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海

兵器军事知识专贴-武直十高清大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09: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秋的辽西,风轻云淡。今天13时50分,我军首批22名歼击机女飞行学员,在沈空某飞行学院机场首次驾驶我军新型歼击机教练机翱翔蓝天。

    银白色头盔,天蓝色飞行服,在红白相间的战鹰映衬下,整装待发的女飞行学员显得英姿飒爽。“开车!”随着指挥员、飞行大队长孙光辉一声令下,刹那间,发动机轰鸣震天撼地,战鹰依次滑进跑道,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冲云天。

    据介绍,歼击机超音速飞行,机动性能强,操作技术难度大,特别是俯冲跃升、快速急转、减速盘旋时,最大载荷达6至9G。与男性相比,飞歼击机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只有美、英等发达国家培养了极少的歼击机女飞行员。2005年9月,空军从12个省的20万应届女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了我军首批35名歼击机女飞行学员,经过空军航空大学2年半的基础教育训练、某飞行学院半年初教机训练,至今已有13名停飞。

    为了让这批女学员早日翱翔蓝天,承训的沈空某飞行学院从教育训练、日常管理、航空生理、心理防护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歼击机女飞行学员训法、教法和航空卫生保障规则等已初见雏形。

    200米、100米、80米……随着一阵阵尖锐的呼啸声,女飞行学员驾驶着战鹰稳稳着陆。跟班训练的该院政委王保群说,女飞行学员们沉着稳健,状态良好,操作正确。首飞取得成功,女学员陶佳莉激动地说:“歼击机飞行速度快,刚开始有点紧张,经过教员提醒很快平静下来,按动作要领操作觉得顺畅自然,更坚定了我飞好歼击机的信心。”

    据悉,这批歼击机女飞行学员从现在到明年毕业,在思想、技术、身体等方面,还将接受更加严格的训练和考验,最终才能成为合格的歼击机女飞行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8-8-27 12: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8-8-27 12: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8-8-27 12: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日本《读卖新闻》8月23日报道,日本防卫省已决定在2009年度的预算中删除购置AH-64D“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项目,停止为陆上自卫队配备此种机型。

  本打算将“阿帕奇”国产化

  2001年,日本防卫省开始寻找合适的下一代武装直升机,以取代现役的AH-1S“眼镜蛇”。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AH-64D“阿帕奇”直升机凭借优异的技战术性能,最终成为防卫省青睐的对象。自2002年起,日本开始从波音公司采购这款直升机,当时每架的价格只有60亿日元(约合5400万美元)。

  AH-64D“阿帕奇”装载有多种武器、全天候雷达系统和先进电子仪器,称得上同类机型中的佼佼者,在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都有抢眼表现。根据陆上自卫队各方面队的需要,日本原计划购入62架“阿帕奇”。至2007年,总共完成了13架的采购。

  由于美国波音公司将在2010年后停止制造AH-64D,日本政府决定引进此型战机的生产线,将其完全国产化以实现“自给自足”。经过和美方谈判,富士重工负责引进了生产线,并在2007年中向防卫省交付了首架国产“阿帕奇”。2007年8月,该机在“富士火力”年度军事演习中正式亮相。

  成本暴涨终致计划破产

  令日方吃惊的是,引进生产线和初期配置的费用就高达400亿日元(约合3.63亿美元)。此外,“阿帕奇”的所有部件国产化后,每架空壳机身的造价也达到了83亿日元(约合7536万美元)。尽管如此,防卫省还是希望通过增加生产数量的方式来分摊这部分成本。然而,随着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防卫省的财政预算持续恶化,不得不想尽办法减缩开支,大量购置“阿帕奇”的计划也受到了连累。

  去年年底,日本政府一度决定在2008年、2009年继续购置3架“阿帕奇”。根据富士重工的报告,如将400亿日元的初期配置费用全部分摊在这些飞机上(平均每架133亿日元,约合1.21亿美元),再加上机身的造价83亿日元,每架的总价就是216亿日元(约合1.96亿美元)——日美在上世纪共同研发的F-2战斗机单价120亿日元(约合1.09亿美元),当时就被称为“史上最贵的战机”;而国产化后的“阿帕奇”,其价格竟然接近前者的两倍!

  虽然陆上自卫队对“阿帕奇”期望甚高,但在目前的财政状况下,这笔天价订单根本不可能得到财务部门的批准。防卫省官员也私下表示,如果强行将这一预算要求写入2009年度的预算大纲,“必然会遭到国民的反对”;无奈之下,遂决定彻底终止AH-64D直升机的购置计划。

  日本《东京新闻》评论说:“防卫省上演了一出闹剧,从2001年到2008年,用8年时间宣告了新一代直升机替代计划的失败。”另有消息称,在财政状况出现转机前,防卫省将翻修现有的AH-1S“眼镜蛇”武装直升机,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防卫力量规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0: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289/48/74/0_1.html 
现在我想说说我的一点看法,只是讨论我军包括防弹衣的各种装备的配发情况。  

  根据我得到的资料,我军的防弹衣配发的数量不小(数十万的量,和中国GDP差不多的那些欧洲国家的军队总人数也就是这么多了),但是覆盖面并不大(不过武警那边的的覆盖率倒是挺高的,基本上出危险任务的时候是人手一件)。不过这个并非是像某些人说的中国军队防弹衣比人命值钱之类的,这个基本上属于是造谣,但是其动机究竟如何咱就不去揣测了。  

  中国的所有的军队新装备(其中就包括防弹衣)从来在换装的时候都是逐步进行的,毕竟200多万的军队,隔个几年就全面换装一次,就是老美也顶不住。中国现在专门的军工厂本来就不多,其中还有部分的生产能力是用来生产民用产品和出口产品了,致使了咱们的军用产品的生产能力有限,自然只能先装备急需的部队。比如:需要执行比较危险任务的武警部队、刑警队、重点地段的边防部队、还有一部分的解放军部队。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一下两个原因:  

  首先,咱们国家现在还很穷,所以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自然就会形成这种专业军工厂数量不多,还要用部分的生产能力来尽量减少在装备方面的政府开支(某些先生们先别急着骂,下面还有),等以后咱们的经济发达了,当然就不会再有这些问题。  

  其次,任何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都会有和平状态和战争状态的区别。在和平状态下,任一种新的军事装备都不会短时间的大量生产。豹2坦克好不好?德国人现在也不过是用了20多年的时间攒了几百辆而已,和二战时的动辄数千辆坦克明显是没的比。连经济发达国家都是如此,那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装备发展思路向来是这样的:在新装备研发上会进行比较大的投入,但是在生产方面就不同了。一种新装备在投产后,基本上只是用军工生产系统的部分生产能力来制造,这样部队既能使新产品的生产工艺发展成熟,便于进入战争状态以后民品工厂迅速的转产军品,又能满足和平状态下的重点部队的需求,还能在部队试用之后,找到不如意的地方,在以后的生产中逐步进行改进,避免那种大量配备后,又因设计问题大量召回造成的浪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咱们省下来的产能、产值、经费是用来发展经济的。战争,特别是全面战争,打的就是国家的战争潜力,只有军工厂是不够用了,战争状态下民品工厂的迅速大量的转产才是王道。你一个国家要是要是经济不行,工业落后,自己没有生产新产品的能力,比如南边的某国,你就算花N多钱,买上几百辆坦克,几十万件防弹衣,那大战一打起来,充其量也不过是几个月就会灰飞烟灭,以后怎么办?光着屁股耍菜刀么?  

  基本上就是这样了。然后就是一些同志所担心的部队在发生战争后缺乏防弹衣使用的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中国的军队数量虽然有200多万,但是其中是分成N个等级的,  

  我就以A、B、C来进行区分和说明。  

  中国的A类部队,数量有数十万,基本以N个集团军为基础,任何新的装备一旦生产出来,都是优先配备这类部队。可以说,这些部队就是时刻准备着去打仗的。对他们来说,防弹衣和使用经验都是不缺的,一旦打仗首先出动的就是他们。  

  B类部队,所有的新装备都是部分配备,主要是熟悉使用方法,总结使用经验,只有在进入战争状态,军工厂全力生产和民品工厂转产以后就会为他们全面配发,短时间熟悉、掌握使用方法后就会派上战场,成为第二梯队。  

  C类部队,基本上没有什么新装备(包括防弹衣),在我看来,这类部队更像是进行强化训练的预备役,如果发生战争,需要进行几个月时间进行整编,配备之后才会上战场。  
 战争基本上分两种:  

  1.局部战争。这就不用说了,A类部队上就够了,对这些部队来说,防弹衣是不缺的,所以也就谈不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担心。  

  2.全面战争。A类部队就是用来遏止敌人的攻势,以为后方的转产和整编提供时间。B类部队不用多长时间就可以上了,这样又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要是敌人真的强大到让我们连给C类部队几个月的生产防弹衣的时间都争取不了,那有没有防弹衣还有意义么???  

  最后,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沈阳军区的精锐重装机步师装备的都是最新的99式坦克,当然防弹衣更是标配,他们应该就是传说中的A类部队。而我老家,地级市,距离北京约400公里,属于北京军区,驻军有一个师,也是机步师,但是装备的都是老式坦克,何也?沈阳军区的精锐部队就是用来防备敌人陆上入侵的(防谁的就不说了),当然装备最好的东西的。而我老家的驻军,属于是京畿地区卫戍部队。防斩首,北京驻军就够了,用不着隔着400公里去调兵。而全面战争,鉴于京畿地区的重要程度,也不可能一上来就调走,肯定得等预备役整训完毕,才能过来换防,这样至少就过了N个月了,新装备早就生产出来了,旧装备就地转给预备役。要是连换装都没能完成就被敌人从南边打透了广州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达到北京以南400公里的地方,你就是穿坦克也没用……  

  最后声明一点,我不是军方的人,只不过是对军事比较感兴趣而已。以上的内容只是我从自己这些年了解到的各种资料之中总结出来的,部分亲身所见的内容也进行了处理,应该不会涉及到泄密的问题。  

  有几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这里就把我的回复集中一下,可以更清楚一点:  

  1.美军士兵自己买防弹衣事件。这是个老新闻了,但是我看到还是有不少人在讨论,还衍生出了好几个问题,相信TX的网友们都看过了。我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美国国防部马上就已经禁止士兵穿自己买的防护能力超过制式防弹衣的龙鳞甲上战场。也就是,你买可以,但是穿着上战场就是违反军令,会受到军官惩罚,并且防弹衣也会被没收!  

  2.本贴中,很多人的讨论的都是中国穷或富的问题,我要说明的是:  

  中国的精锐机步师是按照一个机步师能正面抗击美军一个机步旅的标准建设的,但是由于美军施行的是大编制,所以,美军的一个旅在规模上并不比中国的一个师小太多,其配置之精良程度显而易见(摘自简氏防务周刊)。中国作为一个GDP和德国差不多的国家(且不说人均,就谈总量),在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情况下,打造一支几十万人的精锐部队已经是极限了(这些就是文中所说的A类部队),德国军队总数也不过就是这么多。按照各国惯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所有军队都按照统一标准配备的,只有处于极高战备状态,时刻准备上前线的部队,才会齐装(!)满员。  

  PS.按照人均GDP(2007年数据),中国排名104位(共179个国家和地区);德国是中国的约14倍,排名19位;在苏联解体后已经极度衰落的俄罗斯是中国的4倍,排名54位;美国GDP总量是中国的约4.5倍,人均是中国的近20倍,排名第9位。  

  3.各位不要拿俄国军队来和中国军队进行比较,俄国军队是直接继承自苏联,而苏联打仗靠的是巨量的装甲部队,对单兵防弹衣的研发并不重视。如果你是俄罗斯,在90年代那种情况下,一夜之间坦克从四万辆减少到几千辆(飞机、战舰就不说了,那叫个惨哪),而且经济大幅度衰退,社会极度不稳定,主战装备都是二十年前的货色,你能怎么样?能有心去研究研究飞机坦克就不错了,当兵的连饭都快没人管了,还一人发一件防弹衣那不是搞笑么!俄罗斯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缺钱,而在于政治、经济、社会和周边环境的极端不稳定,你要是让美国一夜之间变成俄罗斯那个样,它保证更惨!  

  4.各位不要看到中国军队的步枪、大炮口径和俄罗斯的一样就认为中国也是什么都和苏联学(咱也学不了,苏联当年的工业生产=美国的80%),50年代末,中国和苏联决裂,中国的军队建设已经逐渐脱离了苏联轨道。后来80年代,中国和美国进行过军事合作,歼-8上的很多技术就是那会来的,黑鹰也是那会飞过来滴。中国80年代研制的第一种现代防弹衣的材料中就有美国Kevlar材料,咋来滴咱就不知道了。可以说,中国的军队建设的思想在前期受苏联影响较大,后来受美国的影响较大。在美国停止军事合作以后就在消化吸收美国带来的技术和军事思想的基础上自主发展。中国的外销坦克一样有120mm炮,但是95式步枪5.8mm口径,你见谁用了。最重要的一点,我并没有说中国像美国似的N多年前就开始装备防弹衣,中国80年代开始大规模缩减军队,节省经费搞研发,90年代出产品,2000年左右才开始建设我文中所说的精锐部队,可以这么说,中国的质量建军是近几年才开始真正实施的!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看完我的这篇文章再回复,很多问题其实文中已经作了说明,谢谢各位捧场。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太空中已经没什么秘密可言,众多太空爱好者们可以在自己家的后院跟踪着大部分美国的军事卫星,并把它们的位置公布在网络上。民间组织NORAD可以跟踪到直径4英尺大小的目标,事实上这个组织已经把把2007年1月中国反卫星试验产生的残骸信息公布在网络上了。通过跟踪这些太空碎片的轨道参数,可以还原拦截试验的碰撞现场,这样就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反卫星武器最重要的两个信息:中国是怎样击毁这颗卫星的,这种卫星杀手的性能到底如何。
 
这次拦截中拦截弹与目标的相对速度接近惊人的1万8千英里每小时。在远高于卫星本身速度的冲击下卫星被撞击成了碎片。这意味着中国成功完成了一次最尖端的太空战演习:一次精确的狙杀,就象用一枚子弹击中另一枚飞行中的子弹一样。这次试验的先进程度相当于美国正在发展的国家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并且已经远远超越了1980年代前苏联发展的反卫星武器——前苏联的反卫星技术是通过一枚太空飘雷慢慢接近到目标附近然后爆炸杀伤目标。
文章称,可以断定,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具有很高的可操纵性能。没错,目标卫星轨道在拦截之前是已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卫星的位置已经精确到反卫星拦截器不需要机动变轨就可以直接命中的程度。事实上,反卫星拦截器为了能命中目标,有很大的可能需要在高速中以六倍重力加速度进行末段机动。
目标卫星的轨道线速度取决于它的轨道高度,这也给我们了解反卫星拦截器的性能提供了依据。拦截碰撞前的相对速度,是目标卫星的轨道速度与拦截器本身的速度之和,相对速度的大小决定了拦截器进行末段机动反应时间的长短。举例来说,在碰撞前一秒,拦截器与目标卫星相距仅5英里,拦截器必须在最后一秒内完成末段变轨机动以直接命中直径不超过6英尺的目标。显然,拦截器与目标相对速度的降低一定会大大降低攻击的难度,而这次中国拦截是低轨道卫星,由于轨道越高卫星速度越低,中国的反卫星拦截器在拦截更高轨道的卫星目标时会更加轻松。
  到最后,为了能作出正确的变轨机动以命中这颗气象卫星,拦截器是一定要具备跟踪目标的能力的。中国反卫星武器最可能跟踪飞来的卫星的方式是在拦截器上安装通过可见光探测的太空望远镜。这种跟踪方式与美国的弹道导弹拦截器的跟踪方式相反,美国反导拦截器是通过观测目标发出的红外信号来进行跟踪,中国的反卫星拦截器系统会因此在作战中受到很大限制。在中国研制出红外跟踪系统前,通常情况下中国的反卫星拦截系统只能攻击那些暴露在太阳光下的卫星。但的确,很多时候虽然反卫星拦截器发射阵地还被黑夜笼罩,但高空中的目标卫星却已经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了。无论如何,在中国研制出更好的探测系统前,可见光探测的跟踪方法确实限制了反卫星系统攻击卫星的全天候能力:反卫星系统必须等到低地球轨道卫星进入太阳光照射下才能发动攻击。当然,在攻击轨道高的多的GPS卫星或者其他静止轨道卫星时,这些限制将不符存在,因为这些卫星几乎永远暴露在太阳光照下。
  在为了这次试验的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和政治代价后,中国不可能彻底放弃此次试验的成果。对中国来说,它可以继续发展这套系统,将研制成功的拦截器弹上跟踪、制导和控制系统应用到导弹防御系统中。这样,就象美国进行的反导试验一样,中国的反导拦截器可以用与2007年试验中相当甚至更高的拦截速度,在更低的高度内进行拦截试验,而不必再担心试验产生的碎片会留在轨道中威胁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卫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1: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7: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角落都不要放过。”8 月11日凌晨3 点半,杜杰(化名)的头上已经在丝丝冒汗。此时他正带着十几个保镖,协助美国特工在NBC 新闻中心进行排爆检查。
   
    北京奥运会已经开幕三天了。当天早上8 点,美国总统布什将在回国前来这里参观半小时。
   
    大约3 小时后,排爆检查顺利完成。当布什出现在NBC 新闻中心时,杜杰与同事们静静地站在一侧,眼睛却不时盯着不远处的车辆。
   
    “如果发生险情,我们的车瞬间就能开进大楼里,把布什接走。”杜杰说,“出于安全考虑,这里的大门被设计得特别宽阔。”
   
    为京奥最大的外国团队保驾
   
    中国特种兵出身的杜杰身手矫捷、英语流利,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城卫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的一名经理。
   
    作为一家国内民营企业,中城卫签下了本届奥运会最大的一笔安保服务合同,客户正是为北京奥运会掏钱最多的转播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及其母公司通用电气(GE)。
   
    获得北京奥运会美国独家电视转播权的NBC,奥运期间制作的节目总长度将超过3600 小时,为历届奥运之最,为此他们带来了大批人员和设备。作为北京奥运会的TOP 赞助商,GE 公司也邀请了500 位VIP 嘉宾到北京现场观赛,包括GE 董事长伊梅尔特、惠普CEO 马克·赫德,甚至包括奥巴马的竞选班子成员。
   
    尽管中国警方已绞尽脑汁确保北京奥运的平安,GE 的老板还是决定另外再雇一些安保力量,并为公司量身定做了一套安保服务。事实上,此前每届奥运会他们都如此操作。
   
    中城卫总裁肖芃原来也是警察出身,他介绍说:“NBC 连续获得10 届奥运会的转播权,这是第八届。他们的排场很大,工作人员就有6000 多,一口气包下11 家五星级酒店,雇用了400 辆汽车,光是私人飞机就来了十几架。”“我们的保卫工作其实从今年3 月就开始了。”肖芃透露,“最先抵达的是NBC 的机器,全是用集装箱运送来的,价值3 亿美元。”
   
    NBC 在北京租下一家硕大的保税仓库。中方派了50 名武警在外面守卫,里面也设立了警务站。中城卫则负责仓库内的防火防盗、预防突发恐怖事件。“每天这么多机器,要从仓库启封,运送到各个奥运比赛场地,晚上再全部运回来,物流非常繁忙。最关键是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不会被夹带进任何危险物品。”肖芃表示。
   
    肖芃派驻奥运现场的保卫人员只有几百人。“应付这么庞杂的局面,依靠的是高科技。”他说,“对于机器,我们使用了在国内从未用过的VCP 系统。从物品装箱开始,保安会用一个类似手机的黑盒子,在一张白色标签上照一下,标签的电子信息立刻进入网络。随后将标签在集装箱上封好,再由专人将集装箱运往目的地。只有用黑盒子输入密码,才能再拆开封条。整套物流系统全封闭运行,一旦出现夹带或开箱,马上就会被发现。”由于公司与中国警方合作良好,这一标签信息首先进入了中国警方系统。“这样,机器抵达到比赛现场时,只需扫描而不必再次检查。”
   
    后来肖芃惊奇地发现,麦德龙也采用了VCP 系统,他们负责北京奥运的食品采购。“奥组会发现你们用得好,就建议我们也用。”麦德龙安全总监告诉他。
   
    与全球顶级保镖一起“过招”
   
    “特别惊险的事情没有,但状况还是接连不断。”回忆起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的情形,杜杰深有感触。就在奥运会开幕前三天,在NBC 的一个工作间,杜杰的一名同事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煤气味。“快撤!”保镖们迅速组织撤离。不到10 分钟,现场的近千名NBC员工全部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撤离通道被我们记得烂熟,安全地带早就在预案中被划出来了。”杜杰解释说。按照规定,中城卫的保镖每半小时就必须在公共区域巡查一次。
   
    还有一次,中城卫设在五洲宾馆的呼叫中心接到一个紧急呼叫:“在长城上拍摄的NBC 记者被雷击中了!”保镖和医生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记者被及时救助安然无恙。
   
    8 月9 日,由于两名美国游客在北京鼓楼遭一名持刀人袭击,造成NBC工作人员心理上都有些紧张。“他们上下班我们有专车接送,每辆大巴上都配备一个美国现役警察、中方警察和我们的安保人员。”
   
    “为了保证6000 名美国人不出任何闪失,我们给每一个来中国的NBC工作人员都发放一本安全手册,并告知一个热线电话。电话是24 小时开通的,如果他们逛街时感觉异常,随时都可以电话告知我们。”肖芃说。
   
    最让肖芃难忘的,是这段日子里他们与全球顶级保镖的一起“过招”。 这次共有80 国首脑出席奥运开幕式,规模仅次于联合国大会。这些外国政要必定会带来大批贴身保镖、安保人员和必要的枪支装备,这无疑也是一次各国元首保镖的大聚会,顶级保安的大展示。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7: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和布什总统的保镖一起工作就感受很深。”杜杰说,“其实布什抵达前一天,他夫人先期在NBC 新闻中心接受过一次采访,时间是一小时。所以最高级别的保安工作几天前就已经开始了。”
   
    这次布什的保镖除了来自前美国特种部队以及中情局的人员以外,还有许多来自民间的职业保镖。NBC 新闻中心一开始设立,便有一批这类保镖穿着便衣进入到现场。
   
    “和我们一起排爆检查的美国保镖有些并非来自政府,但都非常敬业。排爆检查时可以说眼睛都不眨一下。”为方便沟通,中城卫派过去的保镖个个英语流利。“后来我们发现,美国保镖的中文更溜。”
   
    肖艹凡特别注意到,美国特工和保镖基本都是三四十岁,成熟稳重。“我觉得国内保镖反而一般都在30 岁以内,其实不大合理。一个20 多岁的毛头小伙子站在身边处理紧急事件,其实没有什么安全感。”他说。
   
    “当爆炸发生的一刹那,不要习惯性地往前卧倒,这样会影响视线,无法保护别人。正确的做法是向后仰,同时拔枪。”说这话的是基辛格的前贴身保镖。他曾经保卫过伊拉克首席大法官,现在被中城卫特别聘请为顾问。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前特种兵,曾在身中十几弹后依然死死保护住自己的客户。
   
    有一次他与客户一起住进一家50楼高的酒店,他硬是从50 楼一层一层走到一楼。“因为要检查每一层的消防通道是否安全。”离开时“一定要把房间里的每一件遗留物全部搜走,头发、纸巾都不能落下,任何一件物品都可能会让客户的DNA 泄露出去,这是极其不安全的。”老人回忆说。
   
    “国外顶级保镖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杜杰说,“在中国我们是不能佩带枪支的。他们告诉我们:那就要把车子当做最有力的武器来使用。”
   
    NBC 记者曾在奥林匹克公园对科比作过一次专访。“这样的开放地带对保安来说是比较难的,一旦发生意外,我们的车子可以在30 秒内抵达科比身边。”
   
    奥运会上击败全球保安巨头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中标奥运会上最大一单安保合同,中城卫居然没费很大的功夫。NBC 总制片人一看完肖艹凡播放的演示文件,就马上建议签约。NBC也表示:“这将是八届奥运会以来,我们见过的最好的安保服务商。”
   
    事实上,竞争还是异常激烈的。对手包括世界最大保安业巨头,他们都有数万员工,而国内的北京市保安公司是奥组委唯一正式推荐的国有保安公司。“其实,我在2006 年一次国际会议上就结识了了GE 的安全总监。虽然他们工厂的保安工作由G4S 负责的,但我们和GE 有临时保卫的长年合约,所以相互比较了解。这次也是GE 把我们推荐给了NBC。”肖芃说。
   
    在演示文件中,肖芃对NBC 提出的诸多问题作了解答,包括遇到炸弹、恐怖袭击时的危机处理。他们甚至假设了奥运期间如果出现战争,该如何做好撤退工作。
   
    “预案详细到你无法想象,撤退的城市都帮他们选好了,包括天津和沈阳。”结果,NBC 相当满意。
   
    NBC 喜欢形象好、会说英语、从业经验多的保安。“这刚好是我们民营公司的优点。”肖芃说他在招聘时,基本都选用大学生、原特种兵及退役军人。“现在顶级的保安人员相当稀缺,我们的客户GE 要求保镖能够每天用英文写报告,而英特尔的安全总监是我们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挖来的,一个月的薪水4 万多人民币。”
   
    “安保理念必须国际化。”肖艹凡表示,这一认识得益于他早年在美国的游学。肖芃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上海当了多年警察后,1990 年辞职去了美国。在国外,他发现了保安市场相当有趣,“国外保安行业完全市场化了,很成熟。很多国家元首和高官出访时,聘用的保镖都来自专业公司。在美国甚至有私人监狱,政府把犯人交给他们监禁,为每个犯人交纳一些费用,运营都由私人负责。”
   
    1995 年,肖芃回国开设了一家法律咨询公司。当时他观察到中国政府在加入WTO 时,承诺在5 年后放开保安系统,于是便在2005年开始涉足这一行业,和一同门师兄创建了中城卫。短短几年时间,英特尔、GE、花旗都成了肖芃的客户。
   
    国际上的安保巨头大多来自瑞典。尽管G4S 公司总部在英国,它的创始人却是瑞典人,而且与Securitas 公司创始人是兄弟俩,占据了全球半壁江山的瑞典安保一直在觊觎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一直在等待WTO之后真正的开放。”肖芃说。
   
    同样苦苦等待的还有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安保公司,“比如李嘉诚和郑裕彤,他们对这一行业很有兴趣。”目前在上海从事安保业务的台湾公司就有几十家,“其目标客户主要限于台湾公司和台湾人。”现在主导中国市场的,还是国有保安公司。“上海保安公司就有4 万人,所有银行押运全部由他们负责。”
   
    但国有保安公司地域性局限很明显,按照条例规定,一个公司只能在一个区域展开业务活动。“所以如果某外资的苏州工厂需要保卫,国有保安公司就没法去。而我们可以马上就在当地专门为此开设一个分公司。”肖芃说。北京奥运会的业务收获让肖芃更加雄心勃勃:“中国的安保市场大有可为。假如一家公司发展到3 万人,占据的市场份额却连5% 都不到,你可以想象这个市场有多大。”他说。(文/李卉,郑巧)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解放军“砺兵--2008”演练8月26日拉开帷幕。当日下午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旅参战部队,火速集结,进入紧张战备状态。解放军济南军区这支机械化步兵部队与北京军区一支数字化部队举行的这次跨军区联合实兵对抗演练,是双方在为期一个月内进行现代条件下“背靠背”的立体化攻防演练,攻击与反歼双方将根据作战任务和“情报”实施作战计划,以磨练部队的战斗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20 01:18 , Processed in 0.0625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