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7|回复: 41

天竺佛国

[复制链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发表于 2009-8-30 22: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竺佛国

天竺佛国

《灵山志》称:“宋时定地,以飞来峰之南为天竺,以飞来峰之北为灵隐。因北麓为灵鹫寺,故峰为异其名。”灵竺佛教文化为随同杭州历史千古流传。 天竺山有著名三寺,时称“天竺三寺”(通称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刹。

法喜寺,又名上天竺寺,位于天竺山白云峰前,原名天竺看经院,该寺创建于五代吴越王时(907~960),原名天竺看经院。清代乾隆时改名为“法喜寺”。为天竺三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建筑雄伟,布局庄严。寺内殿堂很多,除大殿外,有肃仪亭、夜讲堂、白云堂、两峰堂、雪坡轩等。寺四周有白云峰、白云泉、乳窦峰、乳窦泉等名胜。白云峰的白云茶曾是南宋岁贡的西湖名茶。宋元佑中,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曾数次来游,留下《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等诗篇。宋朱熹、吕祖谦、戴复古,元赵孟頫、倪瓒等均有游上天竺诗。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归赴行在过上天竺寺偶题》诗篇更是气壮山河,令人感奋。 现寺中有大殿和斋、客堂等辅助用房,铸5吨半重的大铜钟,并在重建天王殿和后殿。清末废坍,1927年重建,宏伟壮观,为三竺三寺之冠。


今天,专程去法喜寺,感觉清静有禅意。








[ 本贴由 鲁平 于 09-8-31 17:25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竺三寺始於晋,兴于唐,盛于宋,为我国东南名刹。南宋时中天竺寺曾被评定为“禅院十刹之首”,上、下天竺寺同被列为“教院五山前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天竺可东至龙井,南至琅铛岭,左通五云山,下止梅家坞。天竺,钟灵毓秀,山岚云影,佛学教观,源远流长。慧理、宝掌、道翊三天竺开山祖师,之後,能诗善文,佛学造诣很深的名僧层出不穷,正如苏轼所说:“天竺禅师有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於上天竺以观音灵验相专,历代帝王都信奉观音,“凡郡中旱劳,必请入城”。故《七修类稿》称:“杭上天竺广大灵感之号由宋世所加”。
明崇祯十四年(l641年)杭城大旱,饿殍遍道,时有讹传观音大士在上天竺救济饿民,於是蜂涌而至,在上天竺掘土三尺,取粉状泥土充饿,从此江南一带遇有灾荒,饥民常以“观音土”充饥。
在上天竺寺,常常看见善男信女一家人来拜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宋真宗崇佛道,继而宋仁宗推崇佛教,因此,当时杭州官如苏轼、蔡襄、沈文通等均与杭州佛门密切交往,也使灵竺趋於兴盛。宋仁宗天圣初年(1023年)有铣和尚在白云峰、狮子峰之间建观音殿,一时香火甚盛,“众山环拱,烟云瓢渺,时闻钟声,恍然天官”。

今天,这里的香火依然很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由於朝廷的提倡和众多佛徒信众对“观音灵验”的信奉,故明清时,浙江苏南各地的乡民村姑都纷纷来天竺进香,成为每年一度的“香市”。

今天在法喜寺,常常有在世外的感觉。一种恍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期间,法喜寺亦遭劫难。改革开放後,杭州市政府把天竺三寺列为西湖风景区名胜发展项目,法喜寺又喜逢佛缘盛世。在国内外十方大德贤士支持下,寺院焕发新彩。重修後的法喜寺现有天王殿、圆通殿、大雄宝殿、斋堂、客房、山门等主要建筑。尤其是大雄宝殿的五百罗汉山,其雕塑造型艺术融全国各地寺院五百罗汉造像风格。

寺内还有生长历史已有五百多年的古玉兰和方竹,其中古玉兰只每年二月十二开花,二月二十即凋谢,开花期仅八天,故尔有缘睹其花者甚为难得。需要专门去安排拜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佛教的传播的寺院的兴建,都与西印度和尚慧理有关。
《天竺山志》载:“东晋咸和初,慧理来灵隐卓锡,登武林警日:“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年飞来此地耶?”由此,山名“天竺”,峰称“飞来”;
後人把峰南所建各寺称“天竺寺”,分上、中、下三竺,慧理遂成灵懈、天竺开山祖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竺三寺深藏林间山谷,由下而上,寺宇壮丽,景色清幽,高僧辈出,佛学与诗文并茂。
据《湖山胜概称》“由月桂峰迤西入佛国山,自下竺,过中竺,至上竺而止,上竺则观音灵感。下竺则古迹为胜,三竺之间,云影天光,泉声松籁,岑寂岛空,香凝钟静,耳目心神之会,觉其迷极其光者,岂不超三界外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172

积分

游客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2: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赞上天竺景色称:“万竹参霄,碧荫数里,寂然空谷,惟闻泉声。”为古杭城又一名胜区。
後晋天福初(936年),僧人道翊在白云峰下结芦修行,称“大名山房”。
他在山中见有奇木发光,遂请名匠刻成观音像。
据志书称:时吴越王钱弘叔梦见白衣人求其修建住所,於是在上天竺开路筑基,建“观音看经院”,於後晋天福四年(939年)五月建成,这是上天竺最早的寺皖。
至後汉乾祐年间(945——950年),有僧人从洛阳带来,古佛舍利,置於观音像头顶,是“妙相庄严,端正持好,书放白光,士民崇敬”。为此,後入将道翊称为“白云开山祖师”。
镇寺观音玉造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7 02:15 , Processed in 0.0781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