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海

大海保留-光影知识-大师书籍

[复制链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4: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SB800拍微距一点总结:
1、看了一下SB800的说明,拍微距最好用GN模式或者全手动模式,全手动就免了,TTL模式试了好多次都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基本都是考虑GN模式满足要求。这种模式下要求相机的拍摄模式是光圈优先或者M模式。偶的D80用光圈优先模式的情况下快门只能打到60分之一秒。这个快门基本能满足要求,然后手动调节SB800的距离和曝光补偿参数基本能拍出合适亮度的照片,也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调整亮度的大小。
2、如果感觉光圈优先的快门无法满足需要,可以考虑使用相机上的微距模式拍摄。这个模式下D70能够提供125分之一秒的速度,比60分之一秒快了一倍,这个时候可以参考光圈优先时候闪光灯提供的参数来合理调整闪光灯的参数,也能基本拍出亮度合适的照片。
3、使用快门优先模式,这个时候闪光灯提供的参数基本是不正确的,可以考虑使用TTL模式拍摄,但是一般出来的效果都比较过曝。也可以考虑使用GN模式,这个时候也只能手动方式来调整GN模式下的距离和曝光补偿来获得合适的曝光效果。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fuji.com.tw/shownews.asp?RecordNo=1182


選購的ML-L3遙控器(如上圖所示)可自拍或減輕相機抖動導致的模糊影像。有兩種設定可以結合ML-L3使用。

拍攝模式 說明
延遲遙控  在利用遙控器自拍時,可讓拍攝者有時間擺好姿勢。
快速回應時間 確保迅速快門回應。可用於減輕相機抖動時導致的模糊影像。  

長時間曝光

當在M模式下使用ML-L3遙控器時,用戶可以選擇“- -”作為快門速度。在此設定下,按選購的ML-L3遙控器上之快門釋放按鈕時快門將打開(在延遲遙控模式下,快門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的2秒後打開),並且保持打開,直到第二次按遙控器快門釋放按鈕(最長曝光時間是30分鐘)時關閉。在進行長時間曝光時,尼康建議使用完全充電的EN-EL3電池或選購的EH-5 AC變壓器。有關於在閃光燈模式下使用ML-L3的資訊,請參閱相機用戶手冊。

使用ML-L3遙控器:

在三腳架上安裝相機(推薦)或將相機放置在平穩的表面上。
對於D70與D70s/D80用戶:透過按 按鈕並轉動指令撥盤直到 (延遲搖控)或 (快速回應遙控)顯示在控制面板中。對於D50用戶,透過按 按鈕並轉動指令撥盤來選擇選項。
取景。在自動對焦 (AF) 模式下,相機快門釋放按鈕可用于檢查對焦,儘管只有遙控器的快門釋放按鈕可用於釋放快門。
注意 – 為確保在除M外的其他模式下正確曝光,請在按快門釋放按鈕之前用手或提供的DK-5取景器接目鏡蓋擋住觀景器接目鏡。這將防止在進行自動曝光操作時,光線透過觀景鏡進入。


將ML-L3上的發射器對準相機上的紅外線接收器,同時按ML-L3上快門釋放按鈕(在戶外使用遙控器時,確保拍攝物件不在背光處,並且發射器與紅外線接收器之間的直線對傳沒有被鏡頭或其他物體阻擋)。ML-L3的最大操控距離是相機正前方5公尺。

個人習慣設定2
拍攝模式  AF-S(單次伺服自動對焦)  AF-C(連續伺服自動對焦)  
延遲遙控  在相機對焦後,自拍指示燈將閃爍2秒鐘,然後釋放快門。如果無法對焦,相機將返回待機模式且不釋放快門。
自拍指示燈閃爍2秒鐘,然後釋放快門。相機沒有對焦。

快速回應遙控  快門將在相機對焦後立即釋放。自拍指示燈在完成拍攝後閃爍。如果無法對焦,相機將返回待機模式且不釋放快門。
相機立即釋放快門且沒有對焦。自拍指示燈將在完成拍攝時閃爍。


要返回單次或連拍模式,請關閉相機或將模式轉盤轉到其他設定。如果在個人習慣設定25中選定的時間後沒有執行作業,則選擇遙控模式前在效果中選擇的拍攝模式也將恢復。預設設定是一分鐘。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1: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康由1933起开始生产以尼克尔为名的镜头,直至目前已在世界各地销售了超过三千五百万支镜头。尼康镜头一直以清晰度高、反差大著称,用于新闻、建筑、工业、医学、翻拍、制版等拍摄用途。尤其难得的是质量稳定,从未发生大起大落的现象;在无数测试、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保持高质量的形象,因而取得了广大专业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的高度信赖。譬如,在1960年,尼康率先设计及生产非球面镜头。除此之外,尼康亦发明了ED(超低色散)玻璃,在1972年率先使用在300mm f/2.8ED尼克尔望远镜头上,现在更可以在多支尼克尔镜头上找到。到了1997年,尼康更成功生产全世界首支供微距摄影使用的自动对焦变焦镜头——AF变焦微距70-180mm f/4.5-5.6D ED。

自一九五九年Nikon的F相机问世以来,F卡口以其稳固的姿态被继承下来。到目前为止,它以其独特的完全的机械方式,稳步地完成了TTL开放测光,开放光圈值的自动补正,与程序模式的对应,AF的实现等等而进化而来。

Nikkor Lenses的惊人之处在于它不但保持其卡口形式的不变,而且通过增设机械性的信号传递机构而丰富其功能。为此,包含在设计上的变更和镀膜方式的改良,版本的升级在不断进行,即使是同一焦距的镜头也有数种的版本同时存在。为了让大家清楚了解,以下将Nikkor镜头上所标识的常见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归纳一下,如有失实的地方请大家补充更正。

D:代表镜头可回传焦距资讯,作为3D矩阵测光的参考以及TTL闪光灯距离的运算。所有AF尼克尔均内置有微型电脑,但D型镜头的微型电脑则拥有更多功能,这些镜头的特别之处是在于它能够提供主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的资料给AF尼康相机机身,于是乎使用3D矩阵测光及3D多重感应均衡补充闪光等先进功能得以实现。

1992年随F90上市,这些镜头采用新的电子设计,可为机身的高级测光功能提供焦点距离(distance,D)数据。距离数据使得机身可以计算闪光指数,从而改善闪光摄影。对于非闪光拍摄,距离数据对测光影响甚小。

G:为NIKON F MOUNT接环镜头,但无光圈环设计,光圈调整必须有机身来调整, 自从Nikon出了取消光圈调节环的G系列的镜头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这类镜头只能用在AF SLR上,虽然卡口的机械尺寸还是一样,但是G系列镜头用在MF SLR上,就无法调节光圈了。

2000年Nikon发布了第一支G系列镜头。这种轻巧价廉的镜头取消了光圈调节环,光圈只能通过机身进行手动或光圈优先设置。G镜头与F5、F100、F80、F65、F60、F50、F401、PRONEA和D1机身完全兼容,对于F4、F90、F70、F801和F-601M等机身,只能使用程序曝光和快门优先曝光模式。

G型Nikkor镜头操作简便,理论上没有误操作,因为它无需手动设置最小光圈。这是塑料AF镜头的延续,针对那些几乎从不手动设置镜头的摄影者。

现在Nikon有将G型头推广的趋势,生产了一批加入AF-S的G型镜头,包括一直未能正式出售的AF-S VR Nikkor 70-200/2.8G。

(2005年最新发售的G镜头,带ED和AD-S等功能)


S:即Ai-S方式。1981年开始采用的方式,为了用机械方式实现光圈优先(以至程序模式)的功能,针对过去的Ai方式的光圈连动杆的动作和光圈收缩的档数之间的非正确比例的不足,改变设计为正确比例的机构,而实现了光圈优先(以至程序模式)的功能。在镜头的光圈调节环上,其最小光圈(如f/16或f/22)的刻度和数字采用桔黄色以示和一般Ai镜头方式的区别。除了少数特殊规格的Ai镜头以外,大多数的Ai镜头都有被改成Ai-S方式的镜头版本。因为从Ai方式到Ai-S方式的出现仅仅不足4年的时间,所以两种方式的镜头结构,甚至外观都没有变化。

IF:是内对焦,在对焦时,前后组镜片都不移动,镜长不变。尼康开发的内调焦(IF)系统,在调焦时只有调焦镜片组在内部移动,而镜头长度并不改变,这样简化了镜头结构而使镜头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幅度减小,甚至有的超远摄镜头也可能手持拍摄,调焦也更快、更容易,内调焦系统还能缩短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并提高远摄镜头在近摄时的成象质量。

AF-S:有AF-S的镜头,代表这支镜头是由Silent Wave Motor(SWM)对焦,俗称超音波马达,优点是对焦速度快,可全时手动对焦,缺点是重量不轻、价格不低,尼康(NIKON)的SWM和佳能(Canon)的USM类似,使自动对焦更快速更宁静。



ED:Extra-low Dispersion的缩写,是指这枚镜头內含ED镜片,ED镜为超低色散鏡片,使镜头既拥有锐利又可以降低色差以作色彩纠正,并使影像不会有色散的现象。(色散:简单的说就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穿过光学玻璃时所产生的影像及颜色的分散现象。)从前,要矫正望远镜头上的这个问题,便要使用拥有特殊色散特性的光学物料——特别是氟化物不单十分脆弱,而且对温度的变化亦非常敏感,故此会使镜头的折射率产生偏差而严重影响对焦,所以尼康的设计师及工程师便联合埋手研究,最后制造出ED玻璃,它提供到所需的好处,而且全无氟化钙玻璃的坏处。由于这一个发明,尼康随后便发展了多种适合不同望远镜头所使用的ED玻璃。

VR:Vibration Reduction 的缩写, 大名鼎鼎的减震系统。为NIKON的防手震镜头的代号,可用于手持摄影在低速快门时,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不会因为手震而模糊。



DC:AF DC镜头,拍摄独特的人像,Defocus-image Control 的缩写,可作影像主体的前景或后景的柔焦, 采用尼康散焦影像控制技术,在镜头上多一圈控制柔焦程度的转环, 可以让摄影师转动镜头的DC环来控制前景及后景的球面像差的程度。光学柔焦, 能创造出极适合的人像摄影的焦外环状的朦胧效果,非一般柔焦镜片所能作出的效果。 现时亦没有其他镜头拥有这样的特别技术。

RF:Rear Focusing 的缩写,为后对焦镜头, 使用后组对焦系统的镜头,所有镜片都会被分成多个特定的镜组,而只有后部的镜组才会移动对焦。与IF不同的是,RF镜头对焦时,后组镜片会移动,但镜头长度不变。

CRC:Close-Range Correction,近距矫正系统,是用于广角镜的桶状变型修正的结构,可以使近距离对焦及增加对焦范围时,提供优质画面,在CRC系统中,镜片便构成“浮动镜片”的设计,对焦时每个镜组都会独立移动,这样可以确保近距拍摄时的镜头表现。CRC系统主要用于鱼眼镜,广角镜、微距镜及部分中距镜头上。

Aspherical Lens:镜头上刻有Aspherical Lens表明该镜头使用非球面镜片,能除去相差及其他的镜头色差等问题。尼康于1968年推出第一支拥有非球面镜片的摄影镜头,它们于短距广角镜的变形情况上尤为有用,再者使用非球面镜亦可以令到镜头的设计更轻更细。

尼康采用三种非球面镜片:精密打磨非球面镜片是最精细的镜头制作工艺,以达到需求极严格之生产标准,而这种镜片亦是大光圈广角镜头如AF尼克尔28mm f/1.4D或AF变焦尼克尔20-35mm f/2.8D 里所特有的;混合式镜片则是以特别塑胶模压在光学玻璃上,并使用在标准尼克尔变焦镜头之上;模压玻璃非球面镜是运用特别的金属铸模技术把独有的光学玻璃压制而成。AF尼克尔镜头当中,就如18mm f/2.8D、24-120mm f/3.5-5.6D及28-200mm f/3.5-5.6D都有采用这中镜片。

SIC:超级综合镀膜,以最大限度减少鬼影及光斑,减少在较长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及发挥卓越的色彩平衡及还原度。

M/A:自动、手动对焦自由切换。AF-S尼克尔拥有尼康独有的M/A模式,可以容许在没有任何时滞下由自动对焦转为手动对焦操作——就算是在AF伺服操作下和在任何AF模式时亦然。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1: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DX:专为尼康DSLR设计。Nikon公司的DX系列镜头专门为APS-C画幅的DSLR设计的镜头。Nikon公司第一支DX镜头是于2002年12月12日宣布,于2003年夏季正式发售的。



Macro:是指这枚镜头是微距鏡,或有微距的功能。



尼康有一套十分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所有技术措施的贯彻和产品质量的长期高度稳定,从光学玻璃原材料开始,经过各道复杂工序到镜头的最后装配测试都在本厂完成,并始终处于精密仪器和熟练技师的不断反复检查控制之下,虽然提高了成本而使尼康镜头售价较高,但却杜绝了不合格品漏检现象使每一位顾客都放心。遍布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尼康镜头不断起着宣传尼康高质量的作用,而且成为尼康与其广大顾客之间不断加强的强有力的纽带。





1933年
第一支Nikkor镜头发售;

1948年
第一支S卡口镜头推出;

1959年
推出配合Nikon F的第一支F卡口镜头,并推出世界上第一支用于摄影的变焦镜头Nikkor 85-250/4-4.5;

1963年
开发水下摄影镜头;

1967年
推出第一支采用近距矫正(CRC)的Nikkor Auto 24/2.8;

1968年
开始生产非球面镜头;

1971年
Nikkor镜头陪同NASA Apollo 15进入太空;

1972年
推出第一支采用超低色散(ED)镜片的300/2.8 ED;

1983年
推出第一支自动对焦镜头AF Nikkor 80/2.8 Ai;

1991年
第一支DC镜头AF 135/2 DC开始销售;

1993年
开始销售第一支具有CRC设计的鱼眼镜头AF Nikkor 16/2.6D Fisheye;

1994年
超长焦距变焦镜头Nikkor 1200-1700/5.6-8P ED开始销售;

1997年
开始销售世界上第一支AF变焦微距镜头AF Nikkor Zoom 70-180/4.5-5.6 ED;

2000年
生产第一支防抖动镜头AF VR Zoom-Nikkor 80-400/4.5-5.6D ED;

2003年
生产第一支专门用于APS画幅DSLR的专用镜头AF-S DX Zoom Nikkor 12-24/4G IF-ED。

[2005-07-20 10:53 补充如下]

(补充)按字母顺序排列:

A -- 最初始的刺刀式卡口镜头(1959年),被认为是AI的初始版本。

ADR (Aperture Direct Readout) -- 光圈直接读取技术,可以从相机上直接读取光圈的数值。在1977 年伴随着AI镜头问世。

AF-I -- 内建自动对焦马达与CPU的镜头系列。 镜头上内建的晶片会将对焦物的距离传回相机机身作为测光的参考,因此所有的AF-I 镜头都属于D型镜头。问世于1992年。

AI (Automatic Indexing)-- 自动最大光圈传递技术,问世于1977年,是Nikon F卡口的第一次大变动。AI是指将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传递给测光系统以便进行正常曝光测量的过程和方法。当一个AI镜头被装在兼容AI技术的机身上时,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在机械连动拨杆的自动接合和驱动下传递给机身的测光系统,以实现全开光圈测光。代表镜头:Nikkor AI 50/1.4

AI-P – 配有芯片传送技术的AI镜头,问世于1988年。

AI-S(Automatic Indexing Shutter)-- 自动快门指数传递技术。在1981年,Nikon对全线AI镜头卡口进行了修改,以便使它能够与即将投入使用的FA高速程序曝光方式完全兼容,这些修改后的新镜头就是AI-S卡口Nikkor镜头。根据镜头光圈环和光圈直读环上的橙色最小光圈数字以及插刀卡口上的打磨凹槽,非常容易识别。当AI-S镜头用于Nikon FA机身时,它能够根据自身的焦距向机身提供信息以选择正常程序或高速程序,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方式时,它们能够在非常宽的光照范围内提供一致的曝光控制。(因为AI-S镜头是为FA上的曝光“自动化”而定制的,因此机身的自动曝光连动拨杆能够非常流畅地控制AI-S镜头的光圈,以达到更为快速而精确的曝光控制)。 代表镜头:Nikkor AIS 50/1.4。

ASP(aspherical)-- 表示含有非球面镜片的镜头。

C(coating)-- 一种在Pre-AI镜头上的镀膜的标识。

CRC(Close Range Correction)-- 近摄校正技术。采用浮动镜片设计,保证近摄时光学素质不下降,例如AIS 24/2.8、AF 85/1.4D IF之类均采用了CRC技术。


E – AI镜头的一个特殊型号,问世于1977年。这个型号的镜头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所设计的, 重量轻,塑料结构,光学性能良好。


IX -- 1996年Nikon为APS相机Pronea发布的价廉、紧凑的镜头。性状与塑料AF-D镜头相同。不能适配于非APS机身。减少了预留给反光镜的空间,意味着这类镜头不同用于35mm相机,而且像场也太小,不足以覆盖35mm胶片。但是标准的AF镜头却可以用于APS相机。

K – 另一个Pre-AI 型号的镜头,特点是使用了橡胶对焦环。

N(New)-- 新型镜头,尼康一些改进型镜头的标志,例如著名的AF 80-200/2.8D ED(N)

NIC(Nikon Integrated coating)-- 尼康复合镀膜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眩光和鬼光的出现。

P -- 内置CPU镜头。机身内置聚焦马达是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但这个策略对巨大的望远自动镜头并不能很灵,这使得Nikon新机身无法高效使用望远镜头。1998年Nikon发布了内置了CPU手动聚焦长焦镜头(P),以满足AF机身先进的自动曝光功能,从而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P型镜头看起来和AI-S镜头是一样的,但这些镜头却拥有AF镜头的电子和大部分性能。目前只有3支P型镜头:500/4 IF-ED、1200-1700/5.6-8 IF-ED和45/2.8。

PC(Perspective Control Lens)-- 移轴镜头。移动镜头光轴调整透视的镜头。多用于建筑摄影。所有的PC镜头都属于AI 或 AI-P 镜头。

RF(Rear Focusing)-- 后组对焦技术。与IF不同的是,RF镜头由后组镜片(rear lens groups)完成对焦。由于后组镜片比前组镜片要小,易于驱动,所以保证了迅捷的对焦速度,而且镜头长度一样不变。RF对改善成像质量亦有贡献。代表镜头:85mm f/1.8D AF Nikkor

S(Slim)-- 轻薄镜头。Nikon一些薄型镜头的标志,例如AIS 50/1.8S。(和前面的有所不同)

SIC(Super Integrated Coating)-- 超级复合镀膜技术

TC(Tele-converter)-- 增距镜


遮光罩:

HB -- 卡口固定式遮光罩

HE -- 为长镜头而设计的加长遮光罩

HK -- 转入式遮光罩

HN -- 螺口拧入式遮光罩

HR -- 橡胶制造,通常通过螺口拧入

HS -- 类似镜头盖卡在镜头上的遮光罩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4: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CMYK模式下打造照片的中性色
原帖在这里:http://bbs.photops.com/164367ps1ps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4: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4: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4: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4: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4: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婚纱废片的处理,原贴在这里 http://bbs.photops.com/191296ps1ps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9 02:49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