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5 0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D70使用手册
http://www.yexie.net/blog/2007_06_01_archive.html
D70s JPG直出片方法
1.色彩模式:I(人像,皮肤发色效果好,略粉红,细腻)/II(后期要调整的)/III(风光摄影,偏蓝绿色效果)
2.色调补偿:0推荐。+1(所有颜色,都浓烈一下,一般天气会让皮肤偏红),+2阴天(雾天使用)
3.锐化:0推荐。+1(图片锐利些)
4.色相:0推荐。注意,-为色轮偏红,+为色轮偏兰。是整个颜色都偏移,建议不要随便更改。
5.白平衡:D70S的自动白平衡推荐。麻烦些,可以使用一张白纸,遮镜头前,手动设置白平衡,方法,白平衡键按下,转动主拨轮,看到液晶现实上PRe,跳动,松开白平衡键,按下快门,此时不拍照,相机搜集此时的白平衡数据,调节完成后,现实good。
6.曝光补偿:由于尼康测光偏保守,以便保留亮部细节,所以,我们反其道,曝光补偿+0.3是适宜的。想鲜亮些,+0.7。
7.拍好后马上看直方图,暗部,亮部,面积都较的的,中间峰的面积也较大的,也就是说,明暗都有很多信息被记录的,照片是相当好的。若不满意,调节曝光补偿。
8.如果您仔细看过尼康的资料,它会告诉您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在经验摸索尚无规律,拍照时间很紧(刚买不久,要去旅游,照片不好,会招人嘲笑高贵的相机差劲的技术),那么,用模式按钮,人像,用人像模式,风景用风景模式,若要稍微调节,可以调节曝光补偿+0.3或0.7。效果极其好。
尼康D70自定义曲线的选择
如何选择自定义曲线,关键是要看曲线使用后究竟到达到了什么效果。
众所周知,尼康单反的成像比较暗。如果看惯了傻瓜数码的成像后,你会觉得尼康的成像简直是难以忍受。然而,我们仔细的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尼康的内部成像运算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图像的层次感非常分明。细节部分保留得非常完好。非常有利于后期的影像再处理。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定义曲线使用后对尼康的原始味道的保留程度。这需要与不加曲线的情况进行反复的细致比较。
1. 风景照时,多注意,在画面亮度提升的前提下,局部细节的变化。特别注意一些反差比较大的地方。如蓝天和白云。有些曲线使用后,在蓝天衬托下的白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 在人像照上加上曲线后,要特别注意,衣服的皱褶部分。是否有生机。在这里,vivid 这个词最好翻译成生动,而不是鲜艳。仔细体会,生动和鲜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生动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成像品质。
建议:
1. 先不要在相机里上载自定义曲线。因为,相机只允许一条自定义曲线 (其实一条已经足够了),换来换去,不胜其烦。可以先在Nikon Capture 4.1里先行比较一下,选一选自己喜欢的2-3条曲线。然后再上载,进行进一步的甄别测试。
2. 网上的曲线,大部分是给D100量身定做的。D70比D100在画面亮度的提升上面已经比较明显了。因此,D100曲线最好不要用在D70。
简评几条曲线
1. Fotogenetic_white_wedding_v35 D70的味道几乎没有了。这可能与作者的外形,性格有关,比较的阳光。建议不要使用该曲线。
2. jt_all-in-1 curve, 适合于户内,户外,以及闪光的使用。但感觉起来,对比度稍弱。
3. Standard 曲线,保持了D70原味。换面亮度提升也很有力,但似乎画面又不够生动。当然这种差别是相当的微小的。建议可以使用。
新下载曲线在这里,包括Standard和more两条曲线。实践证明Standard比较好。http://lab.xitek.com/curtner/d100fans-D70.rar
Labels: 自定义曲线
posted by Melody at 10:25 PM | 0 Comments
Thursday, June 14, 2007
Nikon D70的CCD与快门
最近关于D70有许多问题在海内外被讨论,其中部分问题点有不少人怀疑原因是与D70采用的结合机械式跟电子式的快门方式有关。在此不讨论是否真有关连,只综合最近日本摄影杂志一些D70的专访。Nikon工程师对此快门及CCD的说明。给读者参考。
D70采用的CCD,从表面上看与D100采用的CCD同样是610万有效画点。但实际上D70采用的CCD是个完全不同制程的新产品。规格上较重要的变更点是:
(1)CCD资讯读取方式改为Progressive Scan方式
D100采用的CCD是interlace方式,CCD资讯读取时需分2次执行。而D70的CCD为Progressive Scan方式只需一次便可一口气读取CCD全部资讯。使CCD资讯读取速度增高许多。
(2)搭载电子快门功能
D100采用的CCD,因当时技术能力的关系,没有具备电子快门的功能。经过一年半的技术累积,D70虽同样是610万有效画点CCD,但搭载有电子快门功能。
新CCD在进步的同时价格也下降许多,且以上的CCD资讯读取方式改变及搭载电子快门功能,也使D70不需要精密控制曝光诉时间的机械快门,只需构造简单的遮光机械快门,便可达到更高的快门速度(曝光时间)、D100最高1/4000秒、D70最高1/8000秒。
同样的例子可见于Canon的1D与1D MKII及Nikon D1系列及D2H。1D与D1系列是采用有电子快门功能CCD。结合机械式跟电子式的快门方式使最高快门速度达1/16000秒,而新产品的1D MKII及D2H因CMOS(LBCAST)无电子快门功能,最高快门速度达反而降至1/8000秒。
Nikon对D70的新CDD采用,而只需构造简单的遮光机械快门降低成本,认为是个大成就。几忽各杂志专访中,Nikon工程师均会提起说明。D70中的机械快门主要作用只是控制遮光,也就是说只需负责在曝光时间外不让任何光线进入CCD,而不需有精密控制曝光诉时间的功能。
D70的机械快门是采用一片式构造极简单的机械遮光快门帘(D100为二片式),除了使制造成本降低很多外。快门动作时快门帘间的摩擦减少,CCD入尘原因之一的快门帘摩擦时产生的微小碎尘亦减少。且使快门寿命延长许多。
不过结合机械式跟电子式的快门方式并非无缺点,例如太阳等高亮度的被照体以高速快门拍摄时,摄入影像中高亮度被照体会在垂直上下方向有拉长的现象发生。
[ 本贴由 大海 于 07-12-5 10:05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