,就是谋求法国在欧洲的霸权。虽然法国也是信仰天主教的国家,但黎世留却一直在暗中支持新教同盟军。新教联盟军队的一次次失败,一直在幕后操纵的黎世留颇为伤神,眼看皇帝势力有可能重新统一德意志,黎世留再也不能稳坐钓鱼台了,他急切的跳到前台,准备直接出兵干预。随着法国的加入,三十年战争最后的一层宗教外衣也不复存在,变成了纯碎的列强争霸欧洲的一场大混战。”

黎世留决心要彻底打败哈布斯堡王朝,但必须首先对付同属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浦四世。1635年5月,法国首先向西班牙宣战。1638年,法国正式向皇帝宣战。法国参战后,支持法国的国家有瑞典、荷兰、威尼斯、匈牙利等,波兰也宣布对法国的友好中立,而拥护皇帝的主要是西班牙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法军分四路开往尼德兰、意大利、瑞士、阿尔萨斯和洛林等战场。与此同时驻留德国北部的瑞典军队也乘机攻入德国中部和南部。1638年12月,法军攻占布赖萨克,切断了西班牙从莱茵河进攻尼德兰的陆上通道。1639年10月,荷兰海军在多佛尔海峡大败西班牙舰队,又切断了西班牙进攻尼德兰的海上通道,使西班牙企图重新征服尼德兰进而威胁法国的希望成为泡影。在德国战场,瑞典军队于1642年11月与皇帝军队再次在布赖腾菲尔德会战,瑞典军队获胜。随后在杨科夫战役中再次重创皇帝军队,而法军在诺德林根也打败皇帝军队。1648年5月,法瑞联军在楚斯马斯豪森战役中又取得重大胜利。至此,皇帝军队由于一连串的军事失利已无力再战,盟国西班牙也因后院起火在加泰罗尼亚,葡萄牙民族起义的打击下自顾不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被迫求和,持续三十年之久的在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经过四年马拉松式的谈判,交战各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并于1648年10月24日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首府明斯特市的市政大厅签署了人们盼望已久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谢闻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实际上是《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的统称,因为签署这两个条约的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都是在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境内而得名,和约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三十年战争的最终结果,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长期由一个教皇、一个皇帝主宰欧洲的局面,作为战争的最大赢家,法国确立了欧洲霸主的地位,瑞典则成为北欧的霸主,和约从文字上承认了国际间大小国家平等、信教自由的原则,也开创了欧洲国家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因而被视为欧洲近代国际公法的基础,是欧洲近代国际关系史上一分重要的文献。和约还正式承认新教和天主教地位平等,并规定今后有关宗教的争端,应该在国家议会天主教和新教议员中通过友善协商来解决。从此,宗教争端再也没有成为欧洲战争的导火线。”

法国成为了30年战争的最大赢家,那么对于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来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又意味着什么呢?无疑,这是一张死亡证明书,宣告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帝国彻底瓦解。360多个独立的邦国、4万个世俗领地、4万个教会领地使德国地图看上去更象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拼图。战争的深重创伤和战后极度夸张的分裂局面使德意志民族很长时期都失去了强者的风采。战争中德国人口死亡数超过8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300多座城市、2000多个村庄在战争中被毁于一旦。无数的矿区、寺院、工场变成了一片片废墟。战争使德国经济壮况急剧衰退,农奴制又成为普遍现象,农民受到贵族地主更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正如恩格斯所说,三十年战争的严重后果使德国有200年不见于政治积极的欧洲国家之列。

三十年战争被以后几代人记起的与其说是战争的胜负,不如说是暴力的泛滥。德国诗人马丁·欧佩茨描述道:树木不再站立、花园变得荒凉,而镰刀与犁现在却变成了冰冷锋利的剑。30年间,参战各国大约有100多万士兵战死沙场。在这场长期的、野蛮的、残酷的战争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正如当时一位瑞典官员所说:我们确实可以说我们从别国夺取了土地,但结果却毁坏了我们自己的土地。士兵的掠夺、战火的吞噬、仇恨与杀戮不断升级,瘟疫和饥馑又接踵而至,这就是战争孕育出的结果。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6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1月30日,伦敦的清晨阴冷灰暗,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迎着凛冽的寒风向英国王宫白厅外的广场涌去,因为在那里将决定英国国王的命运。下午一点三十分,面对广场宴会厅的一扇窗户打开了,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从窗口迈出,走向设在广场上的刑场,国会判处这个统治英国已经24年的专制君主死刑。众目睽睽之下刽子手手起斧落砍下了国王的头颅,查理一世的人头落地,标志着十七世纪发生在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达到了高潮,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

十七世纪的欧洲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资本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同时发展。英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优质的羊毛和丰富的煤矿、铁矿资源。当新航路将英国带入大西洋新兴的世界经济中心以后,它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显现出来。英国面向大海,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推动了国内造船、毛织、采煤、炼铁等工业的迅速发展,英国的新呢布质轻、色泽鲜艳、价格低廉、畅销欧陆。毛织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羊毛价格大幅度上扬。为了获利,一些贵族和乡绅驱赶农民,将他们的耕地用篱笆圈围起来,改作牧场。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渗透到乡村,瓦解了封建制度的基础。但是,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发展,受到了旧贵族和教会人士的抵制,他们厌恶新兴资产阶级的贪婪,更害怕资产阶级,颠覆他们在传统社会中的特权地位。但是,都铎王朝保护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希望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国家强大起来。资产阶级同王权的合作使英国日臻昌盛。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帝国的无敌舰队,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莎士比亚生逢其时,他无比自豪地称,英国是另一个伊甸园、半个天堂,是镶嵌在银色海洋中的宝石。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画上了句号。伊丽莎白无嗣,根据继承法,王位传给了她的侄外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称詹姆士一世,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开始,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资产阶级和王权的关系急剧恶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王章?)“詹姆士一世是一个来自苏格兰的国王,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君主,还是一个专制广义理论的炮制者。早在1598年他就写了一本书,叫做《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律》,他在书中鼓吹君权神授论,这意思就是说,君主的权利是上帝赐予的,要人民绝对地服从他。在成为英国国王以后,他力图摆脱英国法律和议会的限制,将自己的权利绝对化。但是这种做法是与历史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的,所以是注定要失败的。”

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王后安妮公主挥金如土、生活极其奢侈,为了偿还债务,他出卖爵位、强征新的进口税并大量甩卖王室土地。此外,詹姆士能够聚敛钱财的唯一途径就是取得议会的同意征收附加税。

英国的议会是由中世纪国王从臣民中召集的咨询会议演变而来。议会分成两院:代表主教和世袭贵族利益的上议院和代表城市和各郡利益的下议院。只有议会有权增税。斯图亚特王朝要在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首先要解决税收问题。詹姆士一世在税收问题上与议会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1625年,詹士一世去世,他24岁的儿子查理继承王位,是为查理一世。查理一世继承了他父亲的君权神授的思想。1625年至1630年,英国与西班牙、法国爆发战争,查理一世以此为由向全国强迫借贷,实际上是向有产者征收一定比例的土地税和财产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此反应强烈。

1627年,5位爵士因拒绝缴纳借贷金,未经陪审团审判程序就被捕入狱,引起全国更大的愤怒。1628年,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谴责国王违反法律,侵犯人民权利的行为,要求限制王权。次年3月,查理一世强令解散议会,议长芬奇准备退席休会,被愤怒的议员按在座椅上,他们以鼓掌的方式连续通过三项决议,号召人民拒绝缴纳未经议会同意的非法捐税,并宣布自愿缴纳者为叛国者、人民的公敌,资产阶级和王权的斗争白热化。从1629年直到1640年,查理一世再也没有召集过议会,其间11年被称为国王个人统治时期。尽管没有议会,资产阶级反对国王的斗争并没有停止。1635年查理一世向全国征收造船费,波澜再起。造船费原本是战争时期向沿海城市征收的临时捐税,但查理一世要将它作为一种固定税收推广到全国。1637年,白金汉郡乡绅汉普顿故意拒缴20先令造船费,以便制造上法庭辩论的机会,法庭宣判汉普顿败诉,但他在法庭上对国王非法勒索的抨击点燃了人民的怒火,引发了全国大规模的抗税风潮。

在宗教方面,斯图亚特王朝支持国教,强迫实行宗教统一。国教是在享利八世,宗教改革时期确立起来的,它保留了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圣事仪式,如祭袍、蜡烛、祭坛、十字架等。十六世纪后半期,英国出现激进的宗教改革派别,他们坚信对上帝的崇拜行为最重要的就是集中精力诵读和解释《圣经》,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建立没有教士、没有圣事仪式的福音教会,被当时人称为清教。资产阶级拥护清教,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反对清教,认为它有颠覆教会和国家秩序的危险。1633年查理一世任命强硬的国教徒劳德为大主教,残酷迫害不尊国教者,许多清教徒因此移民去了美洲,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查理一世强硬的宗教统一政策,首先在苏格兰引起反叛。为了筹措对苏格兰战争的费用,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11月重新召开议会。但事与愿违,议会拒绝讨论新的税案,还要追究国王及其顾问在无议会统治时期滥用权力的责任,他们要求处死劳德和国王的政治顾问斯特拉福德,议会再次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领导中心,国王愤怒了。1642年1月他离开议会控制的伦敦北上约克。8月的一个狂风大作的傍晚,查理一世在诺丁汉升起军旗,宣布讨伐议会,内战爆发了。内战将英国分裂为两半:经济落后旧贵族势力强大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支持国王,资本主义发达的南部和东部地区支持议会。内战初期王党军队接连取胜,威逼伦敦,直到克伦威尔在议会军中崭露头角,战局才出现转机。

克伦威尔是英国东部亨廷顿的一个普通乡绅,虔诚的清教徒。按照沃里克勋爵的描述,他是一个质朴的人,穿着一套由一个乡下鳖脚的裁缝缝制的布衣,他1640年被选入议会,是坚定的反国王议员。克伦威尔从家乡等信清教的农民中招募和训练了一支骑兵,这支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具有为信仰而战的英雄气概。1644年7月,克伦威尔指挥的军队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党军队,获得铁甲军的称号。同年12月,议会应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改组后的议会军称新模范军,克伦威尔任副总司令,掌握实际权力。1645年6月14日,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消灭王党主力奠定了内战胜利的基础。内战胜利结束后,克伦威尔支持军方的意见,认为不应对战败的国王抱任何幻想,因为他是一切邪恶势力的希望,必须处死。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派士兵赶走了议会中主张同国王谈判的议员,清洗后的议会被称为残余议会。次年1月,残余议会判处查理一世死刑。

欧洲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国王受到人民审判和定罪的先例。因此,查理一世之死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欧洲。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苏格兰的保王党人相继叛乱,俄国沙皇撵走了英国的使节,法国和荷兰采取了敌对的军事行动,克伦威尔亲率大军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并分别于1652年和1654年完成对两地的征服与合并。英国还于1651年颁布了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荷兰战败求和。根据1654年签订的合约,荷兰承认航海条例,英国确立了在海上的霸主地位。但是,新模范军所取得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民主的胜利。处死国王后,上议院被取消,英国宣布为共和。但残余议会与军队之间的敌意却日益加深,于是克伦威尔于1653年4月用强力解散了残余议会。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克伦威尔一步步走上了军事独裁的道路。1653年底,他被宣布为护国公,他将全国划分为11个军区,交由直接听命于他的陆军少将指挥。

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病逝,其子理查继任护国公。理查缺乏克伦威尔的声望和魄力,无法控制政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于长时期的军事独裁统治也越来越难以忍受。1660年2月,苏格兰驻军司令蒙克率军南下,推翻了护国公政体,恢复议会。为了恢复秩序和稳定,议会决定迎回国王。1660年5月,查理一世之子在做出赦免参与内战的革命者等项保证之后回国即位,是为查理二世。但是在查理二世即位不久,资产阶级和王权再起冲突,这次冲突的根源是宗教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王章?)“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都特别仇恨罗马天主教,因为在他们的记忆当中,天主教是前英国女王血腥的玛丽火烧新教徒的暴行联系在一起的,是同英国的敌人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入侵联系在一起的,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新贵族的土地主要来自宗教改革时期购买的教会地产,天主教复辟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已经拥有的土地,因此他们绝对不容许天主教死灰复燃。”

但是,查理二世的宗教态度暧昧,而他的弟弟詹姆士则是公开的天主教徒,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查理无嗣,按照王位继承法,詹姆士将在查理去世后继承王位,那时英国就不得不接受一个天主教的国王。为了防止这种可能,议会中部分议员于1679年提出排斥法案,要求取消詹姆士的王位继承权,在讨论这一议案时,议会中争论激烈、形成两党:支持这一议案的称辉格党,反对这一议案的称托利党,排斥法案未能在议会通过。

1685年詹姆士顺利继位,称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即位后立即着手恢复天主教,他违背宗教考查法关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规定,任命天主教徒到军队、政府部门和大学担任要职,此后发布又宗教宽容宣言,意在使天主教在英国合法化。尽管如此,托利党人并未采取反抗行动,詹姆士二世膝下无子,而且年事已高,托利党人认为他去世后他信奉新教的女儿荷兰执政威廉之妻玛丽将继承王位,英国仍然是新教的天下。谁知1688年6月詹姆士老年得子,并经洗礼使幼子成为天主教徒,击碎了托利党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不得不采取行动了,他们联合辉格党人密谋推翻詹姆士二世,但是,为了避免内战时期出现过的社会动荡,他们力图通过政变而非革命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给荷兰的玛丽和威廉写去密信,邀请他们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1688年11月,威廉率领1万多人的军队在托尔湾登陆直趋伦敦,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逃往法国。次年,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召开全体会议,敦请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但同时向他们提出了一个权利宣言,要求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法律的效力,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未经适当法律程序不得逮捕人和剥夺他们的财产等,宣言还要求国王不得干涉议会事务,威廉在接受这些条件后即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权利宣言后经议会讨论通过成为正式法律。1688年的政变几乎是不流血的,但它保存了英国革命的成果,被后人称之为光荣革命。

在经历了1640年和1688年两个阶段的革命之后,英国不仅摆脱了封建专制统治,还确立了议会权力大于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有力的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革命,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这场革命阻断了封建专制主义在英国的发展,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7集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欧洲各国王室之间历来有关联姻的传统,每当一个王室出现无嗣或断嗣的局面,就会引发起许多国家对王位继承权的争夺,甚至引发战争。所以从表面上看,发生在1740到1748年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与中世纪后期欧洲大陆其他一系列王朝战争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曾经一度把持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权,地位相当特殊。因此,这场战争以及随后爆发的七年战争促使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700年由西班牙王室绝嗣引发的继承权争夺使西班牙帝国惨遭分割。为避免同样的结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在位时于1720年颁发《国本诏书》,宣布奥地利帝国所有世袭领地不可分割。若无男嗣,王位由长女继承。查理六世只有一个独生女儿——玛丽亚·特蕾西亚,所以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竭尽所能,通过国内法律和国际条约来延续奥地利帝国的香火,抵制各国分割帝国领土的野心。

1740年10月20日,查理六世去世。玛丽亚·特蕾西亚根据《国本诏书》继承了王位,此时,她还是一名23岁的年轻女子,然而《国本诏书》遭到了普遍的漠视,所有的国家都转而反对玛丽亚·特蕾西亚。德国的两位诸侯巴伐利亚选帝侯查尔斯·阿尔伯特和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三世对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表示异议,认为自己才拥有继承权,因为这两位选帝侯分别娶了查理六世的前任皇帝——约瑟夫一世的两个女儿。法国力图使自己扶植起来的巴伐利亚选侯继任帝国皇帝,而英国则希望通过扶持奥地利来牵制法国的力量,西班牙觊觎意大利境内的奥属领地,日益强盛的普鲁士则对富饶的西里西亚垂涎已久,而俄国对普鲁士的日益强大又感到忐忑不安。欧洲列强怀着觊觎欧洲大陆的野心使这场王位争夺渐渐引发了一场战争。实际上,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就是分别以法国和英国为首的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和欧洲霸权发动的一场争霸战争。

十七世纪晚期以来,欧洲大国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老牌殖民帝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衰落,荷兰经过3次英荷战争的打击也已将头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法国路易十四推行的重商广义政策则使英法相继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军事强国,长期统治欧洲大陆的神圣罗马帝国早已在三十年战争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戏谑道:它既不神圣,也不是罗马人的,它甚至不是一个帝国,德国逐渐落后于西欧的步伐。然而哈布斯堡家族仍然保有帝国皇帝的荣耀,并继续控制着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也就是今天的捷克等国的世袭王位,哈布斯堡占据着国外大片领土,幅员极为辽阔,于是成了英法及欧洲许多封建王朝的猎取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谢闻歌)“当英法两国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的矛盾上升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以后,他们不惜一切时机地利用王位继承权的转换来达到强大自己、削弱对方的目的。1689至1691年的英国王位继承战争,1701至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33年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都被打上了英法争霸的烙印。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同样也不例外,在冲突中,英国希望通过扶持法国的宿敌奥地利来牵制法国的力量,保持自己在殖民地和海上的优势,英国与荷兰一道给奥地利提供财政资助,而法国则继续奉行他在三十年战争中的政策,也就是支持德国诸侯国家,反对哈布斯堡王朝,所以法国和西班牙站在了普鲁士的一边。”

当三十年战争爆发的时候,普鲁士尚未跻身于欧洲列强。追溯到公元十世纪,后来令欧洲无比震惊的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还只是瑞士北部索伦山上一个城堡的领主,十二世纪时它成为纽伦堡的城主。1415年这个家族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里取得了勃兰登堡领地和选帝侯称号。此后,霍亨索伦家族通过战争、外交、联姻等手段在神圣罗马帝国北部获得了许多块分散的领地。1618年勃兰登堡选帝侯从波兰手中得到东普鲁士。三十年战争结束时,又兼并了东部波美拉尼亚,成为德意志北部最大的诸侯国。然而这些大多相距遥远且毫无联系的领地令勃兰登堡选帝侯颇为烦恼。比如,首都柏林与东普鲁士相距700公里,隔着整个波兰,而西部还分散着克累弗、马克和拉文斯堡等几块小领地。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开始谋求把这些零散的领地统一起来,他建立起一支精税部队,对军队的特别关注,成为了这个国家鲜明的特点。

1701年,腓特烈·威廉的儿子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里获得了普鲁士国王的称号,加冕为腓特烈一世。由此,勃兰登堡选帝侯国逐步发展成为了德意志诸侯国中最具实力的普鲁士王国。

1713年,腓特烈一世的儿子腓特烈二世继位。腓特烈二世是德意志国父式的重要历史人物,他摒弃了欧洲君主依赖外国雇佣军的作法,建立起一支以本国士兵为主的军队。腓特烈二世用严格的规章条令来约束军队,很快塑造出了一支欧洲纪律最严明、效率最高、充满战斗力的武装。在他的领导下,普鲁士开始走上了争霸欧洲的军国主义道路。

当其他国家还在等待观望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已率先提出由巴伐利亚选帝侯继承奥地利王位,随后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撒丁等也相继宣布拒绝承认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英国、荷兰、俄国、匈牙利、西里西亚、波希米亚等国则站在奥地利一边。英国虽然为了与法国、西班牙对抗而支持奥地利却不想立刻卷入欧洲大陆的军事行动。奥地利内外交困、情势危急。

1740年12月,普鲁士不宣而战,攻入西里西亚,开始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西里西亚位于奥得河上游,是波希米亚王国的一部分,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工业先进。普鲁士对富饶的西里西亚垂诞已久。这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正是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构成的。普军的迅猛突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军猝不及防。1741年1月3日,普军攻入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特。4月10日,腓特烈二世亲率两万军队进逼西里西亚的莫尔维茨村,与奥军展开一场激战,奥军全面溃退,几乎把整个西里西亚拱手让给了普鲁士军队。莫尔维茨会战后,普鲁士积极寻求盟友。1741年5月,巴伐利亚、法国、西班牙在慕尼黑签订《尼芬堡条约》,不久,普鲁士、萨克森、瑞典、撒丁、那不勒斯、科隆等国也加入该条约,形成了以瓜分奥地利为目的的军事同盟。1742年,巴伐利亚选帝侯阿尔伯特被反奥同盟选举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查理七世。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很快便发展成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当腓特烈二世率领普军入侵西里西亚时,玛丽亚·特蕾西亚正好怀孕,在她生下未来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后,立刻把注意力转向了政治,但战局依然对奥地利非常不利。巴伐利亚、法国由北方入侵,占领了上奥地利、波希米亚,维也纳告急。英国、尼德兰、俄国虽然在财政上支持奥地利,却并没有出动军队。1742年5月,普鲁士、法国、萨克森联军在波希米亚的霍图西茨与奥军再次会战,伤亡惨重,奥军痛失6330人,普军损失4800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谢闻歌)“正当奥地利因兵力不足而陷入困境的时候,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外交谋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直觉到,普鲁士才是奥地利最大的敌人,因而暂时放弃了对西里西亚的主权,主动与普鲁士议和,终于成功地使腓特烈二世暂时脱离反奥联盟。1742年7月28日,在英国的调停下,普奥两国在柏林签订了和约,奥地利将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和格拉茨公爵领地割让给普鲁士,而作为交换,普鲁士承认了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继承权。”

普鲁士的退出给了奥地利喘息的机会,奥地利趁机力争夺回失地。它联合英国、汉诺威、黑森、荷兰等国在其它战区积极行动起来。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亲自游说匈牙利,以雄辩的演说获得了匈牙利的宣誓效忠,奥地利军队实力大增。1742年底,奥军相继占领波希米亚和巴伐利亚,把法国联军逐出了波希米亚。1743年6月,英国、奥地利、荷兰、黑森、汉诺威联军四万人在巴伐利亚的哥廷根与6万法军展开激战。法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被迫撤退。1744年奥地利同英国、荷兰、撒丁诸国的合作通过《沃尔姆斯条约》得到加强,并同萨克森订阅防御同盟,从而得到了萨克森的军事援助。

1744年夏,奥地利军队开进了阿尔萨斯,并在意大利境内击溃西班牙军队。局势开始有利于奥地利,然而普鲁士担心奥地利获胜后会收回西里西亚,所以于1744年8月17日再次不宣而战,突然攻入与奥地利结盟的萨克森,并同时向波希米亚发动进攻,同年9月16日,普军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爆发。最初几个月,奥军屡遭惨败,后来奥军采取拖延战略不断以小战消耗普军,进而破坏普军交通线,袭击其补给纵队,断其粮草供应,使普鲁士军队损失近1.2万人,相当于主力部队的五分之一。普军被迫于1744年11月26日放弃布拉格,退守西里西亚。1745年初,奥军接连打败法军和巴伐利亚军队,5月向西里西亚发动进攻。6月4日,在霍亨弗里德贝格附近,6万普军向奥地利萨克森联军发起攻击,分别将其击溃。普军在战斗中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充分利用进攻的突然性和快速性,使联军猝不及防,丢下一万多具尸体后仓惶溃逃。霍亨弗里德贝格是普军打得最成功的一次会战。但普军没有乘胜追击,给了奥军喘息的机会。9月30日,奥萨联军在索尔地区以两倍于普军的兵力发动攻击,再次被普军击败。12月15日,普军在凯塞尔多夫歼灭3万联军并占领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玛丽亚·特蕾西亚被迫再次以牺牲领地的方式,换取普鲁士之间的和平。12月25日,普鲁士同奥地利、萨克森签订《德累斯顿和约》。奥地利承认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有权,普鲁士则承认玛丽亚·特蕾西亚对奥地利的王位继承权。此时,刚当了三年皇帝的查理七世突然病逝。普鲁士投票支持玛丽亚·特蕾西亚的丈夫弗朗茨·斯特凡大公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弗朗茨一世,一度中断的帝国皇位再度回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至此结束。

法国人在欧洲战场上纵横驰骋,颇为得意。在海外殖民地,法国也一度占据有利地位。1746年占领了英国在印度的商业基地马德拉斯。但是,由于法国很难在维持欧洲庞大部队的同时,还能全副精力地照顾海上作战,在它经历了殖民地战争一系列的挫败之后,尤其是1748年,俄军一个军进入普鲁士,法国害怕俄军进逼莱茵,于是同意和谈。同年10月,各交战国在亚琛签订《亚琛和约》,和约承认《国本诏书》和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权,并承认弗朗茨·斯特凡一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普鲁士则成功地吞并了西里西亚,法国将奥属尼德兰归还奥地利,奥地利则将意大利境内的属地割与西班牙和撒丁。

哈布斯堡家族以牺牲领地换来了各国对其王位继承权的认可,然而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新一轮的争霸还在酝酿之中。和约只是暂时的休战协定罢了,普鲁士的迅速掘起改变了欧洲列强传统的力量格局,迫使各国重新调整了外交战略,奥地利与宿敌法国修好,共同对抗普鲁士。英国则力图把普鲁士培养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新的利益代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促成了欧洲近代史上一场重大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革,进而酝酿了一次更大规模的七年战争。

1756年爆发的七年战争,虽然可以看作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延续,但交战双方的伙伴关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8集 七年战争
在十七世纪中叶,德国是几百个独立邦国的联合体,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在名义上,法国、波兰之间的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和西里西亚等中欧大片富饶的领土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着这个宠大的帝国。但是,三十年战争使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对神圣罗马帝国大多数诸侯国的控制。后来,普鲁士的崛起对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地位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普鲁士原是一个贫困的德意志小邦,在神圣罗马帝国北部拥有许多块分散的领地。腓特烈·威廉开始把这些分散的领地连接成一个统一的国家。1701年,成为普鲁士国王,这就是腓特烈一世。这个野心勃勃的国王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军队按照整齐划一的步伐行进,甚至他们卧倒、瞄准、射击,甚至装填子弹也要和着节拍。王国75%的收入都用于军队的建设,这支连胡须都修剪成统一式样的军队在腓特烈二世时期开始建功立业。

腓特烈二世是一位德意志国父式的人物,他以其严厉的治军风格、杰出的统帅才能而成为世界战争史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他的训练下,普鲁士的士兵简直像超人的嗜杀机器一样整齐划一,他还改进和发展了三十年战争以来盛行的线形战术,将部队编成楔形队形,正是腓特烈二世使普鲁士从一个小王国一跃而成了欧洲强国。

在1740年到1748年间,腓特烈二世率军两次击败奥地利军队,占领了奥地利控制的富饶的西里西亚,使普鲁士的疆域和人口一举增加了30%。腓特烈二世也因此在其国内被尊称为腓特烈大帝。

西里西亚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德意志境 内最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德意志和中欧地区霸权斗争持续不断。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时刻不忘重振雄风,复兴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的辉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更是穷兵赎武,一心想用武力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大业。新一轮战争的爆发已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一场外交革命首先在欧洲大陆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谢闻歌)“普奥之间围绕西里西亚和整个德意志霸权的争夺,打破了欧洲大国间传统的外交格局,他们在各自政治野心的驱动下,化宿敌为盟友,变盟友为新仇。首先调解外交战略的是奥地利,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付出的惨痛代价使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认识到:普鲁士已经成为奥地利的头号敌人,于是她主动向传统的宿敌——法国抛出了暧昧的绣球。英国为了把法国的力量牵制在欧洲大陆,一直以来以金钱支持法国的宿敌奥地利。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英国看到新兴的普鲁士比奥地利更有力量,于是转而支持普鲁士,英普联盟迫使法国接受奥地利的示好,于是法奥这对老冤家摒弃前嫌,携手搞衡英普联盟。俄国在十八世纪的北方战争中,打败瑞典后,一心想吞并东普鲁士继续向西扩张,因而不愿看到普鲁士强大起来,毅然撕毁了与英国的盟约,转而投向法奥一边。这场欧洲大国间的外交重组,最终形成以英普为一方,以法奥俄为另一方的两大军事同盟,欧洲的政治格局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史学家们称之为欧洲的外交革命。”

在十八世纪中叶的这场欧洲外交革命中,奥地利公使考尼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考尼茨奉奥地利女王之命多次出使巴黎。通过路易十五的情妇——蓬皮杜夫人劝说法王同哈布斯堡王室释嫌修好。最终,奥地利与法国签订了《凡尔塞条约》揭开了这场外交革命的帷幕。与此同时,1756年1月16日,英国和普鲁士也签订了《白厅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随后考尼茨又出使俄国,于1756年3月25日与俄国签订攻守同盟。当大国间的力量重组完成后,欧洲的其它中小国家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也纷纷加入到两大军事同盟之中。汉诺威、黑森、卡塞尔、布伦瑞克等德意志诸侯国加入英普同盟,瑞典、西班牙、萨克森和大多数追随哈布斯堡王室的德意志诸侯国则加入法奥俄同盟。两大军事同盟加紧扩军备战,一场堪称世界范围的大冲突一触即发。这场发生在1756到1763年的史称七年战争的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而进行的。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战争甚至还延伸到了遥远的美洲和印度殖民地,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被卷了进来。

1756年8月28日,早已做好精心准备的腓特烈二世决定先发制人,他亲自率领10万大军对普鲁士南部的萨克森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引发了七年战争。招架无力的萨克森军队被迫于10月15日缴械投降。奥地利派布劳恩元帅领军前往增援与普军在洛沃西采激战,但未能挽回萨克森的败局。1757年4月,腓特烈二世再次挥军南下,进军波希米亚,波希米亚在今捷克地区。普军一路势如破竹,围困了波希米亚首府布拉格。但奥地利军队毫不示弱。六月,道恩元帅指挥奥军在科林之战中重创普军。与此同时,法国军队在埃斯特利元帅指挥下占领了黑森、卡塞尔和汉诺威,向普鲁士边境大力推进。腓特烈二世面对数量占优势的对手放弃了波希米亚,向头迎击法军。而俄国军队乘机攻入东普鲁士。瑞典军队在普属波美拉尼亚登陆。奥军也追击进入西里西亚,形成对普鲁士的围困。11月5日腓特烈二世在四面受敌的情形下,在罗斯巴赫战役中孤注一掷,在他的骑兵司令官冯·赛德雷茨的帮助下仅用90分钟就击败法军,以损失500人的代价消灭法军7000余人,又乘胜追击把法军赶出了边界。随后腓特烈二世调遣4万精兵急行军进入西里西亚,在12月5日的洛伊腾战役中大败奥军,以损失6500人的代价歼灭奥军27000人,显示了腓特烈二世杰出的军事才能。随后,虽然1758年,奥法俄同盟发动军队近32万人,相当于普军的两倍,但因为缺乏全局性的战略观念,行动缺乏统一和配合,所以未能发挥优势。当俄军攻占东普鲁士、一路西进直逼普鲁士腹地的时候,奥地利和法国却在西里西亚和萨克森一味消极防御,给普军创造了集结兵力与俄军单独作战的条件。在屈斯特林城附近的措恩多夫村,普军与俄军展开了一场血战,双方损失惨重,俄军被迫撤退。此时的普鲁士越战越勇,腓特烈名声大振。然而1759年,成了这场战争的转折年,俄奥联军吸取教训、协同作战、会师法兰克福,直逼普鲁士首府柏林城。8月21日,普军与俄奥联军在库纳斯多夫展开了七年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会战。俄奥联军以两倍于敌的优势兵力使普军的五万人马死伤近半,从此实力大降。到了1760年,连年征战的普鲁士国库空虚,开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又逢俄、奥、法三面夹击,俄军还一度攻占了普鲁士的首都柏林,军力不足的腓特烈二世只剩下了招架之功,陷入苦撑危局的窘境。

1761年,笼罩在普鲁士上空的阴云仍未散去,普军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丝毫改变。俄奥联军不仅攻占了南西里西亚等大片领土,并且经过长期围困终于攻克了科尔贝格,使柏林再次告急。与此同时,普鲁士的主要盟友英国发生了意外的政坛变故,普鲁士的处境可谓雪上加霜。在1761年10月的英国议会大选中,一直极力支持普鲁士的老威廉·皮特被迫辞去国务大臣的职务,正是因为他的坚持,英国才始终如一地资助普鲁士。皮特辞职后,英国政府中断了对普鲁士的财政援助,普鲁士军队几乎陷入了绝境。正当腓特烈二世万念俱灰的时候,一个戏剧性的事件挽救了霍亨索伦家族的命运。1762年1月5日,沙俄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病逝,她的外甥彼得三世即位。彼得三世的母亲是彼得大帝的女儿,而他的父亲是一位德意志亲王,从小在德国长大彼得十分怀念普鲁士,对腓特烈二世更是推崇倍至,他登基后立即宣布退出战争,把俄国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还给普鲁士,并同普鲁士签订了同盟条约,竭力想与俄国保持友好关系的瑞典也因此退出战争与普鲁士签订了和约。普鲁士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整个事件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被后人称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谢闻歌)“从战争的激烈程度来看,普奥两国在欧洲大陆的冲突最为尖锐,但从战争的全局以及七年战争在近代史上的影响来看,英法两在欧洲大陆之外的争夺意义则更加深远。对于英国来说,争夺海外殖民地才是其主要的战略目的,因此,海外战场是它的战略重点,法国在海外战场的主要目的是抗击英国海军的攻势,全力保卫法国殖民地。可以说,海外战场的胜败才是真正关系战争全局和战后欧洲政治格局走向的关键。”

在欧洲大陆鏖战的同时,英国和法国在海上和各殖民地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构成了七年战争中的另一个战场。英法在北美的冰天雪地中展开了西线冲突,而东线的战斗则在印度的酷热中进行。在广阔的美洲大陆上英国和法国都有着相同的领土野心。七年战争爆发前,这里已经发生了零星战事。1756年法国海军先发制人,攻占了英军控制的梅诺卡岛,抢得海战先机。但是,随着欧洲大陆战局的变化,身陷欧洲战场的法国在海上和各殖民地开始遭遇失败。而依靠给普鲁士提供财力援助,从而牵制法国的英国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到1760年,英军相继攻克魁北克和蒙特利尔,占领了整个法属加拿大及路易斯安娜的一部分。1762年英军又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岛,把法国的势力彻底赶出了加勒比海地区。在印度战场,英军同样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法国和英国曾经在这里建立了各自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在谋取暴利的同时,逐渐介入到了印度的政治事务之中。经过七年战争的争夺,大获全胜的英国,几乎把整个印度半岛都变成了它的殖民地,法国则威信尽失。随着欧洲战事的结束,法国不得不接受它在海外战争中的败局。

1763年2月10日,英国与法国在巴黎签订停战和约。2月15日以普鲁士为一方,奥地利和萨克森为另一方,正式签署了《胡贝尔图斯堡和约》。十八世纪最大规模的战争在经历了七年激烈、曲折、复杂的角逐之后就这样宣告了结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谢闻歌)“七年战争虽然没有决出最后的胜负,但是胜利的天平显然是倾向于英国同盟一方的,根据和约,普鲁士巩固了对西里西亚的领导权,从而跻身于欧洲大国之列,并最终完成德意志的统一迈出了第一步。而英国,取得了加拿大和法国割让的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所有领土,使法国在印度只保留了几个商站,并且用梅诺卡岛换取了塞内加尔,用古巴换取了佛罗里达的一部分,成为这场战争中的最大赢家,从而确立了他在海上的霸权地位,为日后大英殖民帝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国丧失了北美和南亚的大部分殖民地,长年的战争使其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奥地利虽然保持了战前的地盘,但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俄国加强了自己作为欧洲强国的政治势力,为涉足欧洲事务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七年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骑马凯旋柏林,标志着普鲁士作为新的欧洲大国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然而战争的胜利无法弥补50万普鲁士人被杀戮、几千幢房屋被摧毁、大片领土被敌军劫掠蹂躏而留下的创伤。而且腓特烈大帝那种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精神已经悄悄地给德意志民族埋下了灾难的祸根。如果说七年战争是普鲁士走向强盛的转折点,那么英国则借此为日后建立大英殖民帝国奠定了基础。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的英国正处于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时期,这使得英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获得长足的发展,为克敌制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英国又依杖岛国的有利地位避免直接卷入欧洲大陆的战事,从而集中精力去夺取法国和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正如后来俾斯麦所说,英国的政策从来就在于在欧洲寻找肯用自己的身躯维护英国利益的傻瓜。这一传统政策使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成为最大的赢家,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英国政府的外交战略。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9集 英国工业革命
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一场影响深远的经济大革命把世界带入了工业时代,这场大变革就是工业革命。所谓工业革命,简单地说,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工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变革。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扩散开来。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的机器发明与使用开始的。纺纱织布在英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最初,它是一种农村家庭手工业,一般是女人纺线、男人织布,在自己的茅屋里操作,一次纺一根纱。织布的方法也很原始,织布用的梭子要用手从一端掷到另一端,织出的布幅面窄、质量不高。

1764年,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多轴纺纱机,用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纱机。珍妮机最初可纺8根纱线,后来,经过改进,每次能纺出80根,甚至更多的纱线,大大提高了功效。1769年,阿克莱特制造了水力纺纱机,用水轮机推动,这种机器纺出的纱线坚韧而结实,克服了珍妮机的缺点。

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比郡的克隆福德建立了英国第一座水力纺纱厂,后来,他又陆续投资开办新厂,到1792年去世之前,共拥有6家工厂。人们从阿克莱特那儿学到了成功办厂的有益经验。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纺纱厂在英格兰西北部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工厂制度的诞生,吹禹了工业时代的号角,从此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诞生了,阿克莱特被后人誉为控工厂制度之父。

在阿克莱特之后,纺织行业的技术革新不断深化,1779年纺纱工人克隆普顿发明了走锭精纺机。1785年,牧师卡特莱特制成了水力织布机,同时,棉纺织业中的净棉、梳棉、漂白、染整等一系列工序也采用了新技术,毛、麻、丝等纺织部门逐渐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

英国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大成就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用蒸汽力作为机械动力的活动很早就开始了。1698年和1705年,英国人萨维利和纽康门先后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不过将蒸汽力变为大工业的机械动力的任务是由詹姆斯·瓦特完成的。关于瓦特发明蒸汽机有很多的传说:有人说,瓦特在看到水壶烧开、壶盖被蒸汽掀起后大受启发,从而发明了蒸汽机,其实,事情并非那样简单。瓦特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才取得成功的。瓦特在1769年取得蒸汽机专利后,继续进行试验,于1782年制成了复动式蒸汽机,这种机器通过传动装置可以带动各种机器转动,后来成为广泛使用的机器动力。瓦特的发明开创了蒸汽动力时代机械化大工业的普遍发展和最终胜利,还有赖于冶金业的技术革新。

长期以来,英国的冶铁业一直以木炭作燃料,发展十分缓慢,不仅如此,还造成了英国森林资源的枯竭。如果把树木都砍光了,以后英国人拿什么来做船舶的桅杆呢?冶铁业如何继续发展呢?因此,寻找新的燃料刻不容缓。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发明了用煤焦冶铁的方法,以后经过达比后代的不断改进,煤焦炼铁技术日益成熟,为冶铁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随着铁产量的增加,在生产和生活中铁的用途不断扩大。1779年,人们在科尔布鲁克戴尔附近的塞文河上修建了一座完全用铸铁构建的桥梁。今天,这座铁桥作为工业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依旧巍然屹立在塞文河上。

与此同时,炼钢技术也取得重大进步。1740年,钟表匠亨茨曼发明了坩埚炼钢法。1856年,贝塞麦发明了酸性转炉炼钢法。60年代,法国人马丁和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平炉炼钢法。1878年,英国人托马斯又发明碱性转炉炼钢法。钢铁冶炼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钢铁生产量成十倍、成百倍的增长,钢铁冶炼方法的革新无疑是材料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工业部门的重大飞跃始终伴随了交通运输业的变革。为了运送煤炭等笨重物品,英国人首先掀起了开凿运河的热潮。1761年,煤矿主布里奇沃特公爵在两位工程师的帮助下,建成英国第一条运河,把他矿上的煤运到了曼彻斯特,这条运河就叫布里奇沃特运河。后来,英国人又修建了许多运河,到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大大小小的河流被运河连接起来,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水运网。

十八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将蒸汽动力用于水上运输的试验。1788年出现了船用蒸汽机,1802年,第一艘实用汽船试航成功。1812年,苏格兰人亨利·贝尔建造的“慧星号”汽船建成下水,开始了定期的运输服务。起初,汽船是用明轮推动的,明轮安装在船的两侧,体积较大,激起的浪花波涛汹涌,会损伤运河堤岸,因而遭到运河所有者的反对。1838年以后,明轮逐渐被螺旋桨取代,船体也逐渐改用铁板和钢板制造。

陆上交通的改善是从改进公路开始的,过去的道路质量非常差,一遇下雨天,道路就成了乱泥坑,马车根本无法通行,只好用驮马运输。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英国工程师梅特卡夫、特尔福德和麦克姆等人发明了用石块和碎石修筑硬路面的新技术,改进了公路的质量。无论白天黑夜、晴天雨天,公路都通行无阻,而且使车辆的速度大大加快。过去从爱丁堡到伦敦,路上需要14天,在新公路上乘快速马车只要40个小时就通到达了。

19世纪初,人们又开始了用蒸汽机牵引车辆的试验。1804年,特里维西克发明了火车头。10年后,斯蒂芬逊也发明了机车。在1825年,斯蒂芬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客运机车,并负责建成了从斯托克顿到达林顿的铁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而开创了铁路运输时代。火车这一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对火车这一新生事物,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有些反对者说:火车冒出的黑烟会影响庄稼的生长,毒害家禽和牲畜,火车的隆隆声吓得母鸡都不下蛋了。但是,新生势力是什么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出现了修建铁路的热潮,到1850年,已建成通车的铁路线接近1万公里,英国铁路网的主干结构已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过程中,各工业生产部门的机械化有赖于机器制造本身的机械化。最先投入使用的一批纺织机器基本上都是手工制造的,制造机器的材料主要是木头,只有最关键的部件才是铁制的。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简单的工作母机。1825年,克莱门特发明了刨床和镞床。1839年英国著名的土木工程师詹姆斯·纳斯密斯发明蒸汽锤。1848年罗伯茨发明了镗床,制造机器所需要的主要工作母机都先后发明出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机器制造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发展起来,到这时,英国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

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还有赖于独特的历史机遇,1801年以后,英国与拿破仑的法国军队进行了长达14年的战争。英国皇家海军控制了制海权,英国工业品出口成倍增长。战争的最终胜利扩大了英国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成为英国工业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历时将近一个世纪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英国的面貌,工业领域首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大工厂逐渐取代了昔日的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布局,经济重心向工业地区转移,英格兰西北部变成了英国的经济中心。

工业向城市的集中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工业地区和工商业城市流动,曼彻斯特、伯明翰、舍菲尔德、格拉斯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到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就超过了农村人口,英国成了初步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城市文明取代了乡村文明。这一巨大变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工厂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各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都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1835年,一个工厂系统的赞美者得意地说道:现在一个棉纺工所干的活在60年前需要两三百人才能完成。与此同时,工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英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185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1851年5月1日开幕的伦敦万国博览会是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的一次大检阅,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一座建筑物内举行,这座建筑物全部用透明玻璃和钢管搭建而成,金光 闪闪,被誉为水晶宫。就在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什么都能做。女王的思想概括了当时英国人自豪的心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王章?)“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点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让人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城市贫民的生活条件肮脏不堪,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当时一个英国工程师在形容英格兰西部地区冶铁业的情形时说:整个地球好像从里往外翻,它的内脏全部都被挖出来扔得到处都是,整个大地上到处都堆满了煤渣。大家还知道,伦敦有雾都之称,这个名字的起源也与工业污染有关,工厂的烟囱冒出滚滚的黑烟,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了浓雾,使伦敦变成了雾都。后来,由于得到了治理,伦敦才摆脱了雾都的恶名。”

工业革命引发了英国社会的全面变革,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壮大起来,工业资产阶级在人数、财富和社会力量上都压倒了土地贵族,被誉为英国社会的脊梁骨。然而,英国当时的政治舞台却受到贵族寡头把持,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激进运动,促使政府在十九世纪进行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首先改革了议会,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此外,还对司法制度、文官制度、教育制度和军队进行了改革,以致十九世纪被英国人称为改革的年代。经过改革,英国成了典范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国家,成为其他国家效法的榜样。

工人阶级也作为一支崭新的力量登上了英国社会的大舞台,这些新时代的劳工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1812年,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震撼了全国。1838年,工人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工人代表向议会提交请愿书,向贵族老爷们发出争取政治权利的呼声。工人们组织成强大的工会,他们为改善自己的处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十八世纪后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影响非常大,它首先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在十九世纪的一百年当中,英国的人口增长了3倍,但是按照人口平均计算的人均收入却增长了4倍,这也就是说,社会越向前发展,生产力越提高,人们要解决的一个温饱问题就是吃饱肚子穿暖衣已经有希望了。另外一个方面,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际之间的交往、国际之间的交往日渐密切、日渐频繁。在中世纪的时候,人类因为交通运输工具的不发达,信息传递不方便,人们之间的交往非常困难,国际之间的交往更加困难,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一直到现在,交通运输工具不断地发展,信息传递日渐地迅速。

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财富分配不公,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诸多负面影响中,环境污染也是一个危害久远的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也没能得到根本解决。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并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把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英国和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这些国家的综合国力,由此,拉开了他们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对比。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0集 西欧北美工业革命
在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很快席卷欧洲和北美大地,这是新兴工业文明的胜利扩张,在它所到之处,资本主义从手工工场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和蒸汽时代,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继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十九世纪,在西欧和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国、比利时、德国、俄国和美国等国先后掀起了技术革命的浪潮,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及家庭作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机器的发明和运用开始的,而欧洲北美的工业革命则是从引进英国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开始的。英国为了维持自己的工业垄断地位,曾专门颁布法令:禁止向外国出口机器,也禁止熟练技术工人向国外移民。但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传播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其他国家通过走私把英国先进的机器运出国外,或者派遣经济间谍到英国工厂偷学技术,英国的技术工人也偷偷地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带出境外。最先传到国外的是英国的纺纱和织布技术,英国纺纱机发明后不到20年的时间,美国、法国、比利时和德国等国家都先后从英国引进珍妮纺纱机,开办了自己的机械纺纱厂。

1787年,美国从英国进口了首批纺纱机,1790年,美国自己制造的纺纱机开始运转,这在美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要从英国移民塞缪尔·斯莱特制造纺纱机说起。斯莱特是英国德比郡人,年轻时在英国斯特拉特的纺纱厂当学徒,出师后参加过管理,非常熟悉水力纺纱机的构造。1789年,他乔装在农民混迹于移民之中,在伦敦上船到了美国,他与一家公司合作研制纺纱机,于1790年仿制水力纺纱机成功。同年12月,他制造的纺纱机在罗德艾兰新建的帕特基工厂里开始运转,由此奠定了美国纺织工业的基础,斯莱特因此获得了美国制造业之父的称号。

英国的蒸汽机也很快传到了欧洲大陆和北美。大约在1801年,美国纽约的一家锯木厂和费城的一家燃料厂开始使用蒸汽机。1804年,美国费城的奥利弗·埃文斯研制成功美国式的蒸汽机,此后蒸汽机的传播速度加快。法国仅在1840至1870年的30年间,蒸汽机的马力数就增加了近10倍。普鲁士蒸汽机的拥有量从1826年的58台增加到1857年的984台,增加近16倍。

新型陆上交通工具火车像它所开创的速度一样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英国第一条铁路建成后不到10年的时间,美国、法国和德国都开始修筑自己的铁路。美国的铁路建设在世界交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美国地域辽阔,十九世纪不断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迅速向西扩张,形成所谓西进运动。开拓西部必须有快速的交通工具与之配合,于是美国开始修建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1869年,连接东西部海岸的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通车,在以后十余年的时间,美国又建成了4条贯穿东西的铁路干线,到1880年,美国已有铁路9万多公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的铁路总长度超过20万公里,相当于世界铁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十九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法国和德国也完成了铁路网的建设。

十九世纪是人类智慧创造力喷发的时代,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生产力迅猛发展。该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钢铁冶炼、电力、内燃机、合成化工为中心内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欧洲北美国家借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强劲东风,把工业革命引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60年代,德国工程师奥托试制成功四冲程内燃机,后来,内燃机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轻便、高效、容易控制的新型动力机,在许多方面取代了蒸汽机。

内燃机被用来推动车辆,从而开创了汽车时代,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开路先锋。德国工程师威廉海姆·戴姆勒还在1820年就开始进行内燃机的研究。1883年,他把自己研制成功的汽油发动机装到车上,制成四轮载货汽车。几乎与此同时,德国的本茨、英国的巴特勒、意大利的贝尔纳、俄国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也发明了内燃机推动的汽车。

十九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广泛用作农业机械的发动机,安装在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农业机械化迅速推进,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美国人在发明和运用农业机械方面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美国人发明的联合收割机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推广到世界各国。

二十世纪初,内燃机被用作飞机发动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和驾驶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飞行者1号飞上天空,实现了人类翱翔蓝天的伟大梦想。

在电磁学发展的基础上,德国人西门子于1882年发明直流发电机,后经过不断改进,技术趋于完善,为发电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紧接着电动机应运而生。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美国建立了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廉价的电力通过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源源不断送往工厂和千家万户。发电站在欧美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电开始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电动机不仅被用来推动车辆,出现了电车,而且广泛用于带动各种机床、电梯、电锯。利用弱电的电话和其它电器也相继发明出来,电灯给黑夜的世界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1861年至1865年,法国人皮·马丁和德国人威廉·西门子发明了平炉炼钢法。1857年,英国人贝赛麦发明了酸性转炉炼钢法,1878年,他的同胞托马斯又发明碱性转炉炼钢法,这些发明解决了规模化炼钢的技术难题。欧美国家采用新的炼钢技术使钢的生产量突飞猛进,世界钢产量从1870至1879年平均年产172万吨,增加到1910至1914年的6503万吨,40年间增长约37倍。

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浪潮中,美国和德国在采用最新技术成果方面走在前面、后来居上,很快赶上和超过工业上的霸主英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和德国等后起的国家采用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实现了钢铁冶炼的规模化生产,使钢的生产量迅猛增长,美国钢的平均年产量从1870至1879年的38万吨增加到1910年至1914年之间的2657万吨,增加68.9倍;同期,德国年产量从31万吨增加到1479万吨增加46.7倍;而英国仅从66万吨增加到703万吨,只增加了9.65倍,比美德两国慢很多。

美国和德国在发展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个新的工业部门——合成化工工业诞生了,化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染料、人造丝、塑料、化肥、药品及基础化工原料。美国人民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而且善于对已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并不断发明新技术。1792年,F·惠特尼发明扎棉机,实现了棉花脱籽技术的机械化,这项技术很快传到了英国和其他国家。1803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发明汽船,从此,汽船航行于在江大河之上,穿越于大洋两岸之间。

在现代通信技术方面,美国发明家有独特地贡献。1838年,莫尔斯发明电磁式电报机,并发明了著名的莫尔斯电码。1875年,亚历山大·贝尔研制成功能够传递声音的机器——磁石电话机。1895年,意大利人马科尼发明无线电报装置。这些发明,实现了意义深远的通讯技术革命,它们使地处遥远的人们,能够在瞬间传递信息,这等于拉近了地球地空间距离,为加强全球经济的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工具。

缝纫机的发明是美国对世界服装工业的一大贡献。1832年至1834年间,沃尔特·亨特研制成功世界最早的缝纫机,以后各种型号的缝纫机相继发明出来,并在1845年建立了最早缝纫机制造厂,开始成批地生产。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缝纫机的广泛运用,使以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缝纫业蓬勃地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美国还发明了制鞋机,使制鞋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

美国在对工厂实行科学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创新,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和机器组装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是生产流程上的最大革新。泰勒发明的管理方法,对每道工序所需的劳动时间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王章?)“我们从欧洲北美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几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工业化的进程是非常不平衡的。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十九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在世界工业品市场上都处于霸主地位,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后起的美国和德国及时地采用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先进技术,在生产力发展速度方面超过了英国,在十九世纪最后30年,这两个国家在工业生产总量方面都先后赶上并超过了英国,而英国由于背上了陈旧设备的包袱,没有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相对的落后了,这一历史教训是值得吸取。”

欧洲北美的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工业革命打破了经济缓慢发展的状况,使物质财富的生产成十倍、成百倍地增长。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先进的工业文明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了过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摧毁了德国的农奴制,促进了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工业革命也是废除美国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根本原因。工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把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社会改造为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城市工业、商业和其它服务业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结果造成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促成了城市化。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把工业资产阶级推到了前台,它为了争取政治权利开展了争取社会改革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大陆普遍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最终使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执掌了国家政权。在十九世纪,许多欧美国家及亚洲的日本都进行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工业化促进了国家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的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巩固了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它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改变了各国力量的平衡,使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心从古老的东方转移到欧洲和北美,强大起来的欧美国家,对外实行殖民扩张,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发展比较晚的国家沦为受奴役、受剥削的境地,工业化代表了世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07

帖子

606

积分

游客

积分
606
发表于 2010-2-25 17: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大海的境界挺宽滴。::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5-27 18: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