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虎头蛇尾

我的名字叫咪咪_咪咪,爸爸有话要对你说(续一)

[复制链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0: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菠萝蜜 于 07-7-10 11:14 AM 写道:
别人的小说,或许也是我们的现实?

        
小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是可以虚构的,但对社会的认知是不大容易通过虚构来让读者接受的。当代日本最畅销书作家,甚至有人不愿意加上“之一”的村上春村,恐怕也是有了切肤之痛后,才写出《舞 舞 舞》这种作品的。因此,俺认为,土地的倒卖,利益集团的种种手段,是日本经历过的一个社会阶段,也是俺们正在经历的一个阶段。社会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规律在人们没有完全认知之前,有时就会以一种极端丑恶的方式表现出来。生活在其中的人所能做的,只是推动认知的过程,加快通过这一过程的速度。企图跳越某个社会阶段,往往会拔苗助长,往往需要回头补课。  

       稍微扯远一点,《雍正王朝》,大家都看过。雍正推行的改革之一,叫“摊丁入亩”,说通俗一点,就是将原本按人头收税的方法改成按土地收,这样的改革可以让穷人少交或者不交税,富人要多交税。这样的改革触及利益集团的利益,推行起来很难,因此杀了不少人,硬推下去,有了成效。雍正一朝好象只有二十三年,他从他爹手上接过来时,朝廷岁入只有几百万两的银子,到他撒手归西,岁入已经是几千万两了。政府有钱,下层的老百姓少交税,这个政策好,雍正也有了底气,说了一句:永不加税!

       民富了,国强了,老百姓最愿意干的事就是生孩子。乾隆朝是中国人口增长的一个高峰,俺没查资料,印象里是人口首次过了亿,到后期好象接近三亿。人多了,政府要管的事就多,可办事的钱还是按亩来收,如果满足人口增加的粮食产量除了来自于开垦土地,同时也来自于耕作技术的进步,税收就没法同步增长。乾隆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有人提出加税,可他爹有言在先:永不加税!剩下的办法就是官员的工资几十年不涨,工资不涨物价涨,一、二年不涨工资可以用三个代表糊弄一下,年年不涨,就难保官员们自己想法子涨。一旦成了风气,出个把和申,不太奇怪。

       当然,这只是乾隆朝由盛转衰遇到的诸多问题之一。社会已经开始资本化了,没有及时地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特征的货币体制,是一个更大的根源。只可惜,这个认识是现代人的马后炮,当时的人认识不到,以至于乾隆死后不到五十年,洋鬼子就拿着枪炮,带着鸦片打了进来。

       俺们由住房分配制转到住房商品化,只走了十年,十年来房价年年涨,对此大家都有意见。房子越住越大,越住越好,大家是没有意见的。如何做到房子越住越大,越住越好,越住越便宜,恐怕回到住房分配制去,是不会有出路的。只能是更加深入地认识房价后面的经济规律。好在现在没人说“永不加税”的话,说了也没人当回事。

       今天在码头值班,闲,忍不住,说了这么多闲话,有不当之处说出来,俺可以改,千万别封贴,将咪咪一块赔进去,损失就太大了。:

[ 本贴由 虎头蛇尾 于 07-7-15 15:27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6

帖子

81

积分

游客

积分
81
发表于 2007-7-11 11: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封贴,将咪咪一块赔进去,损失就太大了。
----------------------------------------------------------------------
这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愿看到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6

帖子

858

积分

游客

积分
858
发表于 2007-7-11 1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湾让我又长见识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8

积分

游客

积分
18
发表于 2007-7-11 12: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 于 07-7-11 10:21 写道:
9494,杜拉拉家的小蟀锅很猛的~而且,如果一个人能同时用海湾和小虾米俩ID,为什么就不能两个人同时用杜拉拉这一个ID捏。。。

如果这还看不出那些文章是那个黑社会大哥写的,我也白混了。
看不出来的,估计是煤DD和胡GG吧:

所以,吹捧的话早就说过了,大学毕业同学给我的留言清一色的都是此人能黑白通吃
结果这么多年了,走白道总是不成,还是走黑的吧,跟着大哥混饭吃:cool:
[B][color=green]错综复杂、不三不四、乱七八糟:动静有常、刚柔断矣[/color] [/B] 红帆船:http://www.falvjia.com/u/1210/index.html http://www.cye.com.cn/2009/zhexu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发表于 2007-7-11 14: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头大哥777”已被警方控制,律师如是说:

 吉林常春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亮说,如果带头大哥777博客内容准确无误,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0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如果股市分析中存在错误,根据规定,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说对了你得坐牢,说错了你也得坐牢。::27:::27:::27:看你还说?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1

帖子

392

积分

游客

积分
392
发表于 2007-7-11 16: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咪咪不懂股市,只是感觉股市如同草原的天——说变就变。咪咪找了个跟股票打过交道的人,网名叫龙某某,故事就从这位龙君开始。

        A、昨天——为了忘却的纪念

       龙君上世纪90年代在政府供职享受过股票“贿赂”,那些股份制改造的企业把1元的原始股卖给他们,权当公关。龙君买的股票鱼龙混杂,“琼民源”挺有点背景日后蛮争气的上市了,起初的一年多时间,民源的股价从未上过2元,后来略有起色龙君便在3元时卖了。

        龙君自以为太了解民源了,除了在灵山镇建个半大不大游乐场,民源没啥像样的产业,股价3元那已是天上掉了馅饼。谁料民源随即变成疯牛、股价一直涨到23元,即使后来演变成民源事件被停牌一年多,又成功变身为中关村股价仍能模高30元。

        龙君少赚20元得到的教训是:股价跟什么都可以有关系,就是跟业绩没瓜葛!民源海南公司醒目的牌子,直到去年还挂在游乐园那残破的红墙绿瓦的大门边,这成为龙君每每去美兰机场路经灵山永远的痛。

        切肤之痛教育了龙君,海南金海有色上市后龙君坚定持有,直到股价过了20才抛。捂得住才能成金子,龙君算是得了回真经。

        龙君没时间炒股,对炒股也没啥兴趣,但龙君对一次擦肩而过的炒股热情幻灭却耿耿于怀。那年时值香港回归,国内一家航运上市公司有事托请,因为跟公司的常务副总裁捻熟,龙君到该企业时顺口问:公司股价如何了?总裁惊奇:你啥时炒股了?龙君嘻言:没炒就不能问问?总裁笑着点击鼠标:现在的股价是6.4元。

        个把月后总裁和董秘在酒店答谢龙君的工作帮忙,龙君在筵席上不客气地责怪他们:你们哥们太不够意思,股价今天涨到11块了,早前你们却一点风都不透。两位高管只是陪笑开托:我们哪知道股票要涨,再说都知道你不沾股市,怪不得我们呀。龙君并不买帐地说:我是不炒股但没说挣钱的股不炒,今天你们得告诉我现在买你们股还有没有戏?二位仁兄只说:你要有信心就买,否则赔了我们不是不好见面?炒股风险自负,这可是党的教导。

       若干年后两位高管离开了公司也离开了业界,才向龙君和盘托出:当时公司跟国泰君安达成协议:公司有5个项目题材,君安拉第一把桩,目标10元,以后谁来跟风就不管了。谁料只出了三个题材股价就飙过了10元,公司知道内幕的不超过5人,连财务总监都不知情。那时董秘出差到深交所都是行色匆匆唯恐人家问起股价异常,这种机密谁也不敢透。所以股价到了11块我们没法给你建议。

       龙君明白了:股市确有内幕,但股民雾里看的花往往不是洛阳牡丹。股民跟政策博弈,跟桩家对赌,跟黑幕困斗,其实是比堂吉柯德还要伟大的史诗。股改前,上证指数在998-1600的泥潭徘徊数年,那个哀鸿遍野的年代,足以成为老股民为了忘却的纪念。


       B、今天——不是最后的疯狂

       1、新股民

       新股民是相对于老股民概念派生的群体。但新股民的定义比较模糊,凡新开户的都叫新股民,07年才入市的也会被划入新股民的范畴,简单的说没吃过牛肉但见过牛跑的股民谓之“新”也。

       新股民是被今天散户打败基金,私募击溃公募,股神辈出的牛市唤醒,也想吃口牛肉跟巴菲特为伍的大众。在半夜鸡叫的5.30大跌之前,新股民知道牛能顶人,但没见过牛还会从4300的高位一头跌下掀掉自己的荷包。

       2、市盈率

       新股民是让“人有多大胆,牛市就有多高涨”忽悠入市的斗牛士,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啥叫市盈率。“股票市盈率,就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实际上,市盈率指标是一个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假设每股盈利都归股东所有,并全部分红,也就是说,市盈率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当派息率为100%时,经过多少年我们的投资可以通过股息全部收回来”。

       5.30以前股市的加权平均市盈率是40,个股市盈率超过100的俯首可拾。你要是告诉老百姓把1万元放进股市,最快40年甚至100年才能拿回本,再没文化的老百姓也不会干;但老百姓看见拿1万元进股市赌,一年两年就能赚2万3万,你老是念叨炒股有风险就太不厚道了。

        3、流动性

        诱惑股民的理论最响亮的词儿,叫“流动性过剩”,说白了就是中国现在的钱太多没地方搁,所以房价必升股价必涨。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有三:1、居民储蓄高达16万亿;2、外贸顺差剧增、外汇储备全球第一、超1万亿美元;3、本币升值、汇率两年间从8.26升至7.59一路高歌,美国人还不满意。

       储蓄从2001年突破7万亿增至2006年的16万亿,年均增加1.5万亿!以前没见专家议论20%的储蓄增长会形成流动性泛滥诱发股市大涨;2001年的外汇储备是2100亿美元,外贸顺差的年年扩大使外汇储备每年成百上千亿的增加,03-04年更高达2000亿的增幅,换算为本币已是1.6万亿元的增量!那时也没见央行用票据对冲回收来围堵流动性,股市依然死水微澜;本币确实升值了6%,但中国人又没法拿人民币去炒道琼斯、纳斯达克,所以A股升值是有道理的,但A股狂涨让人不谙其道。

        疯涨的股市让经济理论变得苍白,让股票分析的数据模型失效。涨了就是硬道理,新股民终于相信,人民群众这回是创造股市新高的动力。人们拿出箱底的存折,砸锅卖铁甚至举债借贷参加股市“大跃进”的合唱。

        5.30以前,入市的人们如同上了“百家乐”赌台的闲家,看准了牌局的线路——押大没错!郭美美那首歌《不怕不怕》唱得壮胆:“一个人睡也不怕不怕啦,勇气当棉被。夜晚再黑我就当看不见,太阳一定就快出现。”太阳就是十七大就是奥运08,股市的太阳就快朝1万点冉冉升起了。

        5.30以后,散户打败桩家的豪言不太时髦了。政府实行股改开办了全流通的新股局,但新股民的力量并没有改变股民跟政策博弈,跟桩家对赌,跟黑幕困斗的格局。拿着存折入市的股民虽股值折损还是不怕不怕的,仍可学老股民刮骨疗伤套住了就放着,十七大和08奥运走着瞧吧;而那些举债借贷果真幻想虎头在吊床晃悠童话的股民,即使拿勇气当睡袋也要因为债期的逼近而夜不能寐了。不是股市惹的祸,而是赌市诱惑的过。

        4、慕君的股事

       老股民也是从新股民的道路上走过来的。龙君的同窗慕君是个老股民了,他在心惊肉跳的股市里受过伤、脱过皮如今磨砺得从容淡定。

        慕君玩股有两个“坚定不移”,一个是资金仓位的坚定不移:只拿三分之一的自有资金入市,股市再红火也不挪用储蓄和债市资金追加投入;另一个是规避千点的风险坚定不移:当沪指每接近一个千点就出货减仓,本金主力撤离只留下利润持仓,等沪指在新千点的平台盘整的时候再择机建仓增持,至70%仓位时观望。而一旦大盘反转深度回调造成其所持的个股跌停,则在两个跌停开始分批吃进,跌停一次吃进一批,至满仓便停手止步了。

        慕君玩股的手法算是谨慎有余而进取不足,但5.30照样把他套住,幸运的是沪指重回4200点时他逃了出来。慕君说不少老股民现在炒股都注意防御手段了,有的甚至比他还要极致,在3000点和4000点时全部空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慕君玩股跟其他股民炒股的区别,在于他资金投入的节制,慕君也会追涨但决不会因为股市疯涨而追加资金来增加持股。虎头说的“如果俺有一万亿的股票在手上……”的梦想,慕君不会去追寻因为他已经到了远离童话的年龄。所以慕君不会把存折全拿到股盘上坐台,不会举债借贷入市,当然更不会把心爱的帐篷抵押融资炒股。慕君以为,赚钱是无止境的,但FB这一辈子则剩下万把天了,把帐篷押出去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变幻莫测的股市使慕君远忧近虑交集。他虽然对股市的千点位设置防御,但受资金组合的制肘,当股市在几百点的区间振荡时他就无法启动防火墙了,是其远忧!慕君自有股市帐户,而他家有另一帐户归父母兄弟妯娌共用,其中既有老股民也有新股民,个股所爱五花八门,基金蓝筹混成一缸,股市大涨是个和谐社会,半夜鸡叫则怨声载道。股市开户过亿涉及股民3亿用不着慕君操心,但他的两个坚定不移在家里没有市场,新股民愿听“大牛市要有大思维”,此乃近虑!

         慕君曾是中国资产最大的银行的信贷处长,如今去了资产管理公司担当投融,并兼任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他坦言:欲望无节制,今天的股市仍将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不是最后的疯狂。


[ 本贴由 杜拉拉 于 07-7-11 18:56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0

帖子

3030

积分

游客

积分
3030
发表于 2007-7-12 20: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杜拉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93

帖子

3235

积分

游客

积分
3235
发表于 2007-7-12 21: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糖果果


: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view_blog.asp?idWriter=206457&Key=332482645&BlogName=meiz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8

帖子

1003

积分

游客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07-7-12 23: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

好听的故事。对我这种愚笨的人有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1

帖子

392

积分

游客

积分
392
发表于 2007-7-15 0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头蛇尾 于 07-7-11 10:49 AM 写道:
小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是可以虚构的,但对社会的认知是不大容易通过虚构来让读者接受的。当代日本最畅销书作家,甚至有人不愿意加上“之一”的村上春村,恐怕也是有了切肤之痛后,才写出《舞 舞 舞》这 ...



                                      《摸着了石头咋就不过河?》

      虎头在码头值班闲着却没给咪咪摸回鱼头虾尾来,咪咪原本是有意见的。但看了虎头上述缜密的评述,咪咪为虎头对社会发展的稳健思考和慈悲包容所打动。咪咪且把对鱼斤斤计较的私心搁下,也谈些对社会发展的一知半解。

      “社会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规律在人们没有完全认知之前,有时就会以一种极端丑恶的方式表现出来。生活在其中的人所能做的,只是推动认知的过程,加快通过这一过程的速度。企图跳越某个社会阶段,往往会拔苗助长,往往需要回头补课。”虎头这个深思熟虑的主旨无懈可击,咪咪十分赞同。

      咪咪要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距离。小平同志善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述他的思想和理论,和他的“猫论”并驾齐驱的好像叫“石头论”——改革开放要摸着石头过河。然而,在中国当今社会人们常常发现,明明已经看清楚石头了,水流也很平缓,但总是嬷嬷唧唧才过河或者即使摸着了石头也不过河。这些认识和实践的差距便是紊扰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困惑。

      虎头引征了雍正年间的税赋改革示例,咪咪也沿引当代税赋改革示证。新中国最伟大的税赋改革是04年开始用5年时间减征直至免征历时2600年的农业税,在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是唯一征收农业税的成员国。

       依照经济理论和国情中国应该早在哪年就免征农业税?这里不便展开,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2003年以前!那么舆论在歌颂伟大决策的时候,何曾追问这滴甘霖为何姗姗来迟?咪咪担忧“推动认知的过程,加快通过这一过程的速度”容易被解读为“只待水落方能石出”的籍口,进而宽恕迟来的爱。

      再有就是利息税的取消。取消利息税对股市利空的这只鞋子至今未落,股市涉及3亿股民,但利息税更与13亿百姓储蓄的利益攸关。杨百佬说“8年了!利息税,别提了”,因为这项刮富于民的课税生下来就是孽种,跟它“启动消费和均贫富”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除了把老百姓的那点儿保命钱变成负利率它就没有别的功效了。

       利息税这块压在百姓心上石头,地球人都知道。咪咪原来想得天真,政府把印花税提高岁入4000亿,顺手就把每年区区500亿的利息税给免了。到头来仅仅是人大通过授权减征或免征而已。咪咪不明白,都摸着石头8年了咋就是不愿过河呢?猪涨价了据说政府谋划给低保户补贴吃肉,鱼也涨价了谁想着给咪咪补贴呢?办法倒有就是让虎头不玩摄影改钓鱼去,虎头能干吗。

       如果利息税是老鼠,咪咪一定以比虎头镜头自动对焦还要快的速度拿下,让虎头的存款不再扣息来抵消鱼价的上涨。

[ 本贴由 杜拉拉 于 07-7-15 00:49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6 22:28 , Processed in 0.0625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