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海

兵器军事知识专贴-武直十高清大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7 1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最惨烈,也是最经典的,是第二次,即四平保卫战。”国防大学教授徐焰介绍说。
   

    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在四平保卫战

    四平,东北平原中部著名的粮食集散地,三条铁路在此交会,南至沈阳,北达长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要冲。
   
   
    连指导员、特等射手赵兴元随着山东纵队从山东往东北开进。在他的手掌上,还留着日本鬼子的一块弹片,那是在前不久的一次作战中,鬼子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枪,反弹起来,嵌进了他的手掌。弹片还没来得及取出来,部队就开拔了。
   
   
    3月17日,借着苏联红军撤退的空隙,东北民主联军仅用时10个小时,便迅速占领了四平,俘敌4000人。
   
    慢了半步的蒋介石大为恼火,电令杜聿明务必夺回四平。
   
    “四平没有城墙,地势又平,是个易攻难守的城市。”辽宁保安纵队3旅副政委刘振华回忆说,战斗开始,拥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以优势的炮火,进行了持续的火力急袭。
   
    一发美式六O炮弹在赵兴元身边爆炸,赵兴元感到右小腿像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棍子,血像水枪喷水一样喷射出来,足有一米多远。赵兴元低头一看,伤口有茶杯口大小。“我用手死死抓按住,心想这下完了,腿完了,不能行军打仗了。”赵兴元说。
   
    战场态势越来越不利,林彪决定在天亮之前撤出战斗。10个小时后,国民党军的步兵才尾随着坦克,开进了空城四平。
   
    把这几场战役的报道发出来,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借以缅怀我们应用的解放军战士!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7 1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5月6日央视《军事报道》中赫然见到部署在中朝边境的丹东空30师已经形成多机种综合保障能力,出现大批苏-27战机进驻画面,这个信息来得相当突然,威慑意味不言而喻!  

这个师在半年内三上CCTV,说明以前准备虽然老,以歼-7E和歼-8E为主,据说还有歼-8F,总体来说,装备旧了点。  

从官方透露消息来看,这个师虽然装备老,没有先进的三代战机,目前主要是歼-8E和歼-7E。并且地理位置靠近中朝边界,面对驻韩美军先进战机的空中优势,从装备上说,这个师没有任何优势。但他们不等不靠,创新战法,利用歼-7E的低空机动性模拟F-16以及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低空夜袭,用歼-8E/F扮演红军主力战机,歼-8E/F在地面雷达以及陆军YLC-6机动式低空两坐标警戒雷达的引导下配合红旗-2对模拟低空突袭目标进行联合猎杀,相当有杀伤力!  

但面对朝鲜半岛上空的优势美韩空中力量,歼-7E和歼-8E/F的力量还是弱了点,对付F-16还马马虎虎,面对美韩空中重型战斗机F-15,可能就显得力不丛心了!而苏-27天生就是F-15的对手,二者棋逢对手,作战能力基本相当,机动性苏-27胜过一筹,雷达电子性能F-15胜过苏-27。因此老蜀估计,要么是内陆部队的苏-27进驻丹东进行适应性训练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朝鲜危机,亦可能是为了与美韩空中势力形成相当的重新部署,从解放军首批装备苏-27的部队退下来的旧式战机装备到空30师,因为首批苏-27对中国来说,已经不是最先进的战机了,随着大批国产化歼-11的生产,中国主力空军大批换装国产化的歼-11战机。那么这批换下来的苏-27,一部分据说给了重庆的空33师,一部分很可能到了丹东空30,以应对美韩空中优势,形成旗鼓相当的空中优势。  

另外,外界风传的朝鲜欲购歼-10的新闻,老蜀觉得短期内不太可能会出售。  

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李炳哲从4月22日对中国访问,或向中国购买歼-10战斗机,与美国的F-16战斗机相抗衡,提高军事地位。  
      
      
    朝鲜目前拥有的大部分战斗机都来自前苏联或俄罗斯,在引进战斗机和零部件供应等方面,一直与俄罗斯空军保持频繁的交流,与中国在这一方面的交流相对地比较少。  
      
    但去年中国刚刚完成的全新歼-10战斗机,在经过实战部署之后,李炳哲突然访问中国,是朝鲜空军司令十多年来首次访问中国,再加上访问者是新任空军司令,因此备受有关方面的关注。  
      
    中国在2006年下半年完成歼-10战斗机的实战部署后,许多国家纷纷要求购买。有消息称朝鲜也秘密向中国提出购买要求。  
      
    分析认为,该战斗机的功能可以与美国的F-16战斗机相抗衡,如果朝鲜成功引进歼-10战斗机,空军实力将大幅上升,对东北亚的军事平衡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当然,目前朝鲜空军力量在西方的封锁和压迫下,基本上丧失战斗力,维修困难,缺少必要的备件和燃油训练,目前朝鲜的石油供应基本上靠中国支持,空军主要是中国支持的歼-6和歼-7,据说购进的歼-7E已经算朝鲜最先进的战机了。  

为什么说短期内歼-10不会到朝鲜呢?这是因为歼-10是一个配套工程,没有相应的配套工程,歼-10再先进,面对捉襟见肘的朝鲜空军,歼十也只能是“烧火棍”,而成不了“撒手锏“。目前朝鲜空军从机场保障,雷达与指挥包括空中预警体制,基本上是很弱的,没有装备歼-10的先天条件。歼十最可能优先装备的应该是巴基斯坦。  

也就是说,丹东的空30师,实际上就是为了应对朝鲜可能遭受的美韩空中侵略而部署,进驻或者部署三代机,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从2003年胡哥任以来,对朝鲜关系处理得相当恰到好处,金同志也相当义气,在胡哥访朝时动用最大阵仗热烈欢迎,在今年圣火入朝时也是以最高规格对待。可以说,中朝关系重新进入一个和谐发展的新时期。面对美韩,中国应该充分打好朝鲜这张战略王牌。  

至于朝鲜空军司令访华,肯定会谈到中朝空军合作事宜以及中国对朝鲜空军的再拉一把问题,结合网上有消息说中朝将举行联合三军演习,也许不是空穴来风吧。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2: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文心独家泄密』我170舰载防空蛋惊人的水平

好消息。美言网龙文心独家泄密.我军导弹惊人的水平...

近日去某南海舰队,随同领导去视察某苍蝇舰

该船很大。但是造型很独特,所以,海军的人都叫它苍蝇舰。。。。。
因为它长的很象个苍蝇。呵呵。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没文化,把那么好看的军舰说成是很象苍蝇!

或许是他们威武的进口军舰看惯了,看这个干净的不杂乱的军舰反不习惯了。

这次去主要是鉴定的防空导弹的打靶实测验收,我们运气好,今天要打4发弹。。。。

前2发是单发弹,后2发是齐射同时对付2个目标。。。。

当时,海况不错。早上大概9点半左右实验开始的。先在港口准备了很久。

电,气,油,设备,辅助船等。都补给和装备到位才出发,这次来的领导和专家比较多,而且不在实验舰上。是在另一个辅助船上的。

所以光是护航驱护船就出动了6条。主要是划定演习区域,赶走不相干的船只。

保障船2条。观测船2条,另外还有在护卫船上设立了2个观测点。一共设置了4个观测点。

出发后,我们所在的船是某型观测船,当然了舷号是不好说的。外观很普通,就象所谓的考察船。。。

名字很文革的。

但是上面的设备都是新的。

大概航行了不到40分钟就到了指定海域。

然后就是等待。

等待什么?等待时间。按照步骤是大概在10点半开始。

各战位都紧张忙碌。只有领导好象镇定自若。我就到处乱看。海面区域很大。远处的观测船看起来离的很远。

为什么那么远。除了导弹的设计范围之外,还要考虑到测量船上领导的安全。。。。。。

大概10点15的时候,警报响起。

大概响了半分钟,声音很大。把现场的气氛又增加了几分紧张和凝重氛围。

不一会,远处天空出现几发信号弹。那是靶机已经升空的信号。

我们所观测的苍蝇船在海面直线航行。船速度不快,大概也就10节左右。

我们就一直等着靶机凌空的时刻,但是好象没听到飞机声音。首架靶机是亚音速的。

就在我们往远处天上看的时候。我们船上的警报又响起了。这个声音是告诉实验舰的防空导弹即将发射了,各相关测试仪器的开机信号。

就在大家一直在看天上的时候,就听到一声爆破声,苍蝇船上烟雾腾起,一发导弹拉着白光呼啸而出。奔向右舷的远方,我们大家都不再看天找飞机了。都盯着导弹看,但是导弹一眨眼就消失在远处。也不知道到底打没打中。

过一会,船上的的数据出来了。打中了。其他船的数据也到了。都说打中了。船上的气氛立刻舒缓了下来,大家都很开心。

这次发射,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很突然。虽然知道要发了,但是,我们并没看到靶机,导弹就已经出去了。。。。

看来,象以前那样,先看到飞机再看到导弹发射出去的场景以后都看不到了。。。。。这也说明导弹很先进。

各船都在汇总资料。大概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下一发实验的警报才发出。真不知道他们一个多小时是干什么的。。。。我反正很无聊,到处看。海面很平静,甚至连海鸟都没有。

由于第一发的成功,大家对第2发都胸有成竹。。问题恰恰就这时候出现了。

第2发的警报发出后,大家都有经验了。都不看天了。都盯着苍蝇船看。这时候,却有人看到靶机了,有人大叫,姿态不对。姿态不对。。。。。。。。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黄色的靶机在远处摇晃着飞过来。和苍蝇船的航行轴线大概成30度,高度估计不到100米高。大概再过不到一分钟就要越舰了。。。斜着过来的,问题不是它是斜过来的,而是它一直在摇摆,一看就是发生故障了。。。正在大家揪心的时候,这个不成气的靶机竟一头扎下海去。

就在这个时候,大家都盯着靶机眼睁睁看着它斜着一头扎下去的时候,一道白光,直扑下来。

在靶机落水的一瞬间,导弹也冲进海里了。在水中爆炸。水面爆破的水浪翻滚冲天。黄色的飞机残骸也翻腾起来。。。。。

原来在靶机突然发生故障的时候,导弹已经瞄准它了。只是靶机掉高度。导弹没有及时发射,后来火控照射雷达又重新捕捉到了目标。就在靶机在100米下的高度飞行的短短10几秒时间段里,导弹发射了,而那时候,我们又没看到导弹发射。那时候,大家都盯着那该死失控靶机呢。

当时,我们都惊呆了,我们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防空导弹在海里击中目标。

大家在楞了一会后,都跳起来,尤其是导弹的研究所的那几个专家,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鉴定组的专家说。

历史上还没发生过防空导弹在水中击碎靶机的事。。。。。

现在,想来,真后怕,真怕那靶机失控的时候,飞到我们船附近来,要是真那样的话,那防空导弹100多公斤的战斗部,估计能把我们船上的这些人瞬间变成烈士。


后来的2发连射是下午进行的。

我们看到高空击落靶机的壮观景象。

2发连射时候,苍蝇船上烟雾很大。

2道白光冲上天,很快,很突然。。。。。。

大概在2000米高空击落靶机的,都是直接命中。。。。。。

凌空爆炸。。。。

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晚上,庆功宴早就在码头的基地食堂里摆好了。

看来,我们的船并不指望一直在我们的附近作战啊。。。还要到远方啊。。哈哈。。

好消息。。。。。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09: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5月10央视《军事报道》意外公开第三支DF-31A洲际导弹部队,不过,相对于前两次强悍曝光,这次相对低调隐秘多了,只曝光了DF-31A的导弹控制台,没有露实弹,有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官泄味道。相信许多中外军迷都忽略掉了这个重要的画面。

    美国情报声称中国最近开始替换性的部署了60枚新型的DF31A型机动弹道导弹。主要用于替换掉一些已经陈旧的老式的DF4型导弹,而这些DF4型导弹是部署在其西部山地地井内。

    最新情报表明,这种DF31并非是完全的99年国庆大阅兵的DF-31版本,他加入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99年的导弹刚通过定型测试,离实战部署还有相当的距离和技术难度,在随后几年内中国军方经过多次改进设计和测试,约于2005年完成DF-31A的正式定型,此后迅速生产,在三年内完成至少三支DF-31A洲际导弹部队快速部署以应对美国越来越赤祼祼的公开战争威胁。而且这些DF-31A洲际导弹部队为了便于公路机动,都换防到了新的地区部署以利于公路和铁路机动发射,这令美国的情报和卫星大伤脑筋,不得不重新侦察这些换防的中国DF-31A洲际导弹部队。美国知道,中国的这些DF-31A洲际导弹部队,完全是针对美国的。环视全球,中国发现只有美国是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的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和剿杀战略生存空间。这令中国不得不大兴军备,强军备武,大力发展太空技术和远程投射能力。DF-31从区区八千公里的射程一跃提升为12000公里的DF-31A,基本上可以威慑美国全境,可见中国在远程投射能力上是下了相当功夫的。北斗卫星和中继卫星包括载人航天也是相应的配套工程。这些新型DF-31A其中至少有30枚配属了核弹头,其弹头至少三枚分导弹头以及一枚欺骗弹头。

根据卫星情报分析,中国DF-31A洲际导弹部队,至少应该是3个旅以上。每个旅有10部左右 发射车,估计备弹再10枚,这样每个旅约20枚DF-31A,3个旅正好60枚,正好符合美国的情报分析。

    随着DF-31A洲际导弹部队不断公开,说明DF31A导弹,在中国导弹序列中,并不是最尖端的核武器,估计最新DF-41已经生产数枚用于测试。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4: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看到一位航空工业界的业内朋友发帖,抨击640所和上海飞机公司延误ARJ-21·翔凤”科技的研制进度。他在文中所说的具体事情我不能证实,但是翔凤客机的进度一再延误是我能查到的,所以说我认为他说的很可能就是现实。  

    唉,中国航空工业本来就落后,若是不尽快转变这种“长于人事斗争,弱于实际工作·的作风,那么真的要被人越拉越远了。  

    上飞和640的人·引导舆论的能力·真堪称国内一流,他们的声音已经有如“振聋发聩的呼喊·,尤其是那个单位那几位大师们,永远那么振振有辞~~  

    不过,说继任者郑强借“流程再造”将ARJ21-700原创设计者全部调离中航商飞工程部,同时借“后墙不倒”以进度压质量,可ARJ21-700一开始光超重这一项就超得一塌糊涂,到底有没有呢?  

    说“以进度压质量”,问题是不要进度,市场等的了吗?没有约束性的定单等的了吗?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延误,到底有没有呢?一会自己说·时间已经成为ARJ21-700最大的一个敌人”,一会又说是·以进度压质量”~~真是·标准是个筐,看咋往里装·  

    5年时间里,中航商飞已经换了数届领导班子、4任总经理、3任总设计师。除了说别人的原因,为啥这个研制ARJ21的位子这么难坐,毁人不倦,上飞和640自己真的就没问题?赤裸裸的对外来户排斥拆台、只有自己的人得势才是天理,自己多年不过是个空壳总装厂,本身不得不依赖外边的企业配套又一点不想让外面人多得利,更不想让外面人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风气这样的圈子也好意思说自己没问题?  

    想办成事,利益分配的问题却不想做丝毫让步,这样的企业会有人愿意热诚和你合作?有事就绕开商用公司直接找国务院,更不用提认清自己客观上就是求人的身份和位置去和一航集团沟通,这样的企业这样下去能避免年年慷慨感怀、悲歌空谈的命运?

   上飞和640如果实在对中航一集团不满,我看也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脱离中航一集团,自愿找配套企业组合单干。国内的他们认为都被一航集团操控、都不好好干,可以找二航或者国外配套。看看他们的项目干得怎么样。  

    运10一开始就是作为专机上马,又是个上海单干的体系,配不了套的问题一大堆,运营成本从飞机还没定型就已经没有吸引力竞争力,日后怪民航不支持、国家不支持、高层报复它。  

    国家紧接着给它MD80项目,MD80组装出来比进口贵一大块,国家已经咬牙前面补贴了一大块,(项目启动的资金哪一分钱是上飞自己出的?),每卖一架飞机也补贴,弄出个·MD82已经70%多国产”的大牛皮——其实发动机、航电、操纵系统,甚至大量原材料铝合金,到底哪个是国产的?  

    接下来国家又支持它上了MD90项目,麦道公司被波音吞还不算,每架飞机又比进口贵一大大块,投资国家少给过它吗?连MD80项目合计上百亿多元人民币(当时的币值)不是国家投资的钱?可是东西太贵,民航不愿意接受,上飞又责怪国家不给更多补贴。实在搞不下去了,上飞和640那个冤天枉地,“各届政府都亏待它啊,全国上下就它最冤,受打击受报复啊”!  

    ARJ项目再给它,可是人家哪里能让·那些没搞过民机的土鳖”来领导啊?(当然了,西飞搞过卖到国内也曾经几十架的运七和出口定单十几架的新舟60那哪能算民机啊?)只要不是我的人掌控主导权,那就是“出于狭隘的集团利益,利用机会打击报复坚持发展大型民机的同志,用军机队伍全面排挤民机队伍,以此来达到彻底铲除上海民机研制核心力量的目的。”……抵制他拆他台没商量,就是要看你笑话,就是不能让土包子居然敢进城居然坐主位,即使拆台得项目完蛋也无所谓。然后再到舆论面前来哭天喊地,申诉有人欺骗国家、浪费国家资金、打压技术人员、一手遮天、“国内国外故意破坏的势力·到处都是。。。  

    因此,在他们眼里商用飞机公司什么都不是也就算了,一航集团是·反动的对立面,只会用三点法骗国家投入,用职权打击迫害人·就更正常了(也不知道当年中航一集团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居然要把上飞和640这样的单位强行拉进中航一集团麾下,这不自己找内乱吗?)……连国防科工委也成了·从军机研制成本合理合法最大化中尝尽了甜头,顽固坚持先军后民”的帮凶。  

    总之,这些人的观点核心就是一句话:他们的对立面——他们嘴中的·三不集团”没有资格主导民机项目研制,只有上飞和640,才是精英人才,才能主导民机项目研制。  

    对了,上飞和640的舆论看科工委都是“从军机研制成本合理合法最大化中尝尽了甜头,所以顽固坚持先军后民”的帮凶。  

    不过在我国上新大运的过程中,有一些人一再反复长时间纠缠·军民同步,军民并举·、“先民后军”,连军用运输机和民用货运机从设计上的本质区别都弄不清(或者无视),以·巨大的热情和力量”把新大运的论证过程弄得争吵不休、争论无休、旷日持久、议而无决,弄得部队的人最后都忍无可忍,侧目而视·…不知是哪些人?哪些大师?  

    当然,中央、国务院、科工委,,,更不用提一航集团、商用飞机公司……一批批的单位和个人都成了他们发泄悲情痛诉冤屈的对头,再加上个谁也不在话下,就是不知道上飞和640适合和谁合作呢?  

    国内体制真是·害死人不偿命”,所以军机厂所搞出这个那个都是假的,都是“以军机研制成本合理合法最大化中为自己捞够甜头·。国外呢?一定要把眼光放到国际了。哪怕是个代工,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锻炼一下队伍也是好的。  

    可就不知为什么,国际上的波音和空客也没有给多么大量的代工委托给上飞啊?西飞是土鳖,人家有波音和空客的不少转包单子;成飞是土鳖,人家也有波音和空客的不少转包单子;沈飞更是土鳖,人家也有波音和空客的转包单子;贵航是不折不扣山沟里的土厂,不过好象今年人家也有了国外大厂商的转包单子。难道国际上的大厂商也受到中国国内什么压力非得给他们几个不可吗?中航一集团还没这么大势力操控波音和空客吧?  

    当然,你也可以说人家是打击潜在对手、不帮助潜在对手发展。不过上飞和640一些人这么看不起国内体制和兄弟单位,但国外你又不能从人家体系中有效发展,你们这样年年慷慨感怀、呕血悲歌下去,你们准备干什么呢?  

    由于从我方的设计阶段就一再延误,而且多次变更修改,所以由外方供货的飞控系统(飞控软件需要结合飞机总体设计特别是气动、结构、重心来编写)也延误了。延误得窝心,延误得无话可说,连找外方索赔都很难,因为延误是从我方的源头开始的。  

    一些前640的专家大师又振振有辞的分析“早就知道美国人不可靠”“美国人暗损竞争对手论”“中国自己送上门去让别人损·,就是不提为什么我们连按合同索赔都做不到,就是不提为什么我们连公开谴责对方都不能做,就是不提为什么从源头上就开始延误。  

    一些前640的专家大师真的太客观,太高水平了。在这方面,他们真的有传统。  

    没有民航定单的时候,上飞和640的一些人说国家不支持、民航暗中使坏、中国的民机之路难啊,明的暗的阻力大啊。等搞市场的同志好不容易拉来了这么些定单,他们又说还不够平衡盈亏点的。就是不看在他们自己还没干出产品之前,搞市场的同志就好不容易拉来了这么些定单,还要怎么的!就是不看在这么多定单面前,他们自己干出了什么活。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7: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军在抗震救灾中的两款主力直升机  ---摘自网络


黑鹰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80年代中期创建陆军航空兵,当时解放军内部的直升机奇缺,国产的直-5性能较差,开发的直-6、直-7相继下马,陆军航空兵成立后,迅速将军内的所有直升机集中起来,在这批直升机中,1984年从美国进口的S-70黑鹰特别引人注目,不光因为特殊的背影,而且还因为该机优良的性能。8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迎来了破天荒的蜜月时期,双方在军事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合作,中国政府不仅邀请了格鲁门公司改进歼-8歼击机,而且还开始了美制装备的采购。1984年7月,中国政府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民用黑鹰直升机的合同,每架售价700万美元(较新型的UH-60L目前报价为860万美元,MH-60G则为1020万美元),虽然对于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相当于人民币近5000万一架的黑鹰似乎有点奢侈,但后来在使用中证明该机优良的性能是值得花这么多钱去购买的。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最后一架于1985年12月交付。该机全部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制造,是目前解放军序列中不多的为大众所熟知的美式装备之一,也是迄今为止解放军所拥有的高原性能最优秀的通用直升机。  

我国购买的黑鹰是西科斯基S-70系列中的民用型号S-70C,西科斯基公司为我国黑鹰分配的编号为S-70C-2,该机原先采用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T7-2C,输出功率1625轴马力,也可以是CT7-2D涡轴发动机,输出功率1723轴马力。变速箱输出功率3130轴马力,内部油箱1370升,旋翼刹车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使用了SH-60海鹰的上部主减速壳体,用LTN3100 VLF导航系统代替了美军标准的多普勒导航系统。最大起飞重量9185公斤,转场航程大于500公里,外部货物钩可以起吊3630公斤重的货物。该机配备两名飞行员,货舱内一般情况下可以搭载12名乘员,紧急情况下可以搭载19名乘员。  

引进黑鹰之前,我军并无可在海拔3000米以上使用的直升机。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含氧量低于海平面的一半,任何发动机功率都会减少40%左右,而且青藏高原气候恶劣,一般直升机飞不了,甚至有传言称,有一次一架国产直升机为执行特殊任务飞了一趟墨脱,落地后竟发现机身拉长一尺,飞机就此报废。即便是引进之后,解放军仍花了极大人力物力才完成了对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飞行航线、各种高度起飞重量和载重的理论研究,解决了启动功率等一系列理论难题,再进行了实地试飞论证。光是理论计算、试验,就用了三个月。试飞则从海拔1700米的机场开始,逐步向高原推进。

到了标高3000米以上,发动机功率急剧下降导致飞机升力不够。黑鹰直升机被空运到拉萨贡嘎机场,按照总参的要求,随即由成都军区负责组织指挥、成都军区空军负责技术保障,S--70C黑鹰直升机在西藏的拉萨(贡嘎机场、3700米)、羊八井(4500米)、甘巴拉山(5000米)进行了有地效、无地效、悬停、升限等高原性能试飞。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了中、美两国制定的试飞计划。S--70C黑鹰直升机在西藏的高原性能试飞完成后,又由美国C--5A运输机(该机一直在贡嘎机场等候)装载该S--70C黑鹰直升机,经北京通县机场(加油)后,飞经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加油)后,再返美进行分析、研究。

后来又经过三个月,我科研人员终于克服了技术困难,解决了升力问题。最终黑鹰飞越了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降落在阿里地区。我方技术人员温清澄的《直升机在高原的使用和维护》论文,令世界第一次认识了在青藏高原直升机飞行的种种特性与巨大困难。美国各方面也以此作为重要结果和经验,西科斯基公司更是获得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据外刊报道,引进的这些黑鹰主要部署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1985年后进入西藏和新疆的高原地区服役。军方非常欣赏其高原性能,实际上S-70也是陆军航空兵唯一能在高原区顺利运作的直升机,该机的发动机性能优良,而且机上有完善的除冰系统可以降低在高原地区使用的风险。S-70先后参加过多次抢救西藏灾区和返回式卫星回收的任务,使用强度大,在1989年以前总飞行时间就超过了11000小时。高的出勤率自然会使事故次数增多,黑鹰的使用环境主要是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恶劣的了,已发生过多起事故,比较大的有2起。

陆航和西科斯基公司原本都对黑鹰寄予了很大希望,西科斯基公司曾经期望出售100架黑鹰给中国。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89年之后这些想法都落空。我国曾试图对黑鹰测绘仿制,希望能够像直-8和直-9那样最终实现国产化,但迫于当时的工业基础过于薄弱,这个美好的想法最终还是未能实现。如果我国能够测绘仿制成功的话,我陆军航空兵的运输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1989年之后,虽然中美关系再次陷入僵局,但维护黑鹰直升机的零部件供应却未曾中断,据称由于中国的黑鹰常用于西藏和新疆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因此美国各界并未反对出售上述零部件,中国一直能够从西科斯基购买必须的零部件(当然有些也是用了国产零部件),占据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贸易的相当部分。  

由于无法得到更多的S-70黑鹰,陆航很快转向购买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大量的米-17缓解了陆航紧迫的需求问题。但总的来看,S-70的先进性是无容置疑的。例如,在S-70上的T700发动机只有两个保险丝,改进型甚至取消了保险丝。而米-8的发动机有很多处需要用到保险丝,调整点20多处,随机工具甚至多达45件。在我军中S-70的维护要大大易于米-8与米-17。在高原性能和防腐蚀方面,S-70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据内部消息,由于长期在恶劣环境下飞行,目前可用的黑鹰约10多架。

S-70主要技术参数:

主旋翼直径: 16.4米 长: 15.3米 高: 5.1米

动力配置:两台1700马力涡轴发动机

最高巡航速度: 280 公里/小时

最大升限: 4300米  

航程: 550公里

续航力: 2+小时

空重: 4.6吨

最大起飞重量: 9.2吨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7: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马在中国

我国在70到90年代先后引进了苏联米里设计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补充陆军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由于我国研制的直-5设计年代久远,后续研制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断拖延,米-8和米-17的到来无疑缓解了紧迫的需要。米-8进口的数量较少,而米-17则较多,据说达到上百架。

在外电报道中,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外电称导致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1989年后拒绝出售更多的S70“黑鹰”直升机给中国,于是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相比之下价格非常便宜的米-17。

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货,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货,且为米-171改进型。中国进口的米-17部分装有六个外挂架,可携带炸弹、布雷器、火箭发射器等。另外这些米-17并没有俄罗斯自己使用的米-8TV上的12.7mm机枪、座舱装甲、发动机尾气红外抑制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米-17较为优秀,我国长时间还没有将这种直升机转为国产化。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我国仿制“超黄蜂”的直-8项目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由于部分关键部件无法国产化,拖了二十年仍没有生产大批量实用的直-8型号。如果上米-17项目,等于宣判直-8的死刑,直接影响部分军工企业,而且经过引进发动机等措施直-8已经有了新希望。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俄罗斯的特殊情况,总体的看,进口米-17要比国产化便宜的多。

2004年11月的时候,俄罗斯喀山直升机厂在珠海航展上表示,03、04两年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向中国供应26架米-17-B5直升运输机的供货任务(去年10架,今年16架)。这26架直升机已经是该厂近年来同中国签订的第二份供货合同了。根据第一份合同,该厂于2001―2002年已经向中国供应了35架米-17-1B型的直升机。米-17-B5型直升运输机属于米-17基础型号的改进型,其起飞重量为13吨,最高可运载36人,或者舱内有效载荷4吨,外加舱外悬挂4.5吨。其最高航速为30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为230千米/小时,(在仍保持5%燃料储备的情况下)航距为650千米,最高飞行高度为6000米,机上安装着两台2200马力的ТВЗ-117ВМ型燃气涡轮发动机。据说,当时俄罗斯喀山直升机厂正在同中国商谈继续开展合作的问题。        

近期据《俄罗斯商业日报》报道,中国计划在2008年生产至少20架米-171,零部件由乌兰·乌德航空工厂提供,此后,中国米-171的年产量将达到80架。  



米-17型直升机是中国陆航部队装备的另一种高原型直升机。其技术数据如下。

  最大起飞重量:13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11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11100千克,下同)250公里/小时

  最大爬升率:(0~1000米)10.7米/秒

  实用升限:6200米

  悬停高度:(有地效)5150米;(无地效)4600米

  航程:(外挂和消耗油箱满油,余油5%,飞行高度500米,巡航速度)715公里(加2个内载油箱,满油,余油5%)1085公里;(加4个内载油箱,满油,余油5%)1535公里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4: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网消息:据俄通社报道,委内瑞拉已证实将分别向俄罗斯和中国购买大批航空装备,其中包括10架伊尔-76重型军用运输机、米-28NE攻击直升机和24架中国研制的K-8教练-战斗机。  

  在对两架伊尔-76进行为期一年的测试后,委内瑞拉空军于2007年做出了购买该型运输机的决定。按照计划,剩余的8架伊尔-76将在2009年年底前交付委空军。  

  这批俄制伊尔-76将用于取代委空军现役的美制C-130运输机。由于遭到美国的军事禁运,委空军装备的C-130正面临着严重的零部件短缺问题。  

  最初,委方曾计划从西班牙购买军用运输机。2005年11月,两国国防部门签署了一项总额约为6.3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委将购买10架C-295军用运输机和两架CN-235海上巡逻机。但美国政府以这两种飞机上均运用了美国的军事技术为由向西班牙政府施压,最终迫使后者放弃了向委出售这些军机的计划。  

  根据与俄方签署的合同,委内瑞拉还计划购买两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这两架以伊尔-76为基础研制的伊尔-78将被用来替换委空军现役的美制波音-707-320加油机。  

  此外,委还将获得一批最新式的米-28NE攻击直升机。目前还不清楚委具体的采购数量,但专家们认为,其采购量将在10架左右。这批米-28NE将进一步增强委航空兵部队的打击实力。此前,委已购买和装备了10架米-35运输-攻击直升机。俄方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交付米-28NE。据悉,这还是俄首次与国外客户签署出售米-28NE的协议。  

  同时,委还将购买24架中国制造的K-8教练-战斗机。委空军计划用这些飞机将与俄制攻击直升机来取代已经过时的美制OV-10攻击机。  

  K-8教练机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K-8是培训飞行员的摇篮,它可以承担对飞行员的全部基础训练和部分高级训练任务,包括起落、空域特技、航行编队、仪表飞行、夜航等训练科目。该机长11.6米,机高4.21米,翼展9.63米,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800千米,最大航程2300千米。第一架K-8于1990年11月21日首飞成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4: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空降15勇士看中国伞兵综合保障系统(1)
2008-05-22 08:02:08 北-剑 中华网论坛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3月初,在鄂北山区一场实兵空降演练中,一架架大型运输机掠过云层,一名名全副武装的伞兵从天而降,他们熟练地解开快脱锁.将储满装备的大号背囊从身上解脱,在半空中吊放下来,迅即端起手中武器对“敌”猛烈射击…

    头截单兵接收器,身着新式作战服,背负新型携行具,脚蹬黄色伞兵靴……近年来,空降兵携带新型装备在历次空降演习中频频现身.吸引了无教关注目光。有关专家介绍,这套让伞兵“武装到牙齿”的空降兵单兵综台保障作战系统,可以让突人敌后的“天兵”如虎添翼,日前,本刊特约记者在空降兵部队亲眼见识了这套装备的种种神奇妙用。

    近看空降兵的单兵综合保障系统

    刘圣德陈翊 特约记者赵启洪

    官兵们在这次演练中使用的是由我军自行研制的某新型伞兵综合保障系统。在演练现场,笔者见到了对这套装备有深刻了解的空降兵某研究所所长李振波。他说:“这套系统的设计更趋人性化、功能强调多样化、组合采取模块化,具有较强的舒适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为减轻空降兵战场生存装备负荷、增携单兵作战装备、提高空降作战能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单兵系统:告别“五花大绑”时代

    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军队都没有自己的携行具。空降兵某师原伞训科科长宋明亮回忆说:“我们当新兵的时候,跳伞对战斗装具的携带就处在‘分件单挂’的水平上,说白了也就是‘绳捆带绑’,将枪支、弹药、干粮等非常有限的几件物品挂在身上,然后再背

    上降落伞就完事。每次跳伞之前,披挂装备就得花二十多分钟,绑在身上的带子至少有十几条,整个人就像被‘五花大绑’;跳伞时,由于装备大小长短不一,武器外形不规则,还会出现武器装备挂住伞衣、伞绳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着陆后的解脱也很麻烦,时间一长,

    上身和肩膀都被宽窄不一的带子勒出一道道深深的血痕,两条胳膊和大腿全都是麻的。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中国空降兵早已摆脱了“步兵+跳伞”的传统模式,成为一支拥有引导、侦察、通信等数十个专业的现代化战略兵种,形成了“随时能飞、到处能

    降、降之能打”的全方位作战能力。



    近年来,空降兵某研究所着眼未来空降作战特点,通过反复试验探索,研制成功了这套伞兵综合保障系统。该系统在吸取现有装备优点的基础上,使用了许多新材料、新技术。系统采取快速闭合式卡锁接口和可调式背带系统,大大缩短了单兵披挂武器装备的时间。在空降兵某团黄继光六连,记者现场测算了一下,全连从吹响紧急集合哨到全副武装集合完毕仅用了很短的时间,最快的只需一分多钟就可以完成武器装备的披挂。

    在设计理念上,突出人性化色彩,增强了装备的实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便战斗员跳伞和长途行军。笔者穿上一名轻机枪班班长的单兵系统体验了一下,五十多公斤的装备佩挂在身还感到比较舒适,背带系统将重力均匀地分布在肩、腰、腹、腿等部位,能够轻松自如地完成蹲F、起立、转身、行走、小跑、弹跳等动作。

    为解决一些形状不规范、体积较大装备的携行问题,专门研制多组合式战斗携行具,扩展了系统兼容性,增加了可携行装备的数量,使诸如战场监视雷达、追击炮座板等过去无法随身的装备也能通过吊放等形式携行到战场;并增配了防弹背心、单兵净水器、防风镜、多功能睡具等十多种新装备,使携行装备更趋完备,基本满足野外作战、训练及生活等需要,进一步提升了空降作战效能。

    参加过“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的空降兵某部五连连长李柯是使用这套新装备进行试跳的官兵之一,他综合比较外国侦察兵的携行系统后,对这套系统赞赏不已“携行量大,披挂简便,佩带舒适,易于吊放,非常适合空降作战。”

    模块化设计:携配就像“拼积木”

    为适应空降兵快速出动的要求,增强携行装备披挂、解脱的便捷性和单兵持续作战的能力,伞兵综合保障系统采用功能化设计和模块化组合方式,将所需战场装具分为空降模块、战斗模块、防护模块和生存模块4个子系统,每一模块又包含若干个装备小模块。记者在连队战备库中看到,一列列储物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装满物资的单兵综合保障系统和大大小小的装备模块,每套系统对应着一个编号,每个编号都代表一名干部或战士;一声令下,训练有素的官兵排着纵队从战备库的前门进入,依次取下自己的单兵系统,拎起所需装备就走,一边向集合位置跑步前进,一边披挂装备,只听见闭合背带系统卡扣时发出的一阵清晚的“咔嗒”声,从后门出来时,官兵们个个都已全副武装,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就像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一样,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在空降作战中,我们将士兵看作一个完整的武器系统,通过科学配置携行装备,使每名士兵都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效能。”空降兵某师作训科温科长对记者说,“空降兵单兵综合保障系统把装备整合成不同的模块,使得携行更便捷、

    配置更灵活、功能更完备,突击队员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像‘拼积木’一样携配相应的装备模块,快速组成单兵系统,遂行相应的作战任务。”

    温科长所说的“积木理论”,说得正是空降兵某部正在开展的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整建制战斗力提升的实质——着眼未来战争的特点,依据系统集成的思想,将部队的战斗要素整合成不同的作战模块,然后根据作战任务的需求,像“拼积木”一样自由组合、灵活使用相应

    的作战模块。温科长还说,通过对作战力量的整合,部队战斗力实现了从单兵到班、组,从小分队到整营、整团规模作战的新跃升。高度集成功能:真正以一当十



    《空降兵战歌》第一句唱道:“战歌如雷,马达怒吼,英勇的空降兵飞向敌后……”

    在没有补给、没有支援、没有依托的情况下,靠什么去生存、去战斗?除了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过硬的战斗精神之外,只能靠随身携行的装备物资坚持、坚持、再坚持…

    但是,单兵所能携行的物资终究很有限,干粮和水最多只能坚持两天左右。因此,伞兵综合保障系统只能在装备器材的功能拓展上进行高度集成,有的做到一物多用、一专多能,比如,多功能伞兵刀、多功能伞兵锹、多用水壶、多功能防护服等;有的则做到了多种装

    备并用,拓展出更多、更强大的功能,比如,头盔配上夜视仪、瞄准镜、单兵接收器、GPS、单兵电脑等装备,可以在夜暗条件下为土兵提供一个可视化战场,然后根据战场情况和指挥员的命令协同作战。

    演练结束时,两发红色信号弹升空,埋伏在丛林中的空降兵某部四连连长徐小虎拔出伞刀,瞄了一眼就判定出方位,接着又像变魔法般从刀鞘背面取下一块只有钥匙扣大小的哨子,吹响了“集结号”,全连官兵迅即退出情况。

    徐连长自豪地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把伞刀,可刚小看了它!它不仅是伞兵空降空投和杀敌破障的利器,也是行军拉练和野外生存的常用工具。功能比著名的‘瑞士军刀’还强大呢。”

    我们拿过伞刀仔细端详,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这把刀的设计真是细致入微,让人惊喜:刀体为锋利的单面刃口,据说能快速割断降落伞伞绳和其它绳索,甚至能毫不费力地一刀砍断5毫米以下的铁丝。刀背则有一段坚利锯齿,听说能锯断飞机铝壳和电缆。刀柄顶端嵌入了高灵敏度的指北针,刀鞘背面则镶有磨刀石和联络用哨子,刀鞘下端有一钢制镶件,装有螺丝刀、开瓶器和开罐头刀等小工具。刀鞘挂带用锦纶编织带制作,有金属扣环,能

    和伞兵携行具配套携带,也能很方便地从使用者身上将刀鞘取下或装上。为使携带更保险,还使用了尼龙搭扣,目的是保证跳伞时不会脱离。放下伞刀,单兵携行装具里的又一个工具吸引了我们目光。这是一把小巧便携、坚硬耐磨的折叠式伞兵锹。这把锹,三折叠起后仅比巴掌大一点儿,装入单兵携行具腰带上的军锹袋中,一点儿也不起眼。徐连长告诉我们,它可是空降兵作战、宿营及野外生存的必备品。在野外条件下,伞兵们不仅可以用伞兵锹构筑工事,甚至还可以用伞兵锹煎乌蛋、炒菜。另外,用伞兵锹吊挂多用水壶还可以烧水做饭……看来,在野战和生存的战场上,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看完这套装备,我们都有一个强烈的印象:空降兵虽然单兵携行能力有限,但高度集成的单兵综合保障系统使伞兵们减轻了携行重量,同时也提高了作战效能,使每一名伞兵都真正形成一个依托自我保障、能够独立生存的作战系统,成倍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空降兵某部部队长文东评价说:“在空降作战中,跳伞着陆后,每个人都首先是一名战斗员。集结起一个班的兵力时,我才是班长;集结起一个排的兵力时,我才是排长;集结起一个连的兵力时,我才是连长;集结起一个营的兵力时,我才是营长;集结起全团的兵力

    时,我才是团长。不论职务高低,一旦投入战斗,就只有随身携行的装备物资才能在第一时间发挥效能,所以说单兵综合保障系统就是伞兵的命脉。”

    中午时分,笔者和战士们一起野炊。官兵们来到山洼水渠边,一字排开,同时行动,有的将刚刚从水渠中舀起来的水通过单兵净水器过滤一遍导入水壶;有的用伞兵锹煎鸟蛋、炒野菜;有的用伞兵锹吊挂多用水壶烧水做饭……

    10分钟后,饭菜都做好了,打开盖子尝一口,真香!

    空中吊放技术:让老兵不怕着陆

    空中吊放技术,是当伞兵跳伞携行装备质量过重或体积过大时,为了降低着陆冲击力、保证跳伞员安全和武器装备的完好,扩大跳伞员在空中观察地面的视野,使跳伞员能够在空中实施射击,提高跳伞员降落到地面后投入战斗的速度,在空中解脱携行的装备或物资,使装备或物资比跳伞员提前着陆的一种技术手段。

    空降兵某部伞训主任刘桂周告诉记者,空中吊放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很高的技巧,跳伞员必须承受双重考验。

    首先要一丝不苟地搞好武器装备佩挂,既要牢固,又要松紧适当,不影响跳伞;既要便于解脱,又要收放自如;不便于佩佳的装备应放在背囊内;跳伞总重量不能超过降落伞所能承受的最大跳伞重量。第二要严格掌握吊放的时机和动作要领。实施吊放的高度高了,不



    便于跳伞员在空中操纵降落伞,容易发生与邻兵插伞、撞伞的危险;实施吊放的高度低了,就来不及解脱,影响着陆安全。

    演练现场,刚刚从800米高空跳伞着陆的空降兵某团五连一级士官余金志兴奋地说:“以前伞训教员常告诫我们‘新兵怕离机,老兵怕着陆;离机吓一跳,着陆摔一跤’,现在采用空中吊放技术后,我们不仅可以在空中操作武器、增强侦察和自卫能力,而且使着陆变得更加轻松自如,再也不用担心翻跟头了。”

    本文摄影刘圣德陈翊

    【相关链接】

    空降作战根据着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伞降作战和机降作战两种。伞降作战是人员、武器装备从飞机上用降落伞降落于地面投入战斗。机降作战是人员、武器装备乘载运输机或直

    升机直接降落于地面投入战斗。大规模的空降作战通常是多种空降方式并用,以期获得更好的作战效果。

    武装跳伞是指跳伞员佩带武器装备的跳伞。根据武器装备携行的完整程度,又分为半装跳伞和全装跳伞。目的是使跳伞员熟练掌握武器装备的佩挂、系留方法以及降落过程中调整和吊放的要领。

    空中操纵是指跳伞员通过收放降落伞背带系统上的操纵绳,扩大或缩小降落伞伞衣排气口,改变降落伞排气速度,调整降落方向和下降速度的一种方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4: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英国媒体19日报道,一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最近在阿富汗作战时险些被塔利班狙击手击中头部,塔利班狙击手射出的子弹打在墙上,距他的头部只差数毫米。路透社记者拍下了反映这一惊险情况的图片。

那名美军海军陆战队士兵当时正和美英军队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与塔利班作战。美英士兵与塔利班武装分子发生了枪战。一名塔利班狙击手向那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开了火,子弹击中了土墙,子弹的冲击力使海军陆战队员被蒙上一层泥土,他立刻卧倒在地。

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受伤,子弹的落点距他的头部只有数毫米。(中国新闻网 关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20 07:26 , Processed in 0.0781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