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海

兵器军事知识专贴-武直十高清大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964

帖子

68

积分

游客

积分
68
发表于 2006-11-7 09: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约就不恐慌,特别是在80年代攻守易势,美国转入战略反攻。而且,世界级的军队应该连自己的首都都没有信心守住吗,这还叫做世界无敌?别忘了你们一开始是怎么吹捧解放军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人打赢小孩并不光荣,而且既然退化那就不能叫做最伟大的无敌军队。 98抗洪只能证明我军纪律优良,但是不能证明我们世界无敌。僧格林沁蒙古骑兵无一后退,战斗结果无一生还;波兰骑兵冲击坦克无所畏惧,全军覆没国家沦亡;日本军队宁死不降自杀冲锋,樱花凋谢武士灭绝。有纪律又如何,这只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必要条件,但有了纪律并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如果以此作为对军队的信心,那只能是下一个悲剧的前夜。 我已经说过多次,伟大军队必须有伟大的战绩,其他一次都是次要的,军队只看战绩。没有优良的武器、国内政治影响,都不是次要军队辩解的借口。只有在与世界一流军队的战争中取得辉煌的胜利,才能够证实一支伟大军队的诞生。而一支伟大的军队只有在不断的战斗中才能够证明自己的依然伟大,2代人的时间中未经历过大规模的高强度战争,一支军队的战斗很值得怀疑。
  1、在5、60年代??联仍然对我国提供了核保护伞,表示对中国的核打击将被视为对苏联本土的核攻击;而在苏联意图对我国进行核攻击的时候,美国明确表示任何对中国进行的核打击都将是无法容忍的;美苏两国相互在对方以核武器威胁我国的时刻为我国提供核保护伞,是我国避免遭到打击的重要原因。 .
  2、我国的核武器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在打击城市等软目标的情况下仍然能取得巨大的效果。而在遭受到我国核打击之后,美苏即使摧毁我国,也无法弥补所造成的损失,然后就会在与对方的竞争中完全处于下风。就像是三国中蜀吴相争只能便宜魏国,美苏之间的这种牵制因素是他们不能下决心对我国进行核打击。
  “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有的同志热衷于打听人事上的消息,上至军委、总部,下至本单位,甚至传播海外媒体散布的谣言”“我们的军政军民关系和官兵关系总的是好的,但在新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对官兵加强拥政爱民、遵纪守法的教育,处处体现我军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关于各级干部的住房标准,军委、总部早已明文规定,但有的单位仍然我行我素集体犯规",以党委会或办公会的名义作出超标准建造、装修住房的决定。尤为严重的是,有的单位发生了严重违纪问题,主要领导提议向上级隐瞒,党委竟然作出隐情不报的决定”  
  上面这一段的是老J在军委扩大会议讲话中的内容,熟悉我国政治情况的都应该知道,在最高会议上讲这些内容,那么现实中应该是出了多大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能够说自己的军队纪律严明吗?现在的军人敢说纪律能够和老一代相比吗?当然,我军还有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98年抗洪着实表现出了军队的动员机动能力,也将解放军纪律严明的一面体现了出来。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忽略存在的问题,只有严格要求才能高标准实现,苗头不打击会烂到无法收拾。对于不熟悉军队内情的人民来说,即使是1%的军人违规,就会转化为100%的对军人的印象,所以,指责我们军队腐败决不是不应该的事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什么敌人不造谣说周总理贪污腐败呢?为什么现在有人造谣说解放军纪既败坏呢?没有事实作基础,任何人都造不出有影响力的谎言。流言的发生,其实只是人们对于事实怀疑的体现。
  政府贪污腐败横行而军队却廉洁自律,一部分军队纪律败坏而另一部分却能做到严格要求,一些军人不遵规守纪而其他人却能坚决遵守法纪,这可能吗?动不动就说一些人是网特,实在是一种恐慌的体现,就像是60年代闹?反攻大陆,其实一共才过来几个人,大部分是自己在吓唬自己。 `zvTQ>4  
  军队的组织结构关系到部队的战斗方式和战斗力发挥,合理的军队组织结构能够极大的提高军队进行战争的能力。德国装甲师、装甲军、装甲集群的编制是德军可以集中大量的机械化部队进行大规模穿插,而法军配属给步兵师的坦克营却无力对抗德军的突击。  
  面对现在敌人侦查打击能力的加强和战争进程的加快,网络化的指挥结构已经是必然的选择,我军目前开展的师改旅就是对此的一种尝试。但是在改制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我军的干部培养始终是按照团-师-军的模式进行,该为旅-军制后人员能否适应;军旅制需要更加强大的武器装备来保障战斗力的实现,我军的装备是否能够及时换装;军旅制需要强大的通讯保障,我军目前能否在野战条件下做到这一点还有问题;军一级需要能够更加强大的远程支援火力,我军目前是否有问题等等。   
  更加不利的是,我军的编制改革完全是按照外军的作战经验进行的,我们在投入台湾战场之前没有像1939年的波兰和哈勒欣战役中的日军那样的对手可供我们检验自己军队的对手,而一种新的方法在推广过程中部出现问题是不可能的,战争的问题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得到全面地体现和解决。没有弱小对手可供实习将导致我军不得不在大规模实战中来检验自己,任何错误都会导致惨重的损失。
  三、勇敢精神与战斗热情
  我所说的勇敢精神与战斗热情并不只是指军队投入战斗时的无所畏惧沉着镇定。勇敢无畏是任何军队都应该做到的基础,不怕死是一个士兵上战场前应有的心态,这点并不足以特别提出来说明我军的风貌。我指的是军队在战场失利,被击溃打散之后重新组织、再次投入战斗的能力。
  沉着镇定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应有实力,冷静清醒才可以寻找战机战胜敌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如何才能够在战场上镇定冷静呢?一方面要依靠平时训练中的积累,长时间严格训练过的士兵必然比临时加入的新兵要好,而军官也要比普通士兵好,这就是训练的作用。但是,再怎么训练的士兵也不如久经沙场的老兵来的可靠。在战场上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经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人产生一些平时根本不会有的异常行为,如弹震症。训练只能够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经历过实战才有可靠的结论
从小我的世界就充满鲜花掌声、别人羡幕的眼光…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无聊,我只做了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4: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直十献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0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龙旋风---我军300MM大口径PHL96火箭炮列装部队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直十肚皮,越泄越多,估计很快就有大图看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359

积分

游客

积分
359
发表于 2006-11-28 04: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的一篇diy

200公里射程的轻型巡航导弹的制作
一导弹的制作
1:气动外形资料:参照国外导弹及无人机等,注意选取推进螺旋桨的外形较为现实,因为市面上容易买到的多为活塞发动机;推进式适合在机头装战斗部或探测装置。太复杂的气动外形在自制时困难较大,最好参考双尾撑的无人机外形。若采用轻型航空发动机则采用捕食者的外形最理想。
2:发动机:按航程和载重选取,一般靠经验,最好请教一下专业人员。航模发动机一般比较蚝油,飞完全射程100公里约需要40分钟的冗余油量,如采用15毫升以上排量的发动机,约需要15-20升燃料,战斗部重量难以超过1公斤,因此,这类发动机的巡航导弹射程最好在50公里以内,以保证战斗部的有足够威力。若要达到200公里以上射程,须采用超轻型飞机的发动机如60马力发动机保证携带200公斤以上的战斗部300公里时速飞行2小时以上。航模发动机在300-2000元之间,轻型航空发动机在40000-90000间。目前,国外有航模涡轮喷气发动机,但价格贵。
3:机体材料:机身最好采用半硬壳式,用LY12管材构成受力骨架,用自制玻璃钢外壳,在300公里时速时,2-3层玻璃钢布即可,以减轻重量,机翼前缘和骨架、舵面采用 LY12铝材削制加工,蒙上航模蒙皮即可;如果采用航模发动机,其功率小则最好选用木材做骨架和航模蒙皮。LY12航空铝材38元/公斤,在西安,北京可以买到。
4:自动驾驶仪:采用航模的即可,尤其是精度高的最好。300-8000元,精度不同
5:陀螺仪:采用航模用陀螺仪,有信号接口,市面上有买。200-6000元,视精度而定
6:舵机:小发动机导弹采用航模舵机,若用轻型飞机发动机的则可采用10-15W直流伺服电机,这样张线非常简单。舵机300-3000元,伺服电机在800元以内。
7:GPS接收机:市面上有买,最好用嵌入式GPS,部分航模店有接口,需要实验是否兼容。
8:战斗部:除炸药以外,需要电雷管数枚。
9:中央处理板:这部分可以采用市面上通用的单片机板或教学实验板,但程序及接口电路需要自己开发及搭建。
10:电池和发电机:30毫升排量以上的航空发动机都带发电机,航模发动机则很少有发电机的,但射程近采用电池足以敷用,超过20分钟航程就应当加装发电机做辅助供电。
11:战斗部:战斗部要视作战对象而定,这类活塞发动机的巡航导弹对付硬目标能力有限,顶多只能采用聚能战斗部;采用爆破和杀伤战斗部则简单得多,爆破战斗部用纯炸药即可,杀伤战斗部也只要在炸药外包上碎玻璃或随磁片扩大杀伤,碎片不能太小,用5毫米的玻璃则不要小于5毫米见方杀伤效果较好,如果用铁滚珠则只要大于3毫米直径,但铁弹子重量大,数量会比玻璃少,杀伤密度不够。
12:起爆部分:这类巡航导弹往往难以可靠触发,机械触发重量大,灵敏度差,可以采用多个起爆装置,任触动一个则可起爆;采用电起爆较合适,灵敏度和可靠性都较适用这类导弹,尤其是玻管水银更好。若需要空爆,可以用汽车倒车防护探测器,在10米高度以下能准确定高起爆。
13:保险及解除:最简单是用拉线解除保险,导弹离开一定距离就被另端固定于地面的拉线拔掉保险,但推进式导弹桨叶在后,不容易安置拉线位置,可采用延时继电器等办法打开引爆电路的开关。
14:玻璃钢与石膏模:采用35毫升以上发动机的导弹可以采用石膏摸以简化制造,但所有外壳必需要用骨架承重。玻璃钢一般2-3层足够,时速超过250公里应该增加前部玻璃钢层数。玻璃钢模具用石膏制作。
15:高度控制:最好自制无线高度表,或用气压表加传感器直接送中央处理板。
二作战使用
1:地形预测:近距离可以通过步行或图上作业计算相应的GPS航迹和目标数据输入控制单片机系统;远程或不可通行地区则可以进行图上作业及大地测量计算公式计算地理坐标,然后再折算成G PS坐标,这在攻击前必须完成。
2:航迹校正:由于远程飞行会产生积累误差,需要在一些有特征的地点上空匹配校正,但是安装图象识别对于这类导弹不太现实,只有通过弹载GPS来完成。
3:校正时基信号:由于GPS导航要靠时基信号,而外购的晶体震荡器有误差,这些可以通过一端时间的对比运行来记录误差情况,用以修正。
4:航向对准:发射主要是通过起飞方式,这样无须地面设备,但起飞方向会有大的误差,最好在起飞方向配置导轨滑车;在起飞重量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在弹上加装遥控接收机,在前方2-3分钟航程处配置一名遥控人员,其观察地面航向标志与导弹的水平方向夹角,遥控导弹对准航向。
5:巡航段:导弹定高最好在100米以下高度飞行,这样对手探测难。
6:地形跟随:地形跟随完全依照事先地图作业制定的航线破面,但精度有限。
7:航线制定:选定航线应该避开陡升陡降和复杂地形,还要避开峡谷山脊线的阴面,那里一般有下降气流,同时要避开可能有高压线铁塔的地区,有雷达、对空哨或防空阵地的地区,实在不可避开时,对于高压线建筑物等可以升高飞行高度,对于高炮防空阵地可以降低高度突防,由于飞行速度不能太高,对高炮切不可升高,高炮回转相对慢,最好从高炮阵地正中央一穿而过,一旦导弹能在十米左右的低空掠过,高炮根本无机会开火,甚至不敢开火怕伤自己人;对于步兵防空阵地则正好相反,应当躲开,步兵武器可以近距离迅速射击,但射程不远。
8:末段攻击:要视目标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末段攻击航线。对于人员等软目标,可以低空直线飞行,在通过目标上方时引爆,配以杀伤或燃烧战斗部,这种方法最有效;对于雷达站、通信站、油库、仓库、停车场、住房等可采用升高后垂直俯冲配爆破战斗部;对于袭击住房内的人员一类的暗杀恐吓任务,可采取升高弹道对准目标斜俯冲配爆破/ 杀伤/燃烧战斗部,甚至可以在破片上浸润有毒/放射性物质,增加杀伤后效应。
9:增加命中率:这种导弹造价低廉,可以成群的发射,其精度不高,对一个目标发射数十枚能保证相当的命中概率,也因为速度慢,容易被击落,最好要避开对手视线,如夜间射击使对手发现概率减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4

帖子

68

积分

游客

积分
68
发表于 2006-11-30 09: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上奢华爱上名表”之各国军表揭秘 zt

军表曾经是表迷们最不屑一顾的品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旧表店里的美国军表几十块钱一只都没有人买,在越南、菲律宾、缅甸,用一包蹩脚香烟就能换回一只黑面军表,仅有个别奥米茄、浪琴等有名的牌子才卖到百元左右。到了九十年代,形势急转直下,军表突然成了表迷们热衷收藏的题材。在这股风潮吹到国内前夕,港商、日商已捷足先登,抢去了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存量极大的“美军剩余物资”,现在已不太容易见到保有状况完好的四十年代的军表了。其实,军表大多是批量很大的军方订货,而且要求手表工艺必需简单,便于维修;零件要通用,以降低保养费用;装饰要取消,机芯往往粗糙如半成品;成本要低廉,较多采用铜合金、镍合金壳;要经撞经摔,外形笨重难看。加上军人大多不会精心保护手表,所以流传至今,都是斑驳陈旧。军表热实际是国际上八十年代末钟表收藏潮的副产物。随着收藏钟表越来越流行,许多外国围的表迷也跃跃欲试,无奈羞涩,只能找些低价位的表过过瘾,于是军表以较大的存世量,较多的品牌和较低的价格成为新一轮收藏的热点。这里以国别区分介绍几个军表中的精品。  



    美国军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表以怀表多见,品牌有英格索尔、格林恩等,一些特殊的部队也订购较稀有的手表,如为信号兵订购的带金属网盖的奥米茄瓷面手表、为军官订购的泽尼特带金属盖的瓷面表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美军生产过表的厂家有十来家,尽管品牌、型号繁杂,但已有很严格的规范标志,如最流行的A-17系列陆军航空队用表背面就有八行铭文,由 上而下依次为(1)系列型号,(2)军方编号,(3)生产零件编号,(4)生产商系列编号,(5)军方订货号,(6)军方零件库存号,(7)生产商名称,(8)使用部队称号。行家只需要看上一眼就可分出优劣,大凡汉弥尔顿、格林恩、宝路华、爱尔近、华尔生等美国品牌军表都是普通货;只有空军、侦察兵、工兵、海军潜水艇部队、雷达兵的专用表是奥米茄、浪琴、摩凡陀、雅典等名牌。


  战后,军表的素质随着武器现代化迅速发展而更新。美国海军在1961年向当时还默默无闻地勃朗班订购了自动上链潜水上表,它们的高素质高精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空军则采购了格利辛机械闹表,现在已是军表中的精品。只有陆军的表越来越便宜,而且都交由专业军械生产商提供,如马拉松等公司。最近一次美国军表热是在沙漠风暴之后,不少为作战需要专门定制的轻质合地维壳、防沙、防反光、强夜光的“沙漠风暴”表流入表市,引起 一阵轰动。

英国军表 英国军表上都有一个箭头符号,它从十七世纪起就是英国国家财产标志,以后专门用来标志军用物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英军较多采用似美国的表背铭文,如6B表示皇家空军轰炸机兵种专用表、WIO是地面部队表、WWW是防水表的标记。


  英军的素质一向较高,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订购过美国的汉弥尔顿等廉价货外,其它都是些鼎鼎名牌:陆军的摩凡陀、史密斯、维尔泰克斯、浪琴、奥米茄、海军的IWC、精工等等。英国军表中最不寻常的是海军的劳力士潜水者和空军的莱马尼亚名式计时秒表,在二手市场上都能以2000美元以上成交,而且已很少见,行情年年看涨。
从小我的世界就充满鲜花掌声、别人羡幕的眼光…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无聊,我只做了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4

帖子

68

积分

游客

积分
68
发表于 2006-11-30 09: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军表 德国人最爱用本国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钟表业尚不成熟,军表多用泽尼特、依铁纳等现成的产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德军在国内表厂订购了大量高素质的军表,主要品牌有格拉斯许滕、强汉斯等,陆军常用简单型,海军多采用加固的防水型,空军都是计时秒表,特种部队如侦察机驾驶员的大表盘夜光表是朗盖公司生产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1945年后,东德延用战前的格拉斯许滕军表。西德则采购了辛恩、杜蒂玛等钛壳职业军表,而其空军较多用豪华和波尔舍设计的IWC,后两者又是北约空军的常规用表。德国的辛恩公司是仅有的专门生产军表的公司,目前普通产品也都符合军用标准,而且计时秒表比例较大,很多还使用了轻质坚硬的钛壳。冷战结束后,辛恩的市场也从军用品转向公众,在日本、美国、德国它都有自己的品牌俱乐部,在年轻消费者中声望很高。  

法国军表 法国军表品种最少。收藏军表的人都会发现有一些刻有法军字样的表外观没有品牌标志,机芯上也是光光的找铭文,仅有X X 型等文字,据说早期法国军表定下型号设计后同时交给几家公司包办了各型航空计时秒 表,也兼产些常规型陆军表,品质较高,均属收藏家寻觅的上品。法国海军有一个考麦克斯潜水实验室,专门从事深海作业的尝试和探索,他们和劳力士合作采用特制的蚝式潜水者型表作为工作用表,现在这批背面刻有考麦斯的劳力士已是拍卖场上的重头戏。



  X X 型航空表是带有即时复零再起动功能(俗称飞返)的计时秒表,它的制造商除唱主角的道当那表,还有稀有的维克萨和赫赫有名的布雷盖,其中布雷盖专供海军航空兵中的特别部队使用,可能因为他们驾驶的是达索·布雷盖公司的幻影战机。这已成为表王传经历中的一个小插曲,而且已被布雷盖复制后于1995年投放市场。

日本军表 日本军表的品牌仅有精工一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的表为短秒大冠手上链精工表,表盘上有粗大的黑数字,十二点位处还有一五角星,恐怕中国经过抗战的老人也认得出,不少日本迷还专程来东北寻找这种旧表。日本海军用表的些像浪琴的威姆斯:大大的球形冠、双圈刻度表盘、夜光数字及指针,螺丝纹边缘,当然也是精工的。另外,还有一种标有“民族”字样的防水表也是精工产的海军表。当时的空军表和海军表很相象,其中很多都采用横置表盘(表冠处为十二点),表盘上有“航空时计、精工舍”字样。


  战后日本自卫队的军表也都是精工的,其中最稀有的是一种专供海上自卫队使用的带旋转外圈的机械单钮及秒表,即有一保计时按钮可使秒地起动、暂停、回零。该表壳内刻有军舰的编号,现存的很少。
从小我的世界就充满鲜花掌声、别人羡幕的眼光…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无聊,我只做了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4

帖子

68

积分

游客

积分
68
发表于 2006-11-30 09: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军表 苏联军表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风行全球的军表藏品,按产地和种类可发为:募斯科第一表厂生产的飞行牌计时秒表;切斯托波尔表厂生产的东方牌军表;莫斯科第二表厂生产的光荣牌自动上链军表;莎马拉表厂的胜利牌军表。其中飞行牌计时秒表是仿制Valjoux 7734的机芯,军表用均为海、空军或宇航、火箭部队使用,早期的表在九点位有一表冠可用来旋转表内圈。此种表常以文字或图形标明军队种类,如战舰、锚表示海军、机翼表示空军,米格29或米格31字样表示所配的机种,不过由于这类表在西方很热门,以至老样新工的不少,须看仔细才是。东方表是最常见的苏联军表,采用手上链17钻芯或自动上链21钻芯,表盘亦有各种图案。东方表以带旋转外圈、旋入式表冠的防水军表多见,比较有特色的是表冠位于二点位、四点位的潜水表,特别是有款表冠在二点位的女式海军表外观清秀、工艺稍好,是最热门的品种。光荣牌表的自动芯曾在德国的检测中荣获佳绩。但军表种类很少,大多是近年厂商为满足收藏爱好者的臆造。胜利表中最有特色的外圈带有可旋转日历表的手上链表,该有也被苏联军队采用改制成军表。

 意大利军表 意大利是古典复杂功能表的最大市场之一, 意大利人对钟表的感情在军表上也是表露无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海军就通过著名的潜水用品专营商鲁米诺·帕内莱到劳力公司订购有阀门式橡皮垫圈防水表冠的特制潜水表,此表现在已是劳力士中的极品,连拍卖会上也极少见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意大利人依然我行我素,在订购空军表时毅然采用了埃伯哈德的计时秒表。曾在一本日本的钟表杂志上看到此表的照表,制作非常精美,不在布莱特灵之下,而该杂志在价格一栏则写上“不明”两字。

 加拿大军表 加拿大军表存世量也不少,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后,有一批加拿大空军丢弃的军表留在亚洲,甚至在上海曾有朋友以350元价格买进过一只表盘标有RCAF的军表,打开后盖见内机刻有华尔生字样,素质一般,价格也还公道。不久后他又买进一只同样表盘文字外形也相差无几的RCAF,只花了200元,表壳镀铬稍有脱落,但也算完整,打开后盖内芯上居然是奥米茄的大名!这就是收藏军表的诱人之处:到处藏龙卧虎,就看你识不识了。

  另有一款光面的军用计时秒表,二点位单按扭、手上链。表背刻有RCAF及一大串不知所云的字母和编号,并有英国空军的记号。这是在某处加拿大和英国共有的空军基地使用的军表,机芯署名为布莱特灵,五十年代的货,极罕见。
从小我的世界就充满鲜花掌声、别人羡幕的眼光…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无聊,我只做了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4

帖子

68

积分

游客

积分
68
发表于 2006-11-30 09: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捷克空军表 东欧国家的制表业并不发达,军表也都不特别定制,而是购入现成的国产品。然而,看到一只捷克空军的专用表,不禁令人耳目全新:那是一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宇宙“空中Compax”计时秒表,顾名思义,那是专供飞行员使用的航空表。但该表还经过特别改进——可旋转24小时外圈,白底粗黑字表盘、夜光指针和时刻标记。看来这是捷克空军向宇宙特别定购的,所以价格也在2000美元以上,毕竟是物以稀为贵。

秘鲁空军表 有位收藏家一语道破天机:不少并不富裕的小国的空军、海军却采用规格高的惊人的军表,这是因为那些部队的头头往往是国家最高层人物的亲信,戴个好点的工作用表算得了什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秘鲁空军向劳力士订购了许多戴托那计时秒表作为空军用表专供给高级军官使用,虽然都是钢壳皮带或钢带的款式,但从素质上来说可能是空前绝后的高级军表,在日本旧表市场上的卖价已高达100万日元以上。用劳力士作军表可谓奢侈至极,而用戴托那作军表其背后的故事一定很动人。
从小我的世界就充满鲜花掌声、别人羡幕的眼光…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无聊,我只做了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6-12-7 11: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篇:从灿烂"宝石路"到霹雳"雷霆"

◎"宝石路"开先河

  世界上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是美国"宝石路"计划的产物,在越南战争期间诞生。激光技术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科技,其具有很高的光色纯度和频率纯度、很小的投射发散以及很高的亮度。60年代要获得高质量的高功率激光器并不容易,特别是固体激光器。当时最有前途的足掺铷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其为全固态,不需要高压激励,光束质量好、弥散小,工作波长1.06微米,在近红外波段,透射性能比可见光好且肉眼不可见,能被成熟廉价的硅光元器件探测,具有很高的军事潜力。因为激光器的核心是价格昂贵的红宝石,激光制导武器计划也因此被称为"宝石之路",后来空军干脆以此为计划命名,以显示其科技含量。早期的激光制导炸弹和廉价两个字毫无关系,既然是关于宝石的计划,价格自然昂贵。激光制导炸弹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取代当时应用不太成功的白光型电视制导炸弹-"白眼星"。
  AGM-62"白眼星"电视制导无动力滑翔炸弹是美国在1966年开始装备的一种精确制导武器,前后发展了四种型号:分别是原型、重型、增程重型和增程轻型。原型"白眼星"的战斗部有385公斤,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感到其威力不足,随后直接使用重达907公斤的MK84炸弹作战斗部。该弹正常无动力滑翔最大攻击距离约9公里,发射需要载机小俯冲角低空进入。飞机由AN/APQ-100/109机载目标搜索/捕获系统发现目标后,驾驶员用操纵手柄将导引头瞄准的十字压住显示器上的目标视频,并调整焦距,按下电钮让导引头锁定并自动跟踪。导引头足一个以陀螺稳定的白光电视,采用高对比度和模拟电路的型心追踪法进行自动跟踪,载机可以发射后不管。
  美军发现"白眼星"在使用中白光电视的分辨率低,发现目标距离近,飞机需要保持进入状态长达20秒,完全处于敌方高炮和防空导弹的威胁范围。加之低空气流比较紊乱、飞机机动以及固有的电噪音,造成电视图像抖动很大,难以锁定目标。而且早期模拟电路的型心跟踪法非常不可靠,锁定和瞄准精度都有很大问题,造成导弹命中率很低。
  "宝石路"计划的激光制导和"白眼星"不同,其采用结构简单的半主动设计,利用激光光束的准直性,提供照射和瞄准的一方可以是飞机也可以是地面的侦查人员,发射方只需要进行快速瞄准、锁定、发射就可以自由脱离。第一代"宝石路"炸弹的命中精度非常高,达到3-5米。其被制作成为一种套件,直接在MK82型227公斤和MK84型907公斤炸弹上使用。这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组合打击威力,比"白眼星"出来以后发现威力不足再研发重型的做法要聪明得多。美军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共使用了约25000枚激光制导炸弹,战绩彪炳。此后,美国将"宝石路"发展成为一个系列化大家族,共有三代27个不同型号,并逐渐成为其武器库中最主要的精确制导武器。在号称"高技术战争"的1990年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98%是"宝石路"系列制导炸弹。
  80年代,鉴于美国在激光制导炸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法国、苏联都开始发展自己的激光制导武器。当时的电子技术已经可以提供极为廉价的小型化激光照射和敏感元件,一枚激光制导炸弹的价格不超过5万美金,而法国一枚性能相似的AS-30L激光制导战术导弹售价就高达62万美金。即便是现在的币值,一枚最先进的激光制导炸弹也不过15万美金。法国马特拉公司迅速为法国空军发展了一系列"马特拉"激光制导炸弹,有250、500和1000公斤等量级。苏联也看到这种武器的巨大价值,和西方不同,他们不是在传统低阻炸弹上发展通用套件,而直接设计了专门的激光制导炸弹。这种炸弹只能搭载在苏-24、苏-17这样的专用攻击机上,苏-25也必须通过改进以后才能使用。俄罗斯空军在苏联解体以后将这种武器推向国际市场,但因为缺乏性能优秀的照射/瞄准吊舱,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传统空中打击的不足

  中国真正意识到必须自行发展激光制导炸弹的时间很晚。长期以来,中国把战术空军的对地攻击行动划分得非常简单和清晰:攻击机依靠火箭弹对前线点目标、机动目标和无防护固定目标发动精度较高的攻击,而轰炸机通过编队水平投放重磅炸弹对面目标和固定坚固目标发动大面积轰炸。在这种意识下,攻击机只需要携带一定数量的火箭弹、使用传统的陀螺瞄准仪,也能获得精度很好的攻击效果。Q-5就是如此并在中国空海军中服役了近30年。
  Q-5的外挂性能并不理想,不仅挂点少,每个挂点的载荷能力也很低,每次出动执行任务,两个副油箱还要占据两个挂点,因此最多也只能同时挂载4个火箭发射器。火箭弹对付轻型目标,比如步兵、轻型野外步兵工事、无防护车辆、轻型装甲车、兵力或物资集结地等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常规炸弹精度高、发射距离远,可以在敌方高炮射程外射击,射击进入姿态限制小、易于机动,发射时声光效果激烈、对士兵容易形成震撼性的心理影响。不过,火箭弹缺乏对付坚固目标的能力,特别是现代战争中大量修筑的坚固工事、坦克、桥梁和工厂等等。火箭弹虽然比普通炸弹投放精度高,不过每一发的威力却很小,最常用的57毫米火箭弹战斗部只有0.8公斤,最重的130毫米火箭弹战斗部也不超过17公斤。Q-5也能使用炸弹进行水平和俯冲轰炸,不过由于缺乏先进的火控系统,效果不很理想。由于Q-5挂点承载力小,一般只能使用125和250公斤炸弹,500公斤级别或更重的实际上无法使用。
  Q-5平台的能力限制是中国空军对研制和装备激光制导炸弹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很多国内军事专家对半主动激光制导炸弹非常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其制导模式的有效感知距离太近,最远只能在3-4公里之外,飞机投放还是和投放普通炸弹一样需要从目标头顶上飞过,安全性较低。并且半主动激光制导需要一个照射方和一个投射方,从美国实践经验来看,往往需要空地协同或者两架作战飞机协同。这种操作太过繁琐,需要的架次率和对战术协同的要求也太高。作用距离近还导致象H-6这样可以携带重磅炸弹的轰炸机,要想使用激光制导炸弹也只能从低空进入,生存能力堪忧。另一方面,激光制导武器对气候条件非常敏感,烟、雨、雾等环境都会让其失效。一种作战限制条件如此之大的武器,当时在中国军队中基本找不到在战场上存在的理由。
  从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激光制导炸弹的搭载平台问题逐渐解决-引进的苏-27战斗机具有强大的外挂能力,海军JH-7战斗轰炸机的挂载能力也较为出色,还有国产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其挂载能力甚至可以与苏-27媲美。此外,一些二代战斗机的改型也具有较大挂载能力,比如J-7E/G。这些战机可以轻松挂载500公斤以上的航弹执行任务,有的还能挂载1000公斤级别的重磅航弹。同时,这些飞机都配装了较为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和航电设备,具有全天候作战和对地精确攻击的能力。激光制导炸弹在这个时期,对于中国军队而言,才开始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实,激光制导炸弹的研制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市场上有大量可直接使用的民用元器件,炸弹的控制原理也已经非常清晰透彻,电路图都是现成的。不过,激光制导炸弹并不是单纯发展一种机载武器那么简单,其关键点不在于单纯研制出炸弹型号,而在于火控系统的研发以及作战样式、思想的变化。90年代以后,中国周边军事紧张气氛逐渐消散,台湾问题变得愈发突出。1996年民进党上台以后,台独倾向日益严重。台湾海峡是台独势力对抗大陆的天然屏障。国民党在败退台湾以后,为了防备大陆进攻,在海峡另一侧修建了大量极其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这些工事有地下通道相连,装备各种火炮、导弹武器,可以对登陆部队进行大规模火力突击。对于这一类目标,传统的攻击机和水平轰炸机都没有太大作用,陆军和海军的重型火炮也收效甚微,只有空军精确的点目标攻击才能解决。

◆铸造低空利剑

  在"高科技建军"的口号下,中国军事技术发展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军方迫切需要的精确点目标杀伤上来。激光制导炸弹以价格低廉、便于普及、威力大而被优先考虑。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发展激光制导炸弹时间较晚,因此可以从美、俄、法等国家的同类武器研制历程中吸收经验教训。中国从俄罗斯采购了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其使用俄制LGB-500/1000系列激光制导炸弹,照射/瞄准设备与X-29、X-59导弹一样,为"暴风雪"搜索/瞄准/照射吊舱。这些武器很少能在公开的新闻渠道中看见,在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的视频中,这些飞机依然使用火箭弹实施对地攻击。不过,已经有公开照片可以证明,中国的JH-7战斗轰炸机能够挂载LGB-500激光制导炸弹。
  中国航空工业界不会让这种军方未来主要机载武器落入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相关研究部门一直向空军倡导自行发展激光制导炸弹的意图,这种倡议随着90年以后全军作战思想转变而被迅速接受。空军首先确定在老式的强5攻击机上发展一种具有精确对地攻击能力的型号。早在1986年,中国与法国联合发展了Q-5K、与意大利联合发展了Q-5M两种不同航电设计的现代化性能提升攻击机,法国采用平显火控和惯性导航攻击系统,意大利则采用以脉冲多普勒雷达为核心的自动搜索攻击系统。经过对比,中国对Q-5K感到满意,不过这些合作最后都因为某些原因未能继续。中国在这两项合作计划的基础上,以激光测距仪和平显火控为主自行改进生产了Q-5D型攻击机。90年代后期,当精确打击思想在中国被接受时,空军的主要对地攻击平台强5也开始发展新的型号,即搭载激光制导炸弹的Q-5E和搭载光电搜索/瞄准/照射吊舱的Q-5F。这两个型号有很大的试验性质,分别研制也是主要考虑到Q-5外挂载荷的限制问题。
  激光制导炸弹由某航空武器研究中心研制,其设计思想与美国"宝石路"基本一致,即研究一种通用的可组合套件。这种套件可以直接在现有的250-4、500-4等低阻炸弹上组合应用,在前线快速组装,能够迅速将普通弹药变成激光制导精确攻击弹药。这种分体通用模块化设计的优点,早巳在美国的大量应用中展现无疑。尽管分体模块化设计的炸弹性能可能会比法国、俄罗斯的一体化设计稍差,但对于制导武器来说,大量的电子零件导致其存储寿命只有10-15年,然后就会因为器件老化被淘汰;而普通炸弹存储寿命一般为30~50年。很明显,分体组合设计的制导弹药应用更灵活、全寿命费用更低。
  中国设计的激光制导炸弹被称为"雷霆"系列,介于美国"宝石路"Ⅱ和Ⅲ之间。从公开的图片开看,该弹采用"宝石路"I/Ⅱ代的风标式导引头设计,光电导引头是一个很小的钝圆柱体,其后部有一个定风稳定环,导引头部分通过万向节与控制舱段相连。当炸弹投放时,稳定环会在气流作用下使导引头偏转,始终稳定对准目标。而导引头和炸弹本体间通过万向节形成的夹角,正好是炸弹飞行时的攻角。这种设计可以让制导炸弹凭借较小的弹翼滑翔较远距离,万向节和定风标的存在可以允许炸弹在投放时有缓慢滚转,而且不需要设计单独的陀螺防滚装置,结构简单。据珠海航展相关人员介绍,其导引头风标回转角度达到±20°,可以给炸弹提供一个很宽的活动范围。导引头光学视窗直径40毫米,夹层内有光栅滤镜用于滤除杂光,只允许波长0.6~1.06微米的激光通过。一个视场角达到25°的光学镜头负责前向视野,探测传感器是传统的硅光四象限光电二极管。传感器并不在光学镜头的焦点上,而是稍微偏离一点,这是为了避免聚焦激光光斑过亮烧毁测光元件。由于是虚焦,激光在光电元件上形成亮斑,亮斑在哪一个象限的探测器上有信号,就表明目标偏离了哪个方向,那么输出的信号就可以通知控制计算机让那个方向的舵机相应动作,让光斑回到中间瞄准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21 06:54 , Processed in 0.0624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