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海

兵器军事知识专贴-武直十高清大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08: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就这么多了,大家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09: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章节,有的话我再找找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9-5-23 18: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人笔下的“圆明园大劫难”

  [法]伯纳·布立赛

  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在《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中,以战争亲历者的日记和回忆录为依据,描绘了英法联军官兵贪婪地抢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无情地破坏华丽辉煌的宫殿,最终在熊熊烈焰中将这座举世无双的御苑毁为废墟的经过,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展现了一幕真实而又触目惊心的历史。

    “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法军和英军就向圆明园挺进,两军决定在那里会合。晚上七点钟左右,法国人到达夏宫圆明园的正面。历史学家皮埃尔·德·拉戈斯这样描写那个时刻:“大家以为大敌当前,殊不知只是一场《一千零一夜》之梦。据说,面前这座闻名的宫殿,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的欧洲人见过。还有不确切的传闻说,那里面尽是奇珍异宝。”卡斯塔诺大夫写道:“对这座宏伟建筑,大家没有任何概念,心境都是怪怪的。 ”

  10月6日晚,圆明园这座大清国皇帝的正式宫邸,几乎未遇抵抗就被法军占领了。惊叹不已的孟托邦将军10月8日给朗东元帅的信中曾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这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

  海军上尉巴吕对大家的感受作了如下概括:“当看到这座宫殿的时候,不论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哪个年龄,还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大家所产生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压根儿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与之相比;绝对地震撼人心,为确切表达而说出的话是,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即便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宫殿里的好东西”

  于是,出现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怎么处理这里的所有财宝?

  在《回忆录》中,孟托邦将军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叙述洗劫圆明园的各种细节。他写给葛罗男爵的公文,也只对情况做了扼要介绍:“我于昨天晚上到达中国皇帝的夏宫,它已经被放弃,但无数财宝都留在里面。我已派人通知格兰特将军,请他和额尔金勋爵一起来到这里。我们平分了那些财物。但我们只能拿走其中极少一小部分。即便有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那座宫殿里的所有好东西。”后来,为挽回信誉,孟将军又申言道:“由于我们的交通工具有限,不可能想把那里面的东西全部都弄走。”

  他还写到对一座衣料库的抢劫。那里面存放的丝绸多得令人难以相信。他解释说,那都是皇帝为自己和朝廷所用而储备的。孟托邦说,到了联军手里,这些华丽的丝绸的用场变得很拙劣蹩脚,比如:用来当绳子在营地拴马,做包袱布用来包扎在宫里弄到的东西,剩下的就都丢给跟在部队后边的中国人。

  孟托邦对抢掠储藏中国档案的文源阁尤感遗憾。档案是由许许多多五十厘米见方的画组成,每张画下方都有说明。他写道:“整个中国历史应该都在这套画上,画的颜色仍然那么鲜亮,就好像刚刚画成似的。”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

  当时二十岁的莫里斯·埃里松,后于1886年即圆明园遭劫二十六年之后,写了一本关于那次中国远征的书《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他在书中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讲述对圆明园的大掠夺。埃里松还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加以比较,这起码是人们没想到的一点,在此值得一提。他津津乐道地对两个“联合的民族” 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能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见鬼!他们是从哪儿弄到的试金石?”

  由此看来,掠夺方式和手法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就看你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

    “炮兵们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

  埃里松以一个普通目击者的身份目睹了对圆明园宫殿的抢劫行动,他把此称为“印度大麻吸食者的美梦 ”:“面对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开眼界,忘都忘不了。人头攒动,肤色不一,类型各异;那是世界人种的大杂烩,他们一蜂窝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银财宝扑去;他们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喊叫着。”

  他描写那些士兵:“一些人埋头在皇后那一个个上了红漆的首饰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几乎淹没在丝绸和锦缎堆里;有些人胸前挂满大珍珠串,把些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内衣、军帽里满揣满掖。还有些人抱着座钟、挂钟往外走;工程兵带着斧头,他们为了把镶嵌在家具上的宝石取出来,就挥斧把家具劈开。还有那么一个人,看见一个漂亮的路易十五时代的座钟,因为表盘上的时间数字是水晶石的,他以为那是钻石,就把那表盘取了下来拿走。时不时有人呼叫:‘ 救火!’人们慌忙赶过去,东西掉得满地都是,火舌舔噬着宫殿的豪华内壁,大家用丝绸、绸缎床垫和皮货压息火焰,那真是一场印度大麻吸食者的幻梦。”

  皇家宫殿被抢劫破坏的悲惨场面令埃里松感到难受。他从宫殿走到庭院,观赏这座园林,觉得舒服些。不过他又看见到处都是跑动着的抢劫人群,他们“朝宫殿、宝塔、文源阁跑去”。

  夜幕降临时,埃里松才回到营房。他遇见一些士兵,个个都满载着战利品,从银质锅到天体望远镜,还有六分仪,五花八门,其实他们肯定带不走这些东西。他还特别强调了英法两个军营的不同之处:“英军军营里人也同样很多,但一切都极为有序。而在我们这儿,整个就是个化装舞会。炮兵们回来时,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胸前挂满了清朝大官的朝珠。人家那边则把东西都码放在各个营帐里。”

  正因如此,在圆明园前度过的第二个夜晚是“难以忍受的、嘈杂的、令人晕头转向的”。埃里松还写道,孟托邦将军在法军军营中,在扮成大清国官员或公主的士兵中走来走去,像父亲一般规劝他们把那些华丽俗气的旧衣服脱去,把那些笨重的战利品扔掉,并向他们许诺说,到了北京,他们会搞到更好的物件。炮手迪博斯克拉尔服从命令,把已经抱在怀里的东西包括满满一桶首饰统统扔到了地上。

    简直是梦魇的一夜……

  “撤离劫掠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

  第二天,10月8日,抢掠又开始了,而且变本加厉,大概持续了48小时。

  如果说经过两天的抢劫,“法国人的军营看上去像个巨大的旧货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毫不为奇,阿尔芒·吕西也如是说。

  “法军宿营地出现人们所能想象的最奇特最热闹的景象。帐里帐外堆满各式各样的珍稀物品,这是一日之间发的横财,盯着它,寄托着多少梦想……人们看见那些士兵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缺乏远见,生性破坏,考虑不到行军劳苦,把丝绒绸缎往背包里猛塞,就好像只要走那么一程路就能把这些东西送给家乡人似的。

  后来,气恼时,就把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砸碎、撕烂或者弄脏。各处都是些豪华家具、丝绸,以及皇帝嫔妃们的那些以金丝线绣的裙袍,再就是眼巴巴看着这些东西带不走而挂在脸上的一副可怜而又可鄙之相。至于银子,多得几乎不屑一顾,因为那东西分量太重。拿价值 480法郎的一块金条去换几瓶烧酒或者苦艾酒,这样做的士兵不止一个两个。”

  巴赞库也描写过法军军营令人惊愕的场面:“那里营地看上去根本不像军营,怪诞得出奇。加金丝交织的织物、五光十色的丝绸锦缎、艺术品、青铜器、极为精致的宝物匣,统统堆在营帐前,有的被撕裂,有的东西只剩下半个。”

  最后,让我们听听贝齐亚上尉的感叹:“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劫掠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这悲惨的战争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5928

积分

游客

积分
5928
发表于 2009-5-23 1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 没看到虎头的回贴
不要以为车技高明就可以决定一切..就算是舒马赫..也在1999年的银石赛道撞断了腿.. 不要以为车辆很坚固..就算是奔驰..也未能在撞柱的时候保住英格兰玫瑰的性命.. 不要以为好运会永远同在..就算是受到上帝的垂青..他老人家也会有打盹的时候.. 所以..请谨慎驾驶..为了爱着你以及你爱着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9-5-23 2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卡 于 09-5-23 07:39 PM 写道:
奇怪 没看到虎头的回贴
是不是系统有问题,大海刚发“越军藏匿尸体”时,俺也看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4

帖子

5313

积分

游客

积分
5313
发表于 2009-5-24 1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慢慢看。
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道浪迹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5928

积分

游客

积分
5928
发表于 2009-5-24 16: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大海找到了。。我也慢慢看。。
不要以为车技高明就可以决定一切..就算是舒马赫..也在1999年的银石赛道撞断了腿.. 不要以为车辆很坚固..就算是奔驰..也未能在撞柱的时候保住英格兰玫瑰的性命.. 不要以为好运会永远同在..就算是受到上帝的垂青..他老人家也会有打盹的时候.. 所以..请谨慎驾驶..为了爱着你以及你爱着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4: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真假,但是网上的图片比较多,传说中的歼十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4: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头蛇尾 于 2009-5-23 21:05 写道:
是不是系统有问题,大海刚发“越军藏匿尸体”时,俺也看不见。

是的,如果看不见,就要修改自己的每页,我都是看不到就修改成20,再看不见就修改成15,总有一个看得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9-5-27 14: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4日,泰米尔猛虎组织国际关系负责人赛瓦拉萨·帕特马纳坦发表声明证实,该组织领导人普拉巴卡兰确实已被斯里兰卡政府军击毙,猛虎组织剩余成员“愿意放下武器与政府进行对话”。至此,斯里兰卡政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持续26年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是什么因素让斯里兰卡政府军扭转颓势、彻底打垮猛虎组织的?外界大力渲染的斯里兰卡“人道主义灾难”真实情况如何?西方国家闪烁其辞的“中国帮助斯里兰卡取胜”的说法真相怎样?与猛虎组织作战整整26年的斯里兰卡将军拉里特少将,日前对话笔者,解答了上述疑问。

特种战奠定胜利基础

26年间,斯里兰卡政府与泰米尔猛虎组织先后打了4场战争,前3场以失败告终,第四场则获得完胜。这让跟猛虎组织交手1000余次的拉里特少将非常感慨。

笔者: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您的心情如何?举行庆祝活动了吗?

拉里特少将(以下简称少将):用高兴似乎不能准确形容我的感受。事实上,我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一切总算结束了!对于政府军上上下下所做的那么多牺牲来说,能换来胜利的结果当然很满意。今天,我终于可以骄傲地说:我是胜利的一员!

笔者:您跟猛虎组织打了多少年的战争?交战有多少次?您经历过最惨痛的失败和最辉煌的胜利是什么?

少将:我从军的时间超过29年,任战地指挥官的时间超过18年,从排长、连长、营长、旅长,一直干到现在的师长。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部队先后与猛虎组织交手1000多次,可以说几乎每天都在战斗。

我觉得不能说是失败,只能说是挫折。我经历的最大挫折是任旅长的时候,当时率部驻扎在大象通道(通往贾夫纳半岛的交通要道)。2000年4月22日,猛虎组织突然对大象通道和伊亚卡奇同时发起进攻,猝不及防的政府军开始战术撤退。撤退的路线要经过猛虎组织的控制区,所以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包括我所在师的副师长和两个旅长都阵亡了!我们是冒着猛虎组织的炮火,踏着战友的遗体撤退的,那情况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当然,我也经历过许多次的胜利,最让我感到荣耀的是我当营长的时候,我率部占领了贾夫纳城,那是我军旅生涯最光辉的一刻,因为贾夫纳城被猛虎组织占据数年,成为他们的“政治首都”。1987年,印度军队一度夺回了贾夫纳城,但很快又被猛虎组织抢走。直到1995年10月17日,3个师进攻贾夫纳城,在围城50天后,最终于1995年12月5日攻克贾夫纳城。

笔者:从今年1月开始,斯里兰卡政府军接连取得辉煌胜利,不断挤压猛虎组织控制的地点。政府军取得最终胜利如此迅速令外界惊讶,为什么过去屡次受挫的政府军这次能如此之快地取得最终胜利呢?

少将:2006年7月21日,在挪威政府协调下的斯里兰卡政府与猛虎组织和谈破裂后,双方立即爆发战争。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政府军夺回了东部的猛虎组织控制区,将猛虎组织分割成东部和北部两截。

对北部地区的作战始于2007年2月26日,政府军的3个陆军师同时从3个方向向猛虎组织发起进攻。在头6个月的时间里,3个师只推进了不到6公里,但这迫使猛虎组织与政府军打起阵地战与防御战,而这种战术导致猛虎组织损失惨重。随着他们兵员损失的增加,政府军开始向前稳步推进。与此同时,斯里兰卡政府军开始对猛虎组织的据点进行分片切割,让它们之间不能相顾,彻底失去了游击战的机动特性。政府军特种部队不断潜入猛虎组织的腹地,对他们的领导和重要据点实施猎杀,这恰恰是猛虎组织以前的战术。随着政府军开辟的战线越来越多,猛虎组织的防御开始显得捉襟见肘,最终土崩瓦解。

战争让军民付出惨痛代价

西方国家一直指责斯里兰卡政府在剿灭猛虎组织的过程中,不顾平民安全而酿成“人道主义灾难”。那么,作为一线指挥官的拉里特少将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笔者:尽管双方都没有公布伤亡数字,但战争让斯里兰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您能具体谈谈这个问题吗?

少将:根据斯里兰卡国防部向媒体提供的声明,在始于2006年1月的第四次战争中,斯里兰卡政府军官兵计有6261人阵亡,29551人受伤,其中2556人完全残疾。这期间,计有2.4万名猛虎成员被击毙,包括猛虎组织的整个领导层,比如说普拉巴卡兰。在长达26年的战争中,总计有2.3万名斯里兰卡政府军官兵阵亡,而整场战争的全部死亡人数高达7.5万人。

笔者:有西方媒体报道说,现在交战地区的平民面临粮食短缺,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称可能会发生“难以想像的人道主义灾难”。那么,事实真相如何呢?

少将:尽管没有获得国际援助机构的协助,但斯里兰卡相关机构一直为猛虎组织控制区内的平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供应。事实上,斯里兰卡政府过去20多年间一直为遭恐怖分子控制的地区平民提供各种援助,但国际社会却一直表示不满意。当猛虎组织控制地区面积缩小,平民百姓被当成人体盾牌时,政府除了一条路外别无选择:向被困的平民提供食物和药品。当然,由于局势险恶,所以部分物资的短缺是存在的。我认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指责是听信猛虎组织一面之辞。现在,随着猛虎组织的被消灭,国家决不会让人道主义灾难发生。

笔者:战后的斯里兰卡将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少将:战后斯里兰卡将面临着战争期间根本来不及考虑的新问题。在战争期间,整个国家的重心是战争,或者立即为受害者提供帮助,而战后则要由斯里兰卡灾难与人权管理部门来制定多种措施,比如说流离失所的难民要重返家园,要保证他们生活环境的安全,还要考虑就业与工资问题,解决长期战争造成的武器泛滥等社会秩序等问题。事实上,斯里兰卡政府已经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讨论战后援助计划,它们也准备援助我们。斯里兰卡政府已经许诺说,政府将在6个月内让流离失所的难民重返家园。

《孙子兵法》帮助“打虎”

斯里兰卡政府军的胜利,其中有没有“中国因素”?

笔者:西方媒体说,中国帮助斯里兰卡兴建南方新港口是为未来中国海军基地做准备。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少将:斯里兰卡南部港口汉邦托塔港是中国贷款10亿美元兴建的,整个工程分4个阶段进行,预计在15年后建成。我个人不认为中国在斯里兰卡南部的存在有什么问题,因为中国是斯里兰卡真正的朋友。

笔者:您了解《孙子兵法》吗?在对猛虎组织的战争中有什么作用?

少将:斯里兰卡战地指挥官广泛使用《孙子兵法》,在军官的战地日志中随处可见《孙子兵法》的名言警句。我本人特别关注的是兵法中的战略谋划、军力部署、强弱变化、机动和战术变化、地形运用等。在这次决胜战争中,我们及时发现了猛虎组织的弱点,避实就虚发起攻击。比如说以往与猛虎组织作战时,我们往往是夺占他们的据点,然后进入丛林与他们交手,结果损失惨重。现在我们根据自己的长处,对他们的据点采取分割包围,尽可能避免丛林作战,从而发挥我们的炮火优势。这其实是《孙子兵法》的具体运用。

笔者:《孙子兵法》谈到对败兵的处置,特别主张“网开一面”、以全面瓦解敌方士气的观点,所以主张:穷寇莫追,阙师勿围。可为什么斯里兰卡政府军这次不给猛虎组织一丝机会呢?

少将:首先要澄清一点,不是我们过份逼迫猛虎组织,而是猛虎组织过份地逼迫我们:斯里兰卡政府军司令2006年4月25日被猛虎组织女性自杀炸弹炸成重伤,3个月后身体才恢复。斯总统和国防部长2006年12月1日也是死里逃生,这使得政府痛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消灭恐怖组织!

《孙子兵法》的“穷寇莫追,阙师勿围”不适用于恐怖战争或者恐怖分子,因为恐怖分子如同癌细胞,只要有一个细胞在你体内,它都可能在几天后迅速繁殖,所以在进行手术时,要将癌细胞彻底切除,这就是斯里兰卡政府军为何要彻底消灭猛虎组织整个领导层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9 08:04 , Processed in 0.0624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