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4 09: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筆名與網名
筆名:若水微瀾,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望自己言若水之謙柔、行若水之無跡……
微瀾亦從水,意在警示自己,情性貴和、貴寧、貴靜,戒驕戒躁,掀江搗海拋巨浪,心平氣和起微瀾……
網名:堯海,堯有高意,海為天池,堯海意為高高的天池……
出生之后,爸媽給自己取了名“黎明”,用了許多年,發現叫這個名太多,總想著要自己給自己取名。隨著年歲的增長、閱讀和歷程的積累,十多歲便開始自己給自己取名字,與直覺有關的、與風月有關的、與經歷有關的、與心靈有關的名字先后不下于二十多個。
大學時期,很成功的推出了自己第一個與爸媽所取名“黎明”有關聯的名字“天曉”,黎明為拂曉之際即天將欲曉。一直十分的喜歡主席詩詞。那時,特喜主席《清平樂·會昌》中“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句 ,因此,對“天曉”字號情有獨鐘。用彩色宣紙剪出“天曉”二字,貼于帳壁,直至畢業。畢業聚會那夜,知“黎明”的同學只幾人,90%以上同學都知道偶叫“天曉”。
學生時代,宿舍的私人空間是極小的,只一帳之間,一幕潔白的蚊帳隔離著的便是界內界外了。為主席詩《七律二首 送瘟神》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句的想像力所驚異,常常,獨臥帳中,想天想海,想天地之外……便有了“遙海”名。再后來,更名為“堯海”,因遙為遠意,而堯卻為高遠意。觸網之后,“堯海”成了自己的第一個網名。
三十而立,看多了人間事事,對人對事的理解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少年時的孤高和寡心漸漸變得平淡起來,所想所為不再浮于空想和表象,書也讀得成熟了。因從小有記日記的習慣,想著多年之后當出一些文字,也該有個筆名吧,于是筆名“若水微瀾”誕生了……
后记:
医生朋友说:水色黑,性寒,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数为一和六,主纳藏,为肾,为财,水之库为辰,冬季得令.....
如此,水当为一味良药……
[ 本贴由 若水微澜 于 07-5-14 09:11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